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 目的:理论层面,从涵义、沿革、中医临床应用探析、关系辨析、意义和发展方向六个方面对援药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探讨;临床研究层面,基于援药理论,对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援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索援药...
- 李鑫
- 关键词:化痰活血汤临床药理制何首乌虎杖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 目的: 通过对188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如四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分析,总结PLC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3.01至2017....
- 李鑫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
- 基于王新陆血浊理论探讨化浊药物临床应用新思路被引量:12
- 2017年
- 文章在前期血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王新陆教授临床辨证应用清化血浊功效药物进行总结,认为凡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具有理血化浊,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或正常循行规律的一类药物,称为化浊药。对常用的化浊药荷叶、焦山楂、决明子、制水蛭、酒大黄、赤芍、路路通、虎杖、何首乌的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证效关系、量效关系、修制与配伍、援药理论应用思路四方面对化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进行解析。
- 李鑫刘伟王栋先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化浊行血汤产生缺血耐受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 2023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分析化浊行血汤治疗脑缺血耐受(CIT)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筛选化浊行血汤的有效成分及其靶点;通过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获取CIT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得化浊行血汤调治CIT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通路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大鼠实验进行验证,将SD大鼠用线栓法行脑缺血造模,灌服中药化浊行血汤及缺血预适应干预,横木行走试验(BWT)评价运动功能恢复情况、TTC染色法计算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不同亚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浓度观测缺血耐受程度。结果:网络药理学发现化浊行血汤中槲皮素、山柰酚、植物甾醇、木犀草素等化合物协同发挥产生缺血耐受的作用,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环腺苷酸(cAMP)、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及蛋白激酶B(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抑癌基因53(TP53)等靶点蛋白。动物实验预缺血+缺血组与中药+缺血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浓度以及脑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缺血+缺血组、中药+缺血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组(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浓度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结论:研究阐述了化浊行血汤多靶点、多通路产生缺血耐受的机制,证实了化浊行血汤能够影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结果,为深入研究�
- 李鑫于丽红王兴臣胡晓洁郑浩
- 关键词:脑缺血耐受血浊一氧化氮合酶缺血预适应
- 从髓病病机特点论中风滋补肝肾法的运用被引量:7
- 2014年
- 中风病气血乖戾导致的脑髓不可逆损伤,是受损神经功能难以恢复的关键。临床只关注气血运行乖戾的干预,而缺乏对脑髓损伤的系统认识,仅限于滋补肝肾的笼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风病后期临床疗效的提升。从脑髓的生理、病机特点出发,初步探讨中风病后期滋补肝肾法的运用特色:一是滋补肝肾应重视温润药物的运用;二是应注意血肉有情之品的运用;三是滋补肝肾不宜单纯壅补;四是重用滋补兼具潜摄之品。
- 刘伟李鑫方鸿
- 关键词:滋补肝肾中风病治法研究
- 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功能障碍状况给予针对性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每日1次,治疗4周。评估患者吸气肌肌力、肺通气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在康复训练中共出现7例失访,总体依从率92.05%。康复训练后,呼吸训练组吸气峰流速、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4个指标较训练前均显著改善,且呼吸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吸气肌肌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呼吸训练组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及肺通气功能。
- 刘西花李晓旭杨玉如毕鸿雁李鑫
- 关键词:脑卒中肺通气膈肌抗阻训练
- 援药理论思想探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王新陆教授提出的援药理论是在现代科技环境下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提出的新思路。通过对援药及援药理论的涵义、援药理论的沿革、援药理论的具体内容、援药理论的发展方向及意义4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旨在发展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推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
- 李鑫刘伟滕佳林
- 关键词:治未病
- 孙西庆教授治疗口僻的临床经验浅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口僻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属口僻范畴。孙西庆教授认为太阳为病、风邪为引是口僻的起源,正气不足为发病之本,以六经辨证为主,外邪不解则病不祛,正气过虚则邪不退;证型不同,则治法不同,但疏解太阳、益气扶正的治疗思想应融入其中。具体治疗善用经方,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 李鑫王栋先孙西庆
- 关键词:口僻风邪疏解
- 齐元富治疗恶性腹水经验被引量:2
- 2017年
- 齐元富教授学贯中西,以西医立竿见影效果为基础,综合采用腹腔引流、腹腔灌注、利尿、补充蛋白等多种方式,短时间内改变患者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小便不利等并发症及急危重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齐元富教授追本溯源,辨证论治,调和阴阳,以中医独特优势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状态,提高治疗疗效。齐元富教授认为,肿瘤患者多年老体弱,正气已亏,加上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极易产生痰凝、气滞、瘀血等病理产物,聚于腹中,影响脾、胃、肾三脏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亏虚,气化无力。其常用治法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温补肾阳,助阳化气;调和阴阳。
- 李鑫齐元富
- 关键词:恶性腹水治标
- 王兴臣教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被引量:2
- 2020年
- 王兴臣教授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专家。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对新冠肺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本病中医病因病机潜心做出文献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认为新冠肺炎为新冠病毒在伏气、时气的共同作用下致病,伏气是最重要的疫病致病因素,伏气、时气均与中医气化理论密切相关,而体质强弱决定本病的预后转归。故本文主要从伏气、时气、正气三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中医病因病机,以期为中医瘟疫病的预测与防治、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 于丽红马冲宗寿健李鑫
- 关键词:伏气时气瘟疫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