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肠肿瘤
  • 2篇护理
  • 2篇肠癌
  • 2篇肠肿瘤
  • 1篇代谢
  • 1篇弹力
  • 1篇星状神经节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肠病
  • 1篇应激反应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右半结肠癌
  • 1篇预后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8篇杨柳
  • 3篇黄跃南
  • 1篇董蔷
  • 1篇逄冬
  • 1篇崔晓光
  • 1篇王红蕾
  • 1篇李文志
  • 1篇汪旭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改良科赫法则探讨炎性肠病微生态失调及微生物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炎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微生态失调与IBD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科赫法则已不再适用于所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生态”科赫法则和“共生微生物”科赫法则是对传统科赫法则的改良,其中“生态”科赫法将单一致病原扩展至肠道微生态系统,为阐明IBD病因提供了更全面的证据,而“共生微生物”为重建IBD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基于改良科赫法则探讨更加复杂的现代疾病,将有助于从整体水平阐明疾病病因并提高治疗策略的针对性。
赵翰铮游柳平杨柳于佳永黄跃南
关键词:炎性肠病微生态失调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气道高反应性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6
2018年
气道高反应性是由于各种物理或者化学刺激引起的支气管强烈收缩,且病理生理特征以小支气管明显痉挛收缩为主。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可以作用于气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并且抑制气道炎症或阻止炎症细胞进入气道。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为局部气道用药可通过减少免疫炎症介质的生成,抑制炎症因子产生,降低气道高反应。糖皮质激素通过某些机制来调节基因转录进而影响大多数炎症介质产生和释放。通过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对于大多数患者非常有效且全身不良反应少。
杨柳崔晓光
关键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气道高反应性
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差异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结肠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结肠肿瘤位置是影响结肠癌病情进展、治疗方式选择和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在解剖生理、能量代谢、组织病理学、肠道菌群构成、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结肠癌偏侧性差异的特点,不仅能够探寻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而且可以制定相应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策略,为不同部位的结肠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
杨柳游柳平于佳永赵翰铮黄跃南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特征能量代谢肠道菌群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
目的 通过对高位颈椎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促进康复。方法 通过以下护理方法对高位颈椎骨折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维持正确的体位及牵引;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指导功能...
杨柳董蔷邵牧笛
关键词:颈椎骨折护理
临床路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取临床路径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康复时间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占92.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实验组的康复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护理后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恢复效果较为显著,且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应激反应被引量:2
2013年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作为一种传统的交感神经阻滞方法近年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SGB对神经、心血管、免疫、内分泌等系统均有调节作用,使这些系统保持正常的状态,以稳定机体的内环境。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对其构成威胁的任何刺激而发生的多种激素参与的全身反应,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和凝血等多个系统。本文对SGB与应激反应做一综述。
杨柳王红蕾李文志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应激反应神经阻滞方法全身反应SGB内分泌
左、右半结肠癌治疗差异的进展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由于左、右半结肠癌在胚胎来源、解剖与生理、遗传变异、肿瘤微生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在临床与科研中不能将左、右半结肠癌一视同仁,而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所在。对左、右半结肠癌的治疗方式、疗效、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希冀实现未来研究的针对性和治疗的精准化。
杨柳游柳平于佳永赵翰铮黄跃南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位置预后
血栓弹力图在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依据住院72 h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66例、非END组150例,比较2组TEG参数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EG参数变化对END的影响,ROC曲线分析TEG参数预测END发生的效能。结果END组动力时间(K时间)[(1.2±0.4)min]、反应时间(R时间)[(3.8±1.2)min]均较非END组[(1.2±0.4)min、(4.5±0.8)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振幅(MA)、血块强度G、α角、估计溶解百分率(EPL)、30 min溶解百分率(LY30)、凝血系数(CI)、药物使用后剩余血块强度A值与非EN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时间缩短(OR=1.82,95%CI:1.17~2.45,P=0.024)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示R时间以4.0 min为最佳界值,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AUC为0.713(95%CI:0593~0.834,P=0.000),灵敏性为72.7%,特异性为61.3%。结论对于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其TEG检测指标R时间缩短,R时间为4.0 min对患者72 h内发生END有一定预测作用。
宋博雯汪旭杨柳张明慧逄冬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栓弹力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