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 作品数:241 被引量:1,34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厚朴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的鉴定及挥发油成分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在厚朴转录组测序基础上,对厚朴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S)基因DXS1(MoDXS1)和厚朴DXS2(MoDXS2)基因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厚朴MoDXS1和MoDXS2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理化特性、亲/疏水性、功能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系统发育进化等进行分析和预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厚朴MoDXS1和MoDXS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oDXS1和MoDXS2均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MoDXS1、MoDXS2与其他植物的DXS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二级结构均为混合型结构的蛋白质,α-螺旋是所有基因多肽链中大量的结构元件,利用同源建模法对三级空间结构进行了预测;同源序列对比显示MoDXS家族与烟草、丹参和拟南芥的DXS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oDXS1与其他被子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但MoDXS2单独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DXS1在厚朴与凹叶厚朴间无显著差异,但DXS2在凹叶厚朴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厚朴;GC-MS检测结果表明,3种指标性成分β-石竹烯、β-氧化石竹烯和β-桉叶油醇在凹叶厚朴皮或叶中的量均高于厚朴。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厚朴萜类次生代谢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查良平杨健刘爽赵玉洋袁媛黄璐琦余淑琳
- 关键词:厚朴转录组萜类
- 药用淫羊藿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 2022年
- 淫羊藿是小檗科多年生落叶或常绿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目前,其药用品种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获取有效成分高且质量均一的药材,积极开展淫羊藿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药用淫羊藿生长特征进行梳理,总结该属药用植物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生境,整理其地理分布信息,探讨淫羊藿药用品种植物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重点对淫羊藿药用植物的人工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条件、药材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展其人工栽培工作提供参考。
- 崔欣萍闫滨滨万修福孙嘉惠杨健孙楷王铁霖张燕
- 关键词:淫羊藿栽培繁殖
-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花椒产地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花椒产地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未知区域的待测花椒;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对所述待测花椒进行光谱检测,得到待测高光谱数据;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对所述待测高光谱数据进行降噪处理,...
- 黄璐琦王游游张悦蔚栓杨健张小波李翔李梦
- 液相色谱方法分析中药茜草中是否含有遗传毒性成分Lucidin及其苷Lucidin-3-O-primeveroside
- 目的:对中药茜草(Rubia cordifolia L.)药材中是否含有有毒成分Lucidin及其苷Lucidin-3-O-primeveroside(EKU-4)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别采用RP-HPLC、HPLC-D...
- 司南杨健王宏洁边宝林何希荣
- 文献传递
- 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研究及组分鉴别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应用UPLC法建立丹七软胶囊(丹参、三七)指纹图谱,并结合UPLC/Q-TOF-MS/MS技术对其进行多成分结构鉴定。方法丹七软胶囊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 L/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质谱定性采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正、负两种离子模式扫描。结果以丹酚酸B为参照物峰,确定了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指定了32个共有峰,10批丹七软胶囊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80。结论该指纹图谱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丹七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 董宏然程琪庆段丽颖杨健
- 关键词:指纹图谱
- 芸香苷纯度标准物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制传统中药中活性成分芸香苷的纯度标准物质,并建立有效的定值方法。方法: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制备芸香苷纯度标准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均匀性检验与稳定性考察;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芸香苷的纯度。结果:研制的芸香苷纯度标准物质符合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要求,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评估值为(99.79±0.3)%(k=2),并获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结论:为芸香苷的分析检测提供了可靠的量值溯源保证,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 杨昆杨健王宏洁边宝林
- 关键词:芸香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催化根皮素生成根皮苷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催化根皮素生成根皮苷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催化根皮素生成根皮苷。具体公开了蛋白质在下述任一种的应用:A1)催化根皮素生成根皮苷和/或制备催化根皮素生成根皮苷的产品;A2)生产根皮苷和/或...
- 黄璐琦唐金富杨健 郭娟 王健 孙术富 谭宇萍 曾雯
- 九牛草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2024年
- 研究九牛草Artemisia stolonifera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从九牛草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7S,9S,10S)-9-hydroxy-7-allyl acetate-1-one(1)、1β,4β,7α-trihydroxy-8,9-eudesmene(2)、oplodiol(3)、10α-hydroxycadin-4-en-15-al(4)、loliolide(5)、香兰素(6)、香草酸(7)、甲氧基丁子香酚(8)、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乙酯(9)、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E)-4-hydroxy-3-methyl-2-butenyl benzoate(11)、(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12)、hydroxydihydrobovolide(5-hydroxy-3,4-dimethy-5)-pentyl-2(5H)-furanone(13)、(R)-2-ethylhexyl 2H-1,2,3-triazole-4-carboxylate(14)、圣草素-7,3′-二甲醚(15)、黄体酮(16)、spinasterol(17)、schottenol(18)、α-tocospiro A(19)、3-[3′-(nona-1″-en-3″,5″,7″-trynyl)oxiran-2′-yl]propan-2-ol(2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7~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6、19具有MCF-7和B16的细胞毒活性,其中MCF-7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20.94±1.72)、(77.45±0.35)μmol·L^(-1),B16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33.89±2.98)、(23.42±0.31)μmol·L^(-1),化合物11、15、20具有B16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88.13±6.38)、(68.05±10.28)、(58.89±10.29)μmol·L^(-1)。
- 王秉基李君仪王彦多赵梓邯刘大会杨健丁刚牛树彬白瑞斌
-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 姜资源的国内专利和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姜的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而文章期望通过分析国内专利状况、姜资源分布与应用状况,得到姜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本文基于SooPAT专利数据库,对生姜药材相关的国内专利进行整理分析,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技术领域分布、技术生命曲线及专利申请人等角度分析,阐述生姜目前专利活动特征。并结合生姜的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及应用实例分析,揭示生姜产业的发展状况。生姜相关专利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姜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力不足,生姜丰富的资源未能完全转变为其产业优势。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姜资源产业化发展可以从姜的不同品种出发,充分利用药用姜、菜用姜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同时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并充分利用姜植物资源,对其非药食用部位、药渣等进行转化开发利用,进而提高姜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 邹冬倩严辉周桂生张振宇郭盛杨健
- 关键词:生姜资源产业化
-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山楂产地判别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产地是影响山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对山楂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本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山楂样品进行产地溯源。以五个不同省级产区的山楂样品作为样本,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得每个样品果梗朝上(G)、侧面朝上(C)和底面朝上(D)的可见-短波红外(410~2500 nm)波段高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scatteringcorrection, MSC)、一阶导数(firstderivative, D1)、 SG平滑(Savitzky-Golay,SG)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四种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三种分类模型。结果表明,D-D1-SVM模型分类效果最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准确率均为100%。为进一步简化模型,分别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algorithm,CARS)进行特征波长筛选。通过多变量数据分析发现,D-SPA-SVM模型效果最佳,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分别为95.2%和93%。本研究为山楂产地的快速、无损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 刘子健顾佳盛周聪王游游杨健黄俊王宏鹏白瑞斌
- 关键词:山楂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