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君

作品数:27 被引量:3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篇行政
  • 7篇行政诉讼
  • 7篇诉讼
  • 6篇赔偿
  • 6篇国家赔偿
  • 5篇行政机关
  • 5篇机关
  • 4篇检讨
  • 3篇信息公开
  • 3篇行政行为
  • 3篇赔偿责任
  • 3篇国家赔偿责任
  • 3篇合法
  • 3篇法律
  • 2篇当事
  • 2篇当事人
  • 2篇行政法
  • 2篇行政诉讼受案...
  • 2篇行政许可
  • 2篇行政许可法

机构

  • 27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27篇杨小君
  • 1篇滕亚为
  • 1篇应松年

传媒

  • 4篇国家行政学院...
  • 3篇中国党政干部...
  • 3篇行政法学研究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法学研究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法商研究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北方法学
  • 1篇第九届海峡两...
  • 1篇中国法学会行...
  • 1篇中国行政法二...
  • 1篇2009年行...
  • 1篇修宪之后的中...
  • 1篇中国行政法之...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行政机关的告知义务被引量:17
2003年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 ,有法律上的告知义务 ,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行政行为的内容、当事人的权利等。本文阐述了这种民主行政制度下告知的性质与作用 ,告知的对象范围 ,告知的内容 ,告知的形式 ,以及告知的法律后果。
杨小君
关键词:行政机关告知义务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当事人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理论构建与价值追问——评周佑勇教授《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杨小君
关键词:行政法基本原则书评行政行为
对行政复议书面审查方式的异议被引量:35
2005年
《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审查方式是书面审查原则。这一原则与公开性、行政争讼性都是不一致的,而且,书面审查并不能保证查清案件事实,也缺乏相应的档案制度、证据制度的支持。建议修改这一法律规定,使书面与非书面审查方式并存,由当事人和复议机构选择决定,非书面审查方式应增加开庭式、听证式,以补听取意见形式的不足,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档案制度和行政证据的法律制度。
杨小君
关键词:审查方式异议档案制度审查原则书面审查行政证据
论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 推行政务公开与权力运行监督制度以来,公开的对象与范围越来越广泛,公开的事项也越来越具体,从党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到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事务的公开,如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在此基础上,政务公开的法制建设也...
杨小君
文献传递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影响与利害关系被引量:21
2006年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利害关系与影响标准,应当统一为法律上影响和实际影响标准。这种影响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行政行为指向的影响形式,行政行为触及权益的影响形式,因法律上的牵连而存在的影响,因事实上的牵连而存在的影响.作者认为,对影响或者利害关系设置程度限制是不合适的.
杨小君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利害关系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归责标准被引量:73
2003年
按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归责原则。这个原则存在着自相矛盾、与刑事诉讼法规定不一致、过于严格限制受害人获得赔偿以及不能科学概括不同赔偿事项的特征等缺陷。在理论上 ,违法归责原则实际上把赔偿责任当成了评价责任和追究责任 ,而不是弥补责任。在事实上 ,它只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形式的归责标准之一。国家赔偿责任总的归责原则应当是受害人无过错或无负担损失的根据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形式的归责标准有违法标准、过错标准、结果标准、无过错标准及风险标准等五种标准形式。
杨小君
关键词: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归责标准受害人
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制度被引量:3
2005年
杨小君
关键词:六届四中全会社会活力诚信意识安定团结民主法治和谐相处
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2
2006年
杨小君
关键词:行政不作为行政机关司法不公执法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赔偿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被引量:90
2005年
《国家赔偿法》在实施中存在着几个主要问题:在赔偿责任主体方面,强化了机关责任淡化了国家责任;赔偿范围较窄,应当在权利、行为、事项等方面进行扩大;归责原则不够科学合理,多元化归责原则适用于不同的侵权行为;赔偿标准太低,人身权损害的赔偿标准应当提高,增加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权损害的赔偿,原则上应当与民事赔偿标准一致;赔偿程序在公正和便民方面有待改进,取消确认程序,将先行处理程序变为可选择程序,决定程序变为诉讼程序;补充和完善国家赔偿责任种类;强化对赔偿判决或决定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措施;修改和完善国家赔偿的举证责任制度,公平分摊举证责任。
应松年杨小君
关键词: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赔偿标准赔偿责任主体便民
论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正>推行政务公开与权力运行监督制度以来,公开的对象与范围越来越广泛,公开的事项也越来越具体,从党政机关的政务公开到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事务的公开,如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在此基础上,政务公开的法制建设也...
杨小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