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61H指数:3
供职机构: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生活垃圾
  • 5篇垃圾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活垃圾焚烧
  • 2篇温室气体
  • 2篇污染
  • 2篇垃圾焚烧
  • 2篇二次污染
  • 2篇焚烧
  • 2篇城市生活垃圾
  • 2篇村镇生活垃圾
  • 1篇渗出
  • 1篇生活垃圾焚烧...
  • 1篇填埋
  • 1篇填埋渗滤液
  • 1篇排放特征
  • 1篇气体排放
  • 1篇卫生填埋
  • 1篇温室气体排放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何品晶
  • 5篇邵立明
  • 5篇杨娜
  • 4篇章骅
  • 3篇吕凡
  • 2篇陈淼
  • 1篇吴铎
  • 1篇曹江林
  • 1篇张春燕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城市环境...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素--以上海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被引量:60
2011年
以上海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采用上游-操作-下游(UOD)表格法,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及影响其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吨垃圾净CO2排放量计,达166~212kg.生活垃圾中自含化石碳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最大,CO2排放量为257kg/t;因焚烧发电上网而获得的净减排量为120kg/t;垃圾收运、辅助物料消耗及焚烧灰渣处理等引起的排放量总计为27~45kg/t.生活垃圾沥出渗滤液后续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7kg/t.节省焚烧过程辅助物料使用和改变焚烧灰渣处置方式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减排效果有限.我国各地区电能基准线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对焚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0~13%.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提高垃圾可发电量是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源汇转换的关键途径.
何品晶陈淼杨娜邵立明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组分温室气体渗滤液焚烧灰渣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建制镇或乡驻地、行政村)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千克/人和0.4~0.9千克/人,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理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设施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以上;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通过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的产生特点,本文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城乡协同处理模式,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强化各环节运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发展的关键措施。
何品晶吴铎杨娜曹江林章骅吕凡邵立明
关键词:村镇生活垃圾二次污染
我国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正以每年8~10%速度增加[1]。由于城市周边用地紧张,填埋处置方式越来越缺乏发展空间,焚烧处理由于不仅能够实现减量化效果,且能回收部分电能,近几年来发展迅...
杨娜陈淼章骅邵立明何品晶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我国填埋渗滤液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估算方法构建被引量:15
2015年
在综述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渗滤液产量估算方法,根据来源将渗滤液概化为降水和垃圾自产水2部分.采用HELP模型获得31个典型城市气候特征下的渗出系数取值;按照产生原理,垃圾自产水分为压缩产水和降解产水,分别建立估算公式并给出田间持水率和组分降解率的取值建议.应用此方法,估算了10个城市的填埋渗滤液产生量.发现在填埋40a内,垃圾自产水占渗滤液总量的52%~82%,说明垃圾自产水的贡献不可忽视.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渗出系数和生活垃圾性质差异,使得填埋渗滤液产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在选择渗滤液处理方式时应因地制宜。
杨娜何品晶吕凡章骅邵立明
关键词:卫生填埋初始含水率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被引量:86
2010年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kg·(人·d)-1和0.4~0.9kg·(人·d)-1,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理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左右;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组成的特点,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技术路线,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全过程专业化运营模式,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措施。
何品晶张春燕杨娜章骅吕凡邵立明
关键词:村镇生活垃圾二次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