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 作品数:17 被引量:1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颌面复杂骨折 46例患者采用西门子 Plus- 4C型螺旋 CT行螺旋方式扫描 ,层厚 3mm或 5 m m,应用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进行三维图像重建 ,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 ,若怀疑下颌骨骨折时 ,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对图像进行切割删除处理 ,以便单独显示下颌骨的三维图象。结果 螺旋 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可清楚显示下颌骨骨折位置与移位情况 ,尤其髁状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 螺旋 CT三维重建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 。
- 南欣荣齐鸿亮王长贵李睿武志峰
- 关键词:颌面骨折三维CT
- 乳腺癌治疗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新的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较大进展。作为抗肿瘤靶点之一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表现出很好的临床活性,但耐药性问题限制药物疗效。我们就目前影响CDK4/6抑制剂疗效及耐药的分子机制进展作一综述,探究克服其耐药性产生的办法,为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 李睿王斌贾红燕
-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
- CT引导下TEMNO切割针活检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价 CT引导下活检的实用价值及其方法、并发症等 ,重点讨论 TEMNO切割针在 CT引导下活检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报告 74例穿刺切割活检之结果 ,其中胸部疾病 2 9例 ,骨胳肌肉疾病 31例 ,其它系统疾病 14例 ,所有病例在 CT引导下利用 TEMNO切割针活检 ,且均有术后病理结果 ,切开活检结果。结果 :仅 2例因取材太少而无法进行病理学检查 (2 .7% ) ,1例引起中等量气胸 (1.4% ) ,本组穿刺前均有 CT扫描结果 ,穿刺后绝大部分又有病理结果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 ,二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6 6 .2 %、89.2 %。结论 :由于 CT引导下活检准确性高 ,并发症少 ,故为安全实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TEMNO切割针是一种新型切割针 ,适合
- 武志峰赵卫东张跃珍李睿李健丁王新文张淑惠
- 关键词:CT引导活组织检查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颌面骨折的应用被引量:3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颌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6例复杂颌面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层厚 3mm或 5mm ,应用表面阴影显示法进行三维图像重建 ,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若怀疑下颌骨骨折时 ,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对图像进行切割删除处理 ,以便单独显示下颌骨的三维图像。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与周围结构关系 ;应用勾画删除技术可清楚显示下颌骨骨折部位与移位 ,尤其是髁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 。
- 南欣荣范亚伟李睿武志峰
- 关键词:颌面骨折三维CT重建
- 副鼻窦CT两种扫描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副鼻窦病变 CT扫描轴位片与冠状位片的优劣 ,探讨鼻窦扫描方法的最佳选择。方法 :分别对随机分组的副鼻窦病变采用轴位加重建 45例 ,冠状位 45例 ,进行扫描 ,对比其对诊断的优越性。结果 :冠状位扫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优于轴位扫描。结论
- 张跃珍李睿
- 关键词:副鼻窦CT冠状位轴位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CT表现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检查程序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总结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检查的扫描及后处理过程和影像特征。结果 9例输尿管癌均经SCT平扫、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多平面与三维重建,病灶得到清晰显示,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结论 完善有序的SCT检查方法应该包括检查前的准备、扫描后的后处理,这对输尿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武志峰张跃珍李睿李健丁
- 关键词:原发性输尿管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螺旋CT表现螺旋CT检查检查程序检查前
- 螺旋CT与常规CT在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比较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并选择最优化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1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67岁),其中,61例用螺旋CT检查,82例用常规CT检查。结果: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08%(58/61)和92.68%(76/82),P<0.05;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80%(56/61)和75.60%(62/82)。螺旋CT显示梗阻部位的正确率随扫描期的不同而异,平扫为62.30%,动脉期为63.33%,而静脉期则高达93.55%,P<0.05。结论: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CT。当使用螺旋CT检查该病时,选择静脉期5mm薄扫可获得最佳效果。
- 李健丁武志峰张跃珍李睿
- 关键词:螺旋CT常规CT胆道梗阻黄疸
-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1997年
- 自从1977年Herman首先提出了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的概念,1980年应用于临床以来,三维CT渐渐引起影像界重视。骨关节疾病因其骨组织有很高的衰减值,且易与软组织区分,在诊断中最早采用3D-CT,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应用螺旋CT-3D成像及多平面重建相结合对骨关节疾病扫描成像中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59例,男49例,女10例。年龄7~77岁(平均42.2岁)。其中脊柱扫描43例,(颈段16例,胸段7例,腰段20例),骨盆及双髋关节扫描8例,胫骨扫描3例。
- 李健丁张跃珍李睿孙华平
- 关键词:骨关节疾病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CT感染性
- 危急重症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分析与体会
- 2002年
- 张跃珍李睿
- 关键词:危急重症CT扫描图像质量
- 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1
- 2002年
- 李健丁孙华平张耀珍李睿
- 关键词:螺旋CT进展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