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鑫

李鑫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META分析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腺炎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肺损伤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蛋白
  • 1篇多孔
  • 1篇依替巴肽
  • 1篇胰十二指肠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第一...
  • 4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一医...

作者

  • 8篇李鑫
  • 5篇曹农
  • 4篇王旭锋
  • 3篇张鹏
  • 3篇徐松
  • 2篇鲁彦
  • 2篇田金徽
  • 2篇杨克虎
  • 2篇柴琛
  • 2篇郭智慧
  • 1篇王建民
  • 1篇刘晓菊
  • 1篇杨雀
  • 1篇李路
  • 1篇谢富佳
  • 1篇何晓东

传媒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可吸收螺钉和金属挤压螺钉比较重建前交叉韧带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可吸收螺钉和金属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可吸收螺钉和金属挤压螺钉比较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使用RevMan5.0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包括93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金属挤压螺钉相比,可吸收螺钉固定后Lysholm评分更低,但两者在Lanchman试验结果、IKDC评价、KT1000关节动度仪测量结果及外侧轴移动作检查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螺钉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行而有效的固定方法,但因其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尚需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李鑫田金徽杨克虎郭智慧王建民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前交叉韧带META分析
肺巨噬细胞衰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肺巨噬细胞(LMs)是重要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效应细胞,也是COPD气道炎症的主要细胞之一,在COPD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LMs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的表型和功能等变化,包括吞噬下降、衰老相关标志物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生成增加等。以期了解LMs的衰老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寻抗衰老治疗是否可成为COPD治疗的新思路。
李鑫刘晓菊
关键词:衰老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DPPHR)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等数据库,收集DPPHR、PPPD治疗慢性胰腺炎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入选标准采用RevMan 5.1软件对两组术后疼痛缓解率、术后并发症、胰腺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篇文献,495例患者纳入分析。在术后疼痛缓解、术后并发症、病死率方面,DPPHR组优于PPP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PPHR组术后胰腺外分泌、内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率、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显著低于PPPD组(P均<0.05)。DPPHR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PPPD组(P均<0.05)。术后营养状态(术后体质量增加情况)、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长期生活质量方面,DPPHR组优于PPPD组(P均<0.05)。结论 DPPHR与PPPD治疗慢性胰腺炎在术后疼痛缓解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安全有效,而前者能显著降低胃排空延迟和术后胰腺分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
徐松王旭锋李鑫曹农
关键词: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慢性胰腺炎
大麻素受体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96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开腹翻动胰腺组织后关腹;SAP组:4%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HU-308组:腹腔注射HU-308 2.5mg/kg,1h后建立SAP模型;AM-630组:腹腔注射AM-630 2.5mg/kg,1h后建立SAP模型。分别在3、6、12h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取左肺下叶肺组织匀浆后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右肺下叶组织制作成HE病理切片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其余肺组织称重后烘干处理,测量湿干重之比。结果各时间点SAP组、AM-630组、HU-308组中TNF-α、IL-6、MPO、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和病理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HU-308组水平低于SAP组水平(P<0.05)。AM-630组中TNF-α、IL-6、MPO水平均大于SAP组(P<0.05)。AM-630组中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和病理学评分与SAP组比较,在3h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6、12h大于SAP组水平(P<0.05)。结论激活CB2受体能够抑制SAP导致的肺损伤的形成和发展,抑制CB2受体加重SAP导致的肺损伤。
李鑫张鹏柴琛王旭锋徐松鲁彦曹农
关键词:大麻素受体2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期)、CBM、CNKI、VIP及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1日。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个研究,共1 2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传统多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组的术后24 h疼痛程度更轻[SMD=–0.40,95%CI(–0.76,–0.04),P=0.03],且具有更高的术后美容评分[SMD=1.56,95%CI(0.70,2.43),P=0.000 4],但手术时间较长[MD=13.11,95%CI(7.06,19.16),P<0.000 1]。两组患者术后6 h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疝发生率及留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其较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谢富佳杨雀范哲林李鑫王旭锋曹农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单孔腹腔镜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大蒜素治疗脓毒症的可行性
2014年
早期目标指导复苏及活化蛋白C是治疗脓毒症的重要策略,体现了危重症实施综合治疗的特点,反映了个体化施治的治疗思路,给脓毒症的中医研究提供了借鉴。从脓毒症炎性反应开始,通过研究脓毒症各阶段、各系统不同指标的变化,简述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大蒜素对各个不同指标的反应,初步探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大蒜素治疗的可行性,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张鹏李鑫李路范子盼曹农
关键词:大蒜素脓毒症可行性
不同剂量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0.5mg和2.5mg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0.5mg与2.5mg来曲唑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所有检索更新至2010年3月。根据Cochrane评价手册5.0.0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12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2.5mg来曲唑相比,0.5mg来曲唑在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肿瘤应答率(OR=0.87,95%CI0.55~1.40,P=0.58)、临床获益率(OR=0.95,95%CI0.75~1.20,P=0.67)和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5个月病死率(OR=1.36,95%CI1.01~1.83,P=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个RCT均未提供可进行两组生存质量比较的相关数据,但2个RCT认为不同剂量对生存质量影响无差异。结论现有证据表明0.5mg来曲唑不影响既往抗雌激素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对远期生存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还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郭智慧杨克虎田金徽何晓东李鑫
关键词:乳腺肿瘤来曲唑META分析
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研究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依替巴肽(Eptifibatide)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16只、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和治疗组各24只,每组再均分为6 h、10 h、14 h和18 h四个亚组(假手术组每个亚组均4只,CLP组和治疗组各亚组均6只),其中治疗组术后4 h、8 h、12 h和16 h经大鼠尾静脉给予依替巴肽(7.5 mg/kg)干预.术后间隔不同的时间后将大鼠放血活杀,取出待测肺组织,检测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肺湿/干质量(W/D)比值,进行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病理评分,并检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CLP组大鼠肺组织6 h开始出现损伤,10 h、14 h和18 h损伤逐渐加重,损伤在CLP后18 h最重;与CLP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致使肺组织W/D值亦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炎细胞浸润、水肿、出血等损伤表现减轻,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与CL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 Ⅱb/Ⅲa受体抑制剂依替巴肽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王旭锋曹农柴琛鲁彦李鑫张鹏徐松
关键词:脓毒症依替巴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