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181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干旱
  • 5篇降水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
  • 3篇生育
  • 3篇生育期
  • 3篇气候
  • 3篇气温
  • 3篇干旱指数
  • 2篇冬小麦生育期
  • 2篇多波段
  • 2篇气温变化
  • 2篇热量资源
  • 2篇小麦生育
  • 2篇小麦生育期
  • 2篇FY-3
  • 2篇播种
  • 2篇播种期
  • 2篇波段
  • 1篇地区干旱

机构

  • 19篇陕西省农业遥...
  • 5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陕西省经济作...

作者

  • 20篇李红梅
  • 5篇权文婷
  • 4篇何慧娟
  • 3篇李化龙
  • 3篇王钊
  • 3篇周辉
  • 3篇景毅刚
  • 2篇范建忠
  • 2篇高茂盛
  • 2篇雷向杰
  • 2篇乔丽
  • 2篇张树誉
  • 1篇王卫东
  • 1篇刘璐
  • 1篇李亚丽
  • 1篇李茜
  • 1篇卓静
  • 1篇李星敏
  • 1篇董金芳
  • 1篇景元书

传媒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陕西气象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灾害学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降水对苹果产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Stata10.0分析软件对陕西苹果30个生产基地县降水和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8月降水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降水趋势系数分析各基地县1961-2009年的变化趋势,发现延安果区的6个苹果基地县8月的降水为减少趋势,其余24个果业县均为增加趋势,其中有10个果业县的降水趋势系数大于0.1,关中西部果区大部分地区在0.2以上。这一趋势将有利于陕西全省苹果产量的提高,并对指导果农确定最佳灌溉时间,以及增产提效具有指导意义。
刘璐闫亮李红梅
关键词:降水变化苹果产量
关中夏玉米生育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1971—2012年宝鸡、泾阳、武功、长安、临潼、渭南、大荔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降水、标准化降水指数(ISP30、ISP60、ISP90)、和相对湿度指数(IM30)计算关中夏玉米生育期逐日有效降水和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采用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及相关数理统计法分析了近42a关中夏玉米生育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总体表现出不稳定性,播种至出苗有效降水变化量最大;20世纪90年代初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2002年出现由少到多的转变;7月上旬至8月下旬是夏玉米干旱多发时段;轻旱发生频率最高,为51.7%,发生频率随着干旱等级加重而逐渐降低;20世纪90年代是干旱多发且较为严重阶段,干旱过程累积强度强,且持续时间长,进入21世纪以后有减少趋势;关中西部干旱日呈减少趋势,东部呈增加趋势,有效降水量与干旱日变化相反,关中西部有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东部有减少趋势。
李红梅范建忠
关键词:夏玉米有效降水
基于MODIS数据的积雪提取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M OD IS数据,利用似然分类法及混合像元分解法对积雪分布范围进行了的试验提取,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积雪分布面积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运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的积雪面积精度较高,适于大面积积雪覆盖动态监测。
李红梅
关键词:积雪最大似然法混合像元
陕西关中地区旱涝演变规律和21世纪旱涝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关中地区1961-2014年降水资料,集成关中地区气象干旱和洪涝以及农业、水文旱涝的已有研究成果,利用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关中地区旱涝现状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近50多年关中地区旱涝变化总趋势为降水减少,气象干旱日数增多,强度增强,水文干旱、农业干旱趋于严重;2关中地区旱涝年代际差异明显,1990年代降水最少,气象干旱和水文、农业干旱最为严重,1980年代前期降水最多,洪涝最为严重;321世纪以来关中地区降水呈增多趋势,气象干旱日数减少,强度减弱,洪涝频次有所增加;4预计关中地区未来5年降水略增,洪涝频次可能增加。
雷向杰李茜王娟李化龙李红梅雷天骄
关键词:旱涝年代际变化
基于S-G滤波的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生育期遥感识别和长势监测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SPOT-VGT S10产品数据,通过S-G滤波处理,重构NDVI时间序列,分析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返青期和抽穗期在遥感影像上NDVI时序曲线变化特征,对冬小麦的返青期和抽穗期进行遥感识别。通过与站点观测的生育期数据比较,遥感识别的均方根误差大部分在±20d之内,返青期均方根误差(RMSE)为14.29d,抽穗期RMSE为9.16d,表明基于SPOT-VGT数据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返青期和抽穗期进行遥感识别是可行的。采用差值模型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HJ星)数据进行渭南市2012年冬小麦抽穗期长势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2012年冬小麦长势稍好于2011年,经与实地调查资料比较,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采用HJ星数据进行冬小麦长势监测,结果纹理清晰,且以同源数据提取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作为掩膜剔除非麦区域,降低了重采样带来的误差,用其进行长势监测研究具有明显优势。
