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胃炎
  • 2篇细胞
  • 2篇消化性溃疡
  • 2篇螺杆菌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胃炎
  • 2篇耐药菌
  • 2篇溃疡
  • 2篇多重耐药
  • 2篇多重耐药菌
  • 2篇肠癌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医院保洁

机构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素艳
  • 2篇蒋敦科
  • 2篇林瑶光
  • 2篇井洁
  • 2篇唐娟
  • 2篇刘莹
  • 1篇唐国都
  • 1篇李春燕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DCA联合多重耐药菌聚集预警对医院保洁服务质量改进的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PCDA循环法联合多重耐药菌(MDROs)聚集预警模式在医院保洁服务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某三甲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4月-2022年3月为干预前阶段,2022年4月-2023年3月为干预后阶段,干预阶段实施PDCA循环法联合多重耐药菌聚集预警模式,比较干预前后MDROs检出率、MDROs感染发现率、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及物表抽样合格率。结果:干预后MDROs检出率低于干预前阶段,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物表抽样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联合多重耐药菌聚集预警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保洁服务的持续性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耐药菌的检出率。
梁琼蒙华莹李素艳唐娟
关键词:PDCA医院保洁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内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影响结肠癌生物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体外CCK8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UNEL凋亡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与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处理结肠癌HCT116 24 h后,随着白藜芦醇剂量(25、50、100μmol/L)的逐渐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活力逐渐下调。TUNEL凋亡实验显示,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白藜芦醇50μmol/L生理剂量可明显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染色率。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在白藜芦醇生理剂量(50μmol/L)的处理下,相比于未经白藜芦醇处理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d的表达均上调。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上调结肠癌HCT116细胞内凋亡相关分子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刘莹蒋敦科李素艳井洁林瑶光
关键词:白藜芦醇结肠癌凋亡
某三甲医院2020—2022年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不同类别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3年检出的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医院MDRO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院不同类别ICU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有住院患者的MDRO检出数据,统计分析MDRO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该院各类别ICU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935株,其中MDRO 631株,MDRO总检出率为32.61%。各类别ICU的MDRO检出数量占全院MDRO的44.94%(631/1404);MDRO检出率居前3位的是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MDRO检出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其次为血液和体液标本。结论近3年该院ICU MDRO检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RAB、MRSA、CRPA是下一步MDRO目标性监测与防控管理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督查和反馈,保证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梁琼蒙华莹李素艳韦露云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目标性监测
广西地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广西地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提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及消...
李素艳
关键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耐药率
广西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特征、耐消毒剂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特征,检测、分析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及菌株同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2022年临床分离得到的252株CRPA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趋势。并随机选取其中30株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1及aceⅠ的表达情况;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菌株同源性。结果CRPA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63.49%)、肺泡灌洗液(17.06%);来自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其他ICU占比为40.87%,来自非ICU的占比为59.13%,非ICU病区主要分布在康复医学科(14.68%)和呼吸科(12.70%)。除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多黏菌素外,CRPA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00%以上。CRPA在ICU及非ICU病区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株临床分离的CRPA qacEΔ1-sul1和aceⅠ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6.67%、26.67%。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A型和B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CRPA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应加强对CRPA菌株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的产生。CRPA中qacEΔ1-sul1和aceⅠ两种耐消毒剂基因均有检出,但检出率均较低,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各病区的消毒效果监测。CRPA中存在A、B两种优势型别的克隆流行,应作为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防控的重点。
梁琼李素艳蒙华莹唐娟覃卫娟李春燕
关键词:耐消毒剂基因同源性分析
NIB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背景和目的: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1]。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
李素艳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蛋白表达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癌老年患者肿瘤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癌老年患者肿瘤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结肠肿瘤老年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结肠癌组、结肠癌组及结肠腺瘤组,每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病理组织标本中RAGE及TGF-β1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至少随访2年,分析RAGE及TGF-β1表达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RAGE及TGF-β1表达在三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结肠癌组RAGE及TGF-β1阳性率与结肠癌组及结肠腺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GE及TGF-β1的表达在8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存在正相关关系(r=0.341,P=0.002)。RAGE、TGF-β1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阳性,临床分期(Duke分期)C期以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外周血T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减少),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生存期较短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RAGE及TGF-β1表达阳性率越高,患者中位生存期越短(P<0.05)。结论 RAGE及TGF-β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糖尿病有关,且能够促进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靶点。
刘莹蒋敦科李素艳井洁林瑶光
关键词:糖尿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转化生长因子-Β1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001年
唐国都李素艳
关键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硝基咪唑类喹诺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