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组心理治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效应被引量:3
- 2004年
- 以心理剧治疗的方法对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康复训练,是以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等多种理论为指导的小组心理治疗,其目标是训练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各种适应能力。这种较为综合的小组形式的康复训练,包括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小组讨论等等方法,为慢性住院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性较强的心理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小组心理治疗的有效原理,其中包括小组成员的情感支持、经验交流、模仿适应行为、栽培共同的信心与希望等,最终实现康复目标。
- 李育芳屈英
- 关键词:心理剧
- 谈谈《心理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治疗的体会
-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其心理、社会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大多会进入慢性阶段,情感逐渐淡漠,对周围事物丧失反应,缺乏主动性,与人交往相处困难,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以改变其长期住院生活所形成的不...
- 王艳霞李育芳
- 文献传递
- 《心理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研究
- 前言初次尝试用心理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后的结果显示,这一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拓宽疗效,本次研究在治疗方法上做了很大调整,对道具简单,对白过多,形体语言欠缺等不足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行为治疗理论基础...
- 李育芳王艳霞屈英肖广荣
- 文献传递
- 戏剧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戏剧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 ,仅对研究组辅以戏剧治疗 ,3个月为 1个疗程 ,并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 (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 (SAPS)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 1) ,治疗前后的评分分别为 (分 ) :总分为 42 5 0± 19 0 0和 32 33± 16 84,情感平淡及迟钝为6 5 7± 4 94和 4 5 7± 4 0 1,思维活动贫乏为 4 6 0± 3 70和 3 0 7± 3 0 0 ,意志缺乏为 9 77± 4 34和8 5 0± 4 2 3,愉快感缺乏为 10 30± 4 5 6和 7 30± 4 40 ,注意障碍为 2 73± 2 0 6和 2 0 7± 2 5 9;对照组的情感平淡与迟钝 [(8 74± 2 96 )分 ]及意志缺乏因子分 [(10 77± 3 0 9)分 ]高于治疗前 [分别为(5 47± 2 34 )分和 (10 33± 3 2 1)分 ;P <0 0 1~ 0 0 5 ]。两组SAPS的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均无变化。结论 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戏剧治疗 ,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减缓衰退 ,改善人际关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 屈英李育芳肖广荣谭云龙邸小兰张娱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心理剧
- 谈谈小组治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策略
- 小组心理治疗又称集体心理治疗,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心理剧是小组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由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首创,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使患者的心理冲突和隋绪问题得以呈现,依据行为治疗理论,在角...
- 李育芳屈英王艳霞
- 关键词:心理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