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抗感染药
  • 4篇药物
  • 4篇抗感染药物
  • 4篇感染药物
  • 3篇烧伤
  • 3篇抗生素
  • 2篇用药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抗生素使用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构成比
  • 2篇病原菌
  • 1篇单胞菌
  • 1篇药物使用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内感染

机构

  • 7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8篇杨小强
  • 6篇于勇
  • 5篇姜玲敏
  • 4篇常东
  • 4篇蒋伟
  • 2篇盛志勇
  • 1篇柴家科
  • 1篇刘小乡
  • 1篇张延霞
  • 1篇施志国

传媒

  • 2篇感染、炎症、...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院内感染菌分离状况与抗生素消耗数据分析被引量:2
1994年
院内感染菌分离状况与抗生素消耗数据分析解放军304医院(100037)姜玲敏,施志国,杨小强,张延霞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认为:感染症是一种生态学现象[1],揭示了微生物与机体间的不平衡关系。通常,机体各部位正常微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其组成、结构、定位及...
姜玲敏施志国杨小强张延霞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感染菌抗生素用药分析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为单位 ,统计 1 994年以来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 ,包括各类抗感染药物年度累积DDD总量 ,各类药物的构成比 ,以及各年度累积DDD与 1 994年累积DDD定比值。结果  1 994年后 ,抗感染药物总用量呈大幅度下降 ,而后虽有所回升 ,但至 2 0 0 2年仍远低于 1 994年的水平 ;9年来临床使用量最大的前 5类抗生素为青霉素类、第 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第 3代头孢菌素 ;其中 3代头孢菌素从 1 994年排序第 5升至 2 0 0 2年第 1位 ,而原排序第 2的 1代头孢菌素则降至第 5位。与 1 994年相比 ,使用量升高幅度最大的为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结论 使用量没有逐年增多 ,提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的控制措施积极有效 ;第 3代头孢菌素使用量的逐渐增加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 ,提示我院临床在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中 ,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可能较大 ;同时 。
杨小强于勇姜玲敏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用药情况碳青霉烯类多肽类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为单位统计1994年以来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类抗感染药物年度累积DDD总量,各类药物的构成比以及各年度累积DDD与1994年累积DDD定比值。结果:1994年后抗感染药物总的用量呈大幅度下降,而后虽有所回升,但至2002年仍远低于1994年的水平;9年来临床使用量最大的前5类抗生素,为青霉素类、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其中1994年排序第5的3代头孢菌素2002年升至第1位,而原排序第2的1代头孢菌素则降至第5位。与1994年相比,使用量升高幅度最大的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结论:抗感染药物使用量没有逐年增多提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的控制措施积极有效;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量的逐渐增加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提示我院临床在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中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可能较大;同时应努力避免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两类药物使用量的快速增加。
杨小强于勇姜玲敏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
烧伤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在烧伤感染病原菌中构成比升高的抗感染药物相关因素,探讨通过调整抗感染药物使用减少金葡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对8年来我院烧伤病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累积每日约定计量(DDD)和累积费用消耗在所有抗感染药物总DDD和总费用中的构成比,以及金葡菌感染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8年来烧伤感染病原菌中金葡菌的构成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临床使用的各类抗感染药物其氨基糖苷类(AMI)、第1代头孢菌素(1CEP)的构成比明显降低,而多肽类(POL)、碳青霉烯类(IMP)、大环内酯类(MAC)的构成比在2000年至2001年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上述各类药物消耗费用在抗感染药物总费用中的构成比的变化也与上述变化基本一致。结论:金葡菌在烧伤感染病原菌中构成比的升高与AMI、1CEP、IMP、MAC和POL等药物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关系,增加或减少上述药物的使用有可能降低金葡菌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
于勇常东蒋伟杨小强
关键词:抗感染药金葡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感染病原菌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情况分析
2003年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进行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了解和掌握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对抗感染药物的供应管理及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以抗感染药物的每日约定剂量(DDD)和抗感染药物的费用消耗为指标,对9年来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杨小强于勇姜玲敏
抗感染药物使用与烧伤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导致烧伤感染病原菌结构变化的抗感染药物相关因素。方法:以每日约定剂量(defined daily doses,DDD)为单位,统计8a来本院烧伤病区中不同种类抗感染药物和全部抗感染药物每年的消耗量,计算各类抗感染药物消耗在全部抗感染药物消耗中的构成比,同时计算同期主要烧伤感染病原菌的分离率。结果:8a来烧伤病区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中,氨基糖苷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抗感染药物的构成比大幅度下降,而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类和多肽类抗感染药物的构成比大幅度上升;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大幅度上升。与上述变化相对应,主要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与不同种类抗感染药物的构成比之间呈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与烧伤感染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存在密切关系,通过调整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增加或减少某些种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减少一些病原菌在烧伤感染病原菌中的构成比。
于勇盛志勇杨小强常东蒋伟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构成比烧伤感染病原菌
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研究烧伤病区抗生素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8年来烧伤病区各类抗生素的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和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数,以及同期导致烧伤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水率,并对抗生素的使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年来烧伤病区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中,氨基糖苷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而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使用量的上升幅度较大;同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的变化。与之相对应,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与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呈正相关,而该菌对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类(INH)抗生素的使用量密切相关,其中与INH的相关系数为负值。结论结果提示,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水平影响较大;在烧伤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减少碳青霉烯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加大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可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水平。
于勇常东蒋伟杨小强刘小乡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抗生素耐药性
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调查烧伤病区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病原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 方法 通过计算各类抗生素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累积每日约定计量 (defineddailydoses,DDD)及费用消耗 ,对 5年来本院烧伤病区不同种类抗生素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并进行了不同种类抗生素使用量的变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耐药率变化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 本院烧伤病区使用量最大的抗生素是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等价格较低的抗生素 ,含酶抑制剂类复合抗生素的用量与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负相关 ,第 1代头孢菌素用量与金葡菌耐药率之间的 7个相关系数均为负值 ,第 3代头孢菌素用量与金葡菌对红霉素和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呈正相关。 结论 累积消耗DDD是反映抗生素使用情况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第 1代和第 3代头孢菌素用量的变化可能对金葡菌的耐药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于勇盛志勇柴家科姜玲敏杨小强常东蒋伟
关键词: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