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清 作品数:16 被引量:15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高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切除术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胸腔镜下行肺切除术治疗肺肿瘤的相关经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积累.很多医学中心可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学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旨在评价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6年8-9月,选取我院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手术9例,观察手术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共清扫100枚淋巴结,手术历时1.5~3 h,平均2.3 h;平均淋巴结清扫时间15.0 min.结论: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在不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时间的同时,为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车嘉铭 邱维城 杨孝清关键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肺部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年1~9月,同一外科团队手术治疗36例食管癌,其中传统手术19例,机器人辅助手术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333.5±85.0)min vs.(203.9±24.8)min,t=6.357,P=0.000];手术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2.3±78.9)ml,传统组为(195.3±14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2)。2组均R0切除,切端阴性。食管标本长度机器人组为(8.2±2.1)cm,传统组为(8.6±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518);淋巴结清扫数量机器人组为(17.4±7.7)枚,传统组为(20.0±9.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P=0.367)。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显著少于传统组[(9.8±2.0)d vs.(12.6±5.5)d,t=-2.076,P=0.046]。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2例,传统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2组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Ivor-Lewis手术的根治性与传统手术相当,术后恢复较传统手术快,并发症不多于传统手术,其短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 韩丁培 项捷 高涛涛 金润森 车嘉铭 杨孝清 朱良纲 杭钧彪 陈中元 李鹤成关键词:食管癌 机器人手术 短期疗效 骨与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通过对54例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肺转移术后随访,探讨转移灶手术治疗的中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主要临床因素。方法从骨肿瘤肺转移随访数据库中接受肺转移灶完整切除的54例中,随访其术后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PF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并根据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分析,寻找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生肺转移后,2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7±7.1)%和(24.6±8.1)%,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8±4.8)%和(43.1±14.5)%,疗效满意。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量(P=0.016)和转移部位(P=0.037)与预后有显著关系,累及肺野(P=0.056)接近显著。年龄、性别、肺外转移、转移时间、使用靶向药物等因素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仅双肺转移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其中7例在围手术期使用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趋势上减少了术后早期肺转移灶复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骨与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手术治疗中期疗效较为理想,双肺转移是其独立的影响因素。靶向治疗作为转移灶新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杨孝清 鲍其远 朱良纲 张伟滨 沈宇辉关键词:骨肿瘤 外科手术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 肺转移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体会(附169例报告) 2012年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操作步骤及技巧的学习体会。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5月,在瑞金医院胸外科学习期间参加169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操作步骤进行详细总结。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患者,中转开胸小切口辅助13例,中转开胸率7.69%;手术时间70-139min,平均117min;手术出血50-1200mL,平均250mL。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操作难度大,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有传统的开放解剖性肺叶切除手术经验,借鉴成熟的手术操作程序,可缩短学习曲线。 吴云江 杜海磊 杨孝清 邱维城关键词:胸腔镜 肺叶切除 手术步骤 管状胃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3 2010年 目的评价管状胃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0月瑞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患者74例,按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胸腔胃组,管状胃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59.67±9.96岁(36~77岁);食管癌31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23例,胸下段食管癌7例;贲门癌15例;采用左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9例,主动脉弓下吻合10例,贲门癌根治15例。胸腔胃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59.17±11.33岁(37~86岁);食管癌22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17例,胸下段食管癌4例;贲门癌6例;采用左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7例,主动脉弓下吻合3例,贲门癌根治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无吻合口瘘发生;胸腔胃组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4例,死亡1例;管状胃组与胸腔胃组手术时间(180.00±10.34 min vs.185.00±6.23 min,t=1.669,P=0.078),术后住院时间(16.78±9.98 d vs.16.89±11.53 d,t=1.665,P=0.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车嘉铭 项捷 陈凯 杨孝清 邱维诚 隋亮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管状胃 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1 2003年 王文灏 邱维诚 杨孝清 项捷关键词:支气管 袖状切除术 中央型 肺癌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术中胸腔留置在伴胸膜凹陷征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索术中腔内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伴有胸膜凹陷征肺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瑞金医院普胸外科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59例随机分为胸腔内用药组(P组)29例和对照组(C组)30例,对比2组术前、术后第3日、术后第10日CD3、CD4、CD8水平、胸引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2组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术前和术后第3日、第10日CD8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日CD3、CD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C组术前和术后第3日、第10日CD3、CD4、CD8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第10日CD3、CD4均高于C组(P=0.000,P=0.031);P组术后拔胸引管时间平均2.4 d,C组术后拔胸引管时间平均3.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腔内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安全,不良反应低,且可以通过细胞免疫调节,缩短术后胸引管拔管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杨孝清 朱良纲 邱维诚 陈中元关键词:肺癌 腔内注射 细胞免疫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关于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时淋巴结清扫问题的初步探讨 目的胸腔镜辅助下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肺癌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是一直存在一些争论,其中争论比较多就是胸腔镜下肺切除能否彻底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以及清扫这些淋巴结以后是否会增加并发症。至于在治疗肺癌的手术中是否应该清扫纵... 车嘉铭 邱维城 杨孝清文献传递 胸腔内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总结异位ACT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检查,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与经验。方法回顾16例确诊的胸腔内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有典型柯兴综合征的症状,均存在胸腔内肿瘤;按肿瘤手术原则予以根治切除肿瘤;术后血糖升高、低血钾均得以纠正,血ACTH、血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醇均显著下降;术后出现病情反复多为肿瘤远处转移或复发。结论对存在柯兴综合征症状的病人应注意检查胸腔内有无异位分泌的肿瘤灶,根治手术的近期效果十分显著,对纵隔肿瘤复发病人,再次手术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周翔 陈中元 任健 杭钧彪 车嘉铭 邱维诚 杨孝清 项捷关键词:异位ACTH综合征 外科治疗 下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经鼻和经皮穿刺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转归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下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经鼻和经皮穿刺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接受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以及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13例,其中经鼻肠管59例为A组,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54例为B组。比较2组体质量、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并发症、营养和置管天数的差异。结果 2组术后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2组术后第7、14天前白蛋白及术后第14天白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A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能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比例显著高于B组。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并发症少,营养支持效果好,可能更适合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 杨孝清 邱维诚 陈中元关键词:食管癌 肠内营养 经皮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