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英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北京龙庆陕—松山—古崖居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针对北京的情况和风景区景观资源的特点,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对风景区的规划原则、性质、分区和远景的终极状况进行论证和预测。
- 李金路李铭李素英
-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区
- 文献传递
-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研究
-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其线形带状的型态使其不仅承担起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而且在城市绿地网络化系统中成为点与点相互连接、点与面相互融汇的桥梁.同时,其对城市的美化、对...
- 李素英
-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色廊道景观生态学
- 旧城改造如何“添绿”?被引量:1
- 2013年
- 旧城改造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在旧城镇的原规模基础上扩大城镇的容量,提高城镇的质量,推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旧城改造中由于常常注重城镇容量的增加,所以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一般着重关注建筑面积的扩大,为此而忽略了绿化用地的调整和增加.
- 李素英
-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农村人口建筑面积绿化用地
- 风景区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 风景区的开发、利用必须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必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当前风景区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视觉污染、景观污染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对风景区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在体制、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诸多方...
- 李素英
-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晋祠兴建之山水形胜考被引量:2
- 2017年
- 山水环境在晋祠(1)的选址与兴建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步考证了晋祠建祠前的原初山、水环境以及建祠过程中对晋水的利用状况,据此考据晋泽演变过程及晋祠水环境变迁过程。在山水环境影响下晋祠祠区气候条件优势,形成了"山-水-祠-城"空间格局模式,为深入研究晋祠的相地造园奠定基础。
- 赵茜李素英
- 关键词:风景园林山水环境生态环境
- 女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利用信息的相关性与聚类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林业大学女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利用信息的状况进行分析。其目的:一是从一个侧面了解高校女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利用信息的渠道、来源、问题与困难。二是了解女教师对信息认识与利用的能力,以提高信息检索效果。三是为高校女教师利用信息提出相应对策。
- 赵世华张金凤陈丽鸿姚春丽王立群张莉莉李素英高淑芳侯庆磊
-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教学信息利用
- 以文写景——由《晋祠铭》解析晋祠造园意匠
- 2016年
- 晋祠是我国最早的一座皇家祭祀园林,由王侯专属离宫御苑逐步发展为公共园林的过程中,其园林景观也在逐渐改观,而楹联、碑刻、匾额、游记诗文等是最好的佐证。本文以两版《晋祠铭》为主分析晋祠的造园意匠,进而阐述晋祠造景中文与景的关系。
- 赵茜李素英
- 上聚源农业观光园的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被引量:7
- 2014年
- 在对上聚源农业观光园药用植物园及其周围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园林艺术,阐述了药用植物园的规划宗旨和原则。并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一环五带"的规划结构,由此将药用植物园划分为8个景区。同时深入探讨各个景区的规划选址、景观设计和种植规划,突出药用植物园集文化、科研、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功能。
- 刘晓静李素英
- 关键词:药用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艺术
- 网络格局 带状绿地 绿色生态——杭州市滨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杭州市滨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建设“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现代化的园林城市”为宗旨,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的要求,以城市绿地构成整体网络格局,通过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具体内容的精心规划,加大了公共绿地的比重。该规划最终形成以公园绿地为绿点,以道路绿地、带状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为绿线,以自然景观为绿色基面,点线面结合的绿地布局结构体系,使整个城市绿地布局与自然山水相协调,形成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生态效益显著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
- 李素英
- 关键词:带状绿地绿地系统
- 城市带状公园的景观结构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城市带状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结构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带状公园景观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一些理论与方法,提出适合于城市带状公园结构评价的景观指标,并以北京市海淀区绿地景观作为典型区域展开案例分析。分析表明,区域东部带状公园斑块破碎化严重,而在西部带状公园斑块形状更为复杂多样;研究区带状公园在长度和宽度上均符合一般廊道标准,但在连接度、环度和曲度指标水平上空间差异明显。今后在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造指标水平较低的绿地廊道,有效发挥带状公园的多重效应。
- 李素英王计平
- 关键词:带状公园景观结构连接度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