权文婷周辉李红梅伊万娟李化龙
关键词:长势监测
FY-3C/MERSI数据应用于陕西省干旱时空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FY-3C/MERSI 1 km遥感数据,分别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模型(VSWI)、归一化干旱指数模型(NDDI)、多波段干旱指数模型(MBDI),对陕西省2014年夏季的干旱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研究区同时段10 cm土壤相对湿度资料,对3种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遥感监测模型对陕西省2014年夏季干旱过程监测的准确性均有较好表现,其中VSWI的动态监测稳定性更好;MBDI与VSWI对干旱中期干旱程度的反演结果准确性相当,但对于干旱前期与后期,VSWI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基于VSWI监测结果,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进行讨论,结果表明FY-3C/MERSI具备对陕西省这次干旱过程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的能力。
权文婷李红梅周辉何慧娟能佳
关键词:干旱监测
近50年秦岭南北不均匀增温及对城市化响应被引量:16
2016年
根据1961-2012年陕西省均一化气温数据分析了秦岭南北两侧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岭南北两侧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南北分布不均,北麓温度增幅较南麓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气温在春季和冬季增温显著,最高气温在春季增温显著,最低气温在冬季增温显著,秦岭南北两侧春季、秋季气温日较差变大,冬季和夏季气温日较差变小。为了进一步明确气温变化的原因,结合DMSP(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OLS(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数据将秦岭南北两侧分为5个区域,分别计算每个区域内城市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影响的贡献率表明:秦岭北麓城市化过程较秦岭南麓快,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化对秦岭南北两侧温度影响的不均匀性,秦岭北麓气温变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秦岭南麓,影响主要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为主,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加剧了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变化的非均匀性。
王钊罗慧李亚丽李红梅
关键词:气温变化城市化DMSP
FY-3C/MERSI与MODIS的多波段干旱指数反演及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以陕西省为研究区,选取2014年代表旱情发展过程的5、7和8月份的FY-3C/MERSI数据及与其同期的MODIS反射率产品和陆表温度数据,构建多波段干旱指数(MBDI),比较两种数据MBDI结果的空间相关性,结合研究区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对MBDI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MBDI监测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干旱程度下像元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MERSI-MBDI与MODIS-MBDI呈显著正相关,R2达0.7以上,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2)MERSI-MBDI与MODIS-MBDI与10 cm土壤相对湿度均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MERSI-MBDI与土壤相对湿度具有更好的相关性,通过了0.01水平显著性检验;(3)MERSI-MBDI与MODIS-MBDI旱情监测结果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符,且不同干旱程度下像元数的变化趋势也十分一致。研究表明,通过与MODIS数据对比,MERSI数据可以很好的进行陕西省旱情变化监测。
权文婷周辉李红梅何慧娟能佳
关键词:MODIS
气候变暖对陕西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通过对多年气象资料(温度)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分析发现,陕西省近21年年均气温明显升高,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冬小麦集中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温度增加0.1~2.0℃,越冬前≥0℃积温增加显著,越冬期缩短3~14天,冬小麦播种期呈逐渐推后趋势,气候有持续变暖趋势,建议适宜播种期在目前基础上后延5天左右。
李红梅景毅刚
关键词:气温变化冬小麦播种期
MODIS卫星NDVI时间序列变化在冬小麦面积估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以陕西小麦主产区关中地区为研究地点,EOS/MODIS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冬小麦地面定位调查数据和土地覆盖类型图作为辅助信息,计算得到不同覆盖类型的植被指数时序曲线图,找出冬小麦发育期植被指数变化规律,剔除小麦生长季节的非麦区信息,用几个关键期的植被指数变化差值图设定不同阈值,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麦区分布图和麦区面积。结果表明,应用遥感估算麦区面积与实际调查统计结果较为一致。从实际应用来看,该方法为大区域作物面积估算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经济的途径,也进一步说明MODIS数据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李红梅张树誉王钊
关键词:EOS/MODIS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面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