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云
-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银杏内酯B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雌雄Wistar大鼠各30只,雌、雄鼠合笼受孕,取30只受孕15 d的孕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胚胎中脑组织,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将中脑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NGF组)、GB组、海人藻酸(KA)组、NGF+KA组、GB+KA组。对照组仅在培养基中培养;NGF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0 mg/L NGF;GB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0 mg/L GB;KA组在培养基中加入100μmol/L KA;NGF+KA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0 mg/L NGF及100μmol/L KA;GB+KA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0 mg/L GB及100μmol/L KA。各组均培养24、48、72、96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Giemsa染色法测定中脑神经细胞集落分化率。结果 KA组48、72、96 h时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GF+KA组、GB+KA组在48、72、96 h时,细胞存活率均高于KA组(P均<0.05);NGF组、GB组在72、96 h时,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NGF组、GB组集落分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KA组、NGF+KA组、GB+KA组集落分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GF+KA组、GB+KA组集落分化率均高于KA组(P均<0.05)。结论 GB能有效对抗KA对大鼠中脑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B促进中脑神经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有关。
- 郭淼张晓莺李燕云
- 关键词:银杏内酯B海人藻酸神经生长因子神经损伤
- 新疆地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中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新疆地区115例PD患者和11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1α和IL-1β水平。结果病例组IL-8、IL-10、IL-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程>48个月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病程≤48个月组(P<0.05)。PD患者IL-10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r=-0.206,P=0.027)。Hoehn-Yahr(修正)(H-Y)分级>2.5级组IL-6水平明显高于H-Y≤2.5级组(P<0.05)。PD患者IL-6水平与H-Y评分呈正相关(r=0.192,P=0.04)。PD患者IL-6水平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298,P=0.001)。结论PD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部分炎性因子水平与病情及病程有相关性。
- 李燕云宋秋霞肖艳郭淼张晓莺
- 关键词:帕金森病炎性因子
-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帕金森病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5 Taq Ⅰ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新疆地区241例PD患者(维吾尔族100例,汉族141例)、232名健康对照者(维吾尔族103名,汉族129名)进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5TaqⅠ位点多态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结果 (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之间DBH基因5 Taq Ⅰ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年龄≥65岁的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有统计学意义,且此年龄组携带A2等位的个体发生P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1.965,95% CI:1.269 ~3.043,P<0.05).(4)按性别分层,男性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病例组中,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2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PD的危险性增加(OR=1.696,95% CI:1.025~2.807,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5 Taq Ⅰ位点多态性存在差异,并发现在汉族,年龄≥65岁人群,女性携带A2等位基因人群中DBH基因5 Taq Ⅰ多态性与PD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 李燕云张晓莺韩玺河郭淼邹梅王琳琳李燕肖艳曾文晶
-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多态性
- 一种临床肺功能康复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肺功能康复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调压机构,所述调压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桶,所述压力桶中设置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一端设置有手拧螺杆,所述压力桶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
- 陈雪萍李燕云罗倩于立李金峰
- 新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性别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自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71例,其中男性598例,女性383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比较男女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卒中类型、牛津郡社区脑卒中分型(OC-SP分型)、相关并发症、及预后方面的不同。结果新疆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类型存在性别差异(P=0.017),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男性患者在高血压构成比(P<0.001)、房颤(P=0.011)、吸烟(P<0.001)、酗酒(P<0.001)、凝血酶原时间(PT)(P=0.039)、血红蛋白含量(HGB)(P<0.001)、肌酐值(P=0.001)高于女性患者,而女性患者在心脏瓣膜病(P=0.002)、糖尿病(P=0.013)、高密度脂蛋白(HDL)(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P<0.001)、总胆固醇(CHE)(P<0.001)高于男性;OCSP分型男女性患者无显著差异;急性脑卒中相关并发症方面,女性患者泌尿系感染(P<0.001)、电解质紊乱(P=0.005)高于男性;基线严重程度评分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斯堪的那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一个月及2年的Barthel指数(BI)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疆地区不同性别间急性脑卒中临床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卒中相关并发症存在差异,基线严重程度评分及临床预后无明显差异。
- 邹梅张晓莺李燕韩玺河郭淼肖艳刘燕李燕云王霖
- 关键词:脑卒中性别
- 新疆汉族帕金森病危险因素的探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2010年在新疆地区部分三级医院确诊的PD汉族患者12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做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药接触史、重大精神创伤史与PD呈正关联(OR〉1);吸烟史、饮用井水史及喝茶史与PD呈负关联(0〈OR〈1)。结论农药接触史及重大精神创伤史是PD的危险因素;吸烟史、饮用井水史及喝茶史是PD的保护性因素。
- 王洵张晓莺刘燕周艳李燕云肖艳郭淼韩玺河
- 关键词:汉族帕金森病病例对照研究
- 帕金森病相关致病基因的基因表型特点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已有多个PD致病基因被识别和克隆:PARK1、PARK2、PARK6、PARK7、PARK8等。各PD致病基因有着不同的染色体、细胞定位,编码不同的蛋白分布在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通过不同的发病机制对PD产生影响,致使PD患者间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上述5个基因的临床表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PD的个体化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 宋秋霞张晓莺李燕云刘燕
- 关键词:帕金森病致病基因基因表型
- CT灌注成像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指导下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经CTP检查存在缺血半暗带,符合CTP筛选溶栓标准,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阿替普酶注射剂静脉溶栓8例(CTP组),CTP检查不存在缺血半暗带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36例(未溶栓组),另选取同期发病时间<4.5h急性脑梗死患者17例(对照组)。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3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及14d疗效,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溶栓组比较,CTP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及14d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TP组与对照组溶栓后24h、14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P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4d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未溶栓组(62.5%,58.8%vs 11.1%,P=0.006,P=0.001);CTP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4d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CTP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邹梅韩玺河张晓莺艾力.肉孜郭淼王琳琳李燕肖艳