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5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 2008年
- 袁钟杨敏李红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主要死亡原因大剂量化疗感染发生率常见并发症
- 遵义市汉族居民Eales病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和结核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遵义市汉族Eales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HLA—DRB/DQB基因多态性和结核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检测Eales病组、肺结核组、正常对照组HlA-A/B、HLA—DRB/DQB共59个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计算各组间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D;对Eales病组与肺结核组的HLA—A*02基因分布频率做相关分析。Eales病组为临床确诊的Eales病患者47例;肺结核组为痰结核菌培养确诊肺结核并排除眼部疾病的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为与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无差异的100名健康人。Easle病组中,资料完整的39例Eales病患者根据病史及纯结核菌素试验(PPD)检查结果分为4组,a组为既往或现在患肺结核患者,12例;b组为无结核感染患者,27例;C组为PPD检查阳性者,27例;d组为PPD阴性者,12例。结果Eales病组HlA—A*02(OR=9.719,OR95%CI为4.377~21.580,P=0.000)、HLA—B*07(OR=11.605,OR95%CI为2.397~56.191,P=0.001)基因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A*11基因分布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95,OR95%CI为0.245~1.000,P=0.048)。肺结核组HI.A—DRB*16(OR=5.215,P=0.049)、HI,A—A*02(OR=18.87,P=0.000)基因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A*24基因分布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690,P=0.015)。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HLA—A*02、HLA—A*11、HLA—B*07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Eales病组、肺结核组、正常对照组间,HLA—A*02、HLA-A*24、HLA—B*07、HLA—DRB*16基因总体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7。分割法在Eales病组、肺结核组间两两比较,肺结核组HLA—A*24基因分布频率低于Eales病
- 宿罡蔡善君李红罗军敏
- 一例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 2009年
-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e Therapy,PDT)是采用静脉给予光敏剂Visudyne,然后用低能量的激光照射病变部位,破坏新生血管达到封闭的一种方法。我院于2009年6月5日收治了1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 彭燕陈华芬李红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护理
- 恶性组织细胞病32例分析
- 2001年
- 李红杨敏
-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病病例分析误诊恶性血液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骨髓纤维化症一例报告
- 1996年
- 李红孙显明
- 关键词: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症
- 成人自限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
- 李红
-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晶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0只眼)外伤性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资料,手术方法采用标准玻璃体切割三通道切口,上方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使用0.1%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对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视力提高18只眼(90%)。术后以不用或需要用局部降眼压药,6mmHg≤眼压≤〈21mmHg为成功标准,15只眼成功(占75%),5只眼不成功,其中4只眼〉21mmHg(占20%),1只眼眼压〈6mmHg(占5%)。20只眼中15只眼(75%)形成滤过泡,5只眼无明显滤过泡。术后眼内出血4只眼,低眼压8只眼,其中脉络膜脱离4只眼,滤过过强2只眼,滤过泡漏1只眼,术后长期低眼压1只眼。结论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可以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蔡善君宿罡谢兵李红
- 关键词:外伤性青光眼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滤过手术
- 根据第六天骨髓象调整老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
- 1998年
- 龚芳泽孙显明陈琦袁钟李红刘春梅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性老年人骨髓象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探讨
- 2001年
- 李红任明强毛成梅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
- 玻璃体切除治疗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方法采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来自同一家系确诊为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患者8例(11只眼),5例(7只眼)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3例(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光凝加气体填充术,其中1眼联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后所有病例行常规眼部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随访36个月。结果术后FFA显示1例(1只眼)视网膜有少许出血点,1例(1只眼)周边视网膜血管有荧光素的轻微渗漏,其余6例(9只眼)无异常。术后视力:术后3月,大于或等于1.0的4例(6眼),0.6~0.8的3例(4眼),小于或等于0.5的1例(1眼);1年:大于或等于1.0的3例(5眼),0.6~0.8的3例(4眼),小于或等于0.5的2例(2眼)。2年:视力稳定同1年时。术后常规眼部检查:1例(1眼)在术后29个月时发现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复发混浊物为灰白色绒状,紧贴视网膜表面,与术前混浊形态相一致,其余7例(10眼)无复发。术后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1例(1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能明显改善视力。但术后长期观察可有淀粉样变性复发,并且术后可能会增加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风险。
- 谢兵蔡善君蒋模李红宿罡
- 关键词:玻璃体混浊淀粉样变性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