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喆
- 作品数:53 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调控菌-肠-脑轴治疗儿童睡惊症研究进展
- 2024年
- 儿童睡惊症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突然出现的睡意朦胧的短暂惊恐状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多方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儿童睡惊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逐年增大。菌-肠-脑轴理论作为解释儿童睡眠问题的内在机制理论之一,为儿童睡惊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在防治儿童精神心理类疾病方面潜力巨大。本文检索了2003—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综述中药调节菌-肠-脑轴干预儿童睡惊症的研究进展。
- 赵镈凡张禹成杜洪喆
- 关键词:肠道菌群儿童睡眠障碍中药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不同剂量治疗小儿急性咽-扁桃体炎肺胃实热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扁桃体炎肺胃实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7家中心共入选本病证受试者324例,按照2∶2∶1∶1的比例,随机分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高剂量组108例(A组)、低剂量组108例(B组)、阳性药组54例(即小儿咽扁颗粒组,C组)和安慰剂组54例(D组)。疗程5 d。观察咽痛、咽红肿疗效,以及咽痛起效和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及其他单项症状体征疗效。结果 (1)进入全分析数据集(FAS)317例,符合方案数据集(PPS)284例,安全性分析集(SS)324例。(2)有效性评价:咽痛、咽红肿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均优于D组,且A、B组均非劣于C组、B组非劣于A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咽痛起效中位时间的组间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痛消失中位时间的组间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单项症状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除发热外的口臭、咳嗽、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诸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分析与FAS分析,结论一致。(3)安全性评价:未报告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理化检查未见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高、低剂量治疗小儿急性咽-扁桃体炎肺胃实热证,相对于安慰剂均显示出疗效优势,且非劣于阳性药小儿咽扁颗粒,其高剂量未显示出相对于低剂量组的疗效优势。试验中,各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推荐临床应用低剂量方案治疗。
- 杜洪喆胡思源钟成梁李新民武建婷许华姜之炎张雅凤王雪峰王孟清冯晓纯董智波李坚张启凤
-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多中心临床研究
- 浅谈透邪清热法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杜洪喆
- 关键词:儿科过敏性紫癜
- 从“浊气留伏”探讨小儿哮喘早期干预被引量:3
- 2016年
-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性反应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小儿哮喘早期表现可有湿疹、食物过敏、慢性腹泻、药物过敏、反复喘息等,全身慢性变应性炎性反应是本病的致病机制。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和Th1/Th2细胞网络发育失衡被视为哮喘致敏的"窗口期",促进全身炎性反应的形成和持续存在,着眼于"窗口期"的早期干预可以减慢或阻断炎性反应级联效应,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致敏"窗口期"以"浊气留伏"为病机特点,浊邪有源于脾胃、重浊黏滞、留滞胃肠、弥散三焦的特点,因此,以"扶脾化浊"为大法,注重运脾、条畅气机、利湿化浊,截断浊邪向伏痰的转变,防止哮喘的发生。
- 杜洪喆马融陈汉江晋黎
- 关键词:小儿哮喘早期干预窗口期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小气道炎症病变引起的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为持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1]。随着高分辨CT的应用及对该病认识不断深入,对本病的准确诊断大幅提高。但该病尚无治疗准则及预后较差。本文通过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例以间断性咳喘为临床表现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疗经过进行报道,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 郑兵兵杜洪喆
-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儿童中西结合
- 经方治疗儿童慢性顽固性荨麻疹验案1则被引量:2
- 2019年
- 1病案简介宋某患儿,男,8岁,2019年1月22日初诊。患儿以“反复周身泛发红色风团样皮疹伴痒感3月余”于我院儿科就诊。患儿皮疹每日发作,时起时消,伴瘙痒,于夜间加重。就诊于外院,曾查过敏原示:鸡蛋3级、牛奶2级、小麦1级、大豆1级,考虑荨麻疹,予口服开瑞坦10 mg Qd治疗2周,口服扑尔敏4 mg Qd、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 Qd 2月余,无效。大便2~3日1行,舌淡红、苔白,脉细缓。既往体健。
- 朱艳梅杜洪喆李爽爽
- 关键词:慢性顽固性荨麻疹儿童黄芪桂枝五物汤消风散验案
- 平喘方对小儿轻中度哮喘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平喘方对哮喘轻、中度持续期的干预作用,确立最佳方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0例哮喘患儿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组各50例,分别给予平喘方、辅舒酮、平喘方+辅舒酮治疗,观察3组哮喘控制情况、中医证候缓解情...
- 任勤杜洪喆徐莎莎
- 关键词:平喘方
- 陈宝义教授运用温热药治疗小儿疾病经验介绍
- 2014年
- 陈宝义教授临床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用经方,活用经方,在温热药的运用上更有独到见解。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一者指出阳气的娇嫩,存在很大的发育空间,二者指出培植阳气的重要;在阴阳的先后关系上,"阴以阳为主","万病皆损于阳气",治疗原则应法于扶阳,培育阳气。用药上喜用温热药,强调"柔剂阳药"的使用;立足于脏腑,分温散、温运、温通、温潜、温化而用之;注意配伍,中病即止,不一温到底;扶助阳气,应微微生火,从而提高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疗效。
- 杜洪喆陈汉江
- 关键词:小儿疾病温热药脏腑辨证
- 铅中毒对大鼠肠道菌群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铅中毒对大鼠肠道菌群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为防治铅中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3周龄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每2日腹腔注射1次醋酸铅溶液(30 mg/kg体质量),共14 d。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中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HE染色观察回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闭合小环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含量;16 S rRNA测序检测回肠内容物中菌群相对丰度。结果铅中毒能改变大鼠肠道上皮细胞形态,降低紧密连接蛋白ZO-1水平,破坏肠黏膜屏障。铅中毒组血清中D-乳酸(396.0±9.9 ng/mL)以及DAO(5.4±0.1m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乳酸:382.0±7.8 ng/mL,DAO:5.0±0.2 mg/mL,P<0.05)。铅中毒能使大鼠菌群多样性下降(P<0.05),同时罗姆布茨菌属、梭菌属、苏黎世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寡源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而大肠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拟杆菌属成为主要特征菌群。结论铅中毒能够改变破坏肠屏障功能和影响肠道菌群。
- 李硕王晶王晶李瑞仕韩耀巍刘菁杜洪喆俎亚杰李瑞本李辉
- 关键词:铅中毒肠道菌群
- 儿童支原体肺炎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舌象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舌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的MPP患儿76例,观察患儿支气管镜下黏膜微观病理改变以及患儿中医证型、舌象的特点,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MPP患儿镜下气道黏膜表现在各中医证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mer’s V系数为0.397,P<0.01,说明MPP的中医证型与镜下黏膜表现呈中等相关性。舌质分布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Fisher值=2.446,P=0.319>0.05,说明MPP患儿舌质分布与镜下气道黏膜表现之间无相关性。MPP患儿舌苔与镜下黏膜表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ramer’s V系数为0.428,P<0.01,说明MPP舌苔与镜下气道黏膜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结论儿童MPP的中医证型、舌象与其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征象的分型具有相关性。
- 杜洪喆贺江飞刘菁韩耀巍陈汉江朱艳梅张福军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支气管镜辨证分型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