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国
- 作品数:85 被引量:1,168H指数:21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甘肃旱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可行性探讨
- 本文从气候资源条件、关键技术解决、经济收益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在甘肃旱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甘肃早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光温条件具备,经济上也具有可行性,惟一制约因素——水分可用...
- 杨启国邱仲华杨兴国
- 关键词:滴灌节水旱作农业区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 文献传递
- 甘肃旱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6
- 2002年
- 从气候资源条件、关键技术、经济收益等方面 ,分析探讨了在甘肃旱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甘肃旱作农业区发展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光温条件具备 ,经济上也具有可行性 ,惟一制约因素——水分可用温室集雨和滴灌节水相结合的方案来解决。进一步研究得出 ,在甘肃旱作农业区年降雨量 5 5 0 mm以上地区应用温室集雨可保证温室内种植蔬菜的水分供应 ,而年降雨量 5 5 0 m
- 杨启国邱仲华杨兴国
- 关键词:滴灌节水旱作农业区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
- 两种尺寸蒸渗计测量实际蒸散差异性试验研究
- 2017年
- 利用试验资料,对蒸散面积2m^2和4m^2两种尺寸蒸渗计测量蒸散量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m^2蒸渗计与4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总体要略偏大,日蒸散量平均偏大4%,月蒸散量平均偏大10%,年蒸散量相对偏大5%;典型天气条件下,2m^2蒸渗计和4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的日变化过程基本相同,小时蒸散量的差异表现为晴天时白天显著偏大、夜晚略有偏小,阴天时白天略偏大、夜晚较接近,雨天时白天、夜晚均非常接近的特征。晴天和阴天时,2m^2蒸渗计比4m^2蒸渗计测量日蒸散量分别偏大1.78mm和0.12mm,雨天时偏小0.11mm;2m^2蒸渗计比4m^2蒸渗计测量蒸散量总体偏大的原因,主要是2m^2蒸渗计土壤温度显著高于4m^2蒸渗计和建造时间不同导致土体内部土壤湿度产生差异。
- 杨启国杨兴国张旭东马鹏里刘宏谊李晓峰党选发孔令旺
- 关键词:蒸散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38
- 2010年
- 东北、华北和西北50a来的平均气温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气候变暖明显,尤其冬季增温最显著。区域增暖的极端最低气温远比极端最高气温的贡献大。东北、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0—40mm,尤其春夏季减少最明显。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化趋势非常突出。在综述我国北方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暖干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喜凉作物冬小麦、春小麦、马铃薯和喜温作物水稻、玉米、谷子、糜子等7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品种熟性、种植区域与面积、产量与品质等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揭示了气候暖干化使春播作物播期提早,苗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营养生长期提前,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延长;秋作物发育期推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长期延长;越冬作物播期推迟,越冬死亡率降低,种植风险减少,春初提前返青,生殖生长期提早,全生育期缩短。使作物适宜种植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扩展;品种熟性向偏中晚熟高产品种发展;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以及冷凉气候区的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旱作区种植不较耐旱的玉米、春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受到制约。对雨养农业区的作物气候产量影响严重,尤其对不够耐旱的小麦和玉米的气候产量受影响最大;对较耐旱的谷子、糜子、马铃薯等影响较轻。从作物属性而言,对喜温作物水稻、玉米和越冬作物冬小麦有利于气候产量提高;对喜凉作物春小麦和马铃薯的气候产量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提出了从5个方面应对气候暖干化的技术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根据不同气候年型调整各种作物种植比例;针对不同气候区域发展优势作物和配置作物种植格局;采取不同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提髙抵御灾害能力。为粮食作物安�
- 邓振镛王强张强倾继祖杨启国袁志鹏刘文婧徐金芳
- 关键词:气候暖干化粮食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
- 日光温室番茄生理生态特征量观测研究
- 在EM210型日光温室中采用以色列生产的Galilieo—LPS植物生理监测系统和温室环境气象要素观测系统,对番茄的生理生态特征量和气象要素进行了实时连续监测。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番茄果实的个体差异和前期生长的差异,大...
- 马鹏里尹东张旭东杨启国杨兴国王润元
-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生理生态
- 文献传递
- 沙尘暴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
- 通常意义上的影响评估一般都是在统计部门统计完之后进行总体受灾情况、经济损失等等评估,继而对各种损失估计和测算,影响指标的选取也以这些方面为主。但这种后期评估周期较长,调查较为复杂,并不适合于业务部门的业务监测评估。因此,...
- 王静郭铌张强杨启国赵建华
- 关键词:沙尘暴
- 文献传递
- 民勤及周边土地覆盖变化对沙尘模拟结果的影响
- 利用民勤及周边地区2005年的Landsat-5TM影像和1:25万的DEM资料,在ArcGIS的支持下,对GRAPES_SDM沙尘模式中原有的20世纪80年代的地面信息进行更新与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2010年4月23日...
- 蔡迪花赵建华李耀辉段海霞郭铌杨启国
- 关键词:沙尘暴数据处理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中国干旱气象科学试验计划
- 中国是全球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70%,其中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达50%.干旱灾害是我国居于首位的主要气象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呈现出发生频率增高、持续...
- 张强邓振镛董安祥郭慧杨启国李耀辉王强王润元倾继祖郭铌王劲松冯建英姚玉璧
- 关键词:干旱气象
- 文献传递
- 利用MODIS资料估算西北雨养农业区地表净辐射被引量:2
- 2004年
- 应用定西地区的气象资料和4次EOS-MODIS卫星资料,对典型的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基本地表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地表净辐射量进行估算,进而分析了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面,应用卫星数据估算的净辐射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基本接近,相对误差在16%以内,基本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雨养农业区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小,其次是秋季,夏春两季最大,并且四季相差比较大;净辐射四季变化也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性,频率分布范围较宽。
- 张杰杨兴国杨启国马胜萍
- 关键词:净辐射
- 甘肃中部旱作农田地表能量收支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利用在甘肃中部旱作农田多年积累的波文比能量平衡及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平均气候状态及不同天气状况下旱作春小麦农田不同生育期的辐射能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晴天状况下的旱作春小麦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总辐射、直接辐射、大气透明度系数P2等项中,每个要素在不同生育期的日变化趋势都是相同的,但是在量值上却存在差别,一般都是随着春小麦生育进程的变化而逐渐增大;2)在春小麦各生育期内,晴天波文比的日变化趋势相同。波文比值夜间大于白天,白天上午又相对大于下午,一日中波文比的最小值出现在下午3~4时左右。从整个生育期来说,波文比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而逐渐增大,但是潜热交换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感热输送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白天波文比总是<1;3)晴阴天不同天气状况下,农田地表获得的能量在量值上存在差别,阴天时总辐射、净辐射的日总量值一般为晴天时的30%~40%,可利用能量的分配规律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晴阴天潜热与感热的变幅约在15%。
- 杨启国杨兴国张旭东
- 关键词:旱作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