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初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铜矿
  • 2篇铜矿床
  • 2篇矿床
  • 1篇控矿
  • 1篇控矿因素
  • 1篇矿化
  • 1篇成矿
  • 1篇成矿预测

机构

  • 2篇昆明工学院

作者

  • 2篇杨明初
  • 2篇秦德先
  • 1篇孟清

传媒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 2篇199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牟定铜矿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被引量:3
1993年
牟定铜矿是滇中砂岩铜矿中重要而具有代表性的矿床.过去多数人认为这类矿床属沉积成因,在找矿中往往忽视构造控矿因素.笔者近年研究表明:地层(岩相古地理)控制矿源层的形成,成岩期后构造运动中铜质活化迁移成矿,矿床为沉积-改造成因.盆地东缘上白垩统马头山组是最重要的控矿地层,背斜鞍部附近等构造圈闭良好的低压空间是有利的储矿场所,改造成因的浅色砂岩是有利的赋矿围岩.预测狮子山背斜南端和朵基背斜南端是矿区还有找矿远景的两个地段.
秦德先杨明初
关键词:铜矿床控矿因素矿化成矿预测
牟定郝家河铜矿床的沉积-改造成因被引量:17
1993年
关于牟定郝家河矿床的成因,前人主要有沉积同生说、沉积成岩说和后生成矿说等论点。笔者根据近年来研究获得的新资料,认为矿床为沉积-改造(?)成因。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来自东部古陆的富铜岩石和铜矿床长期风化形成的富铜风化产物,在高能氧化辫状河环境形成紫色矿源层。喜马拉雅早期褶皱运动,形成了矿区构造,矿源层中Cu活化迁移到背斜鞍部附近等低压空间浅色层中沉淀,从而形成了工业矿体。
秦德先孟清杨明初
关键词:铜矿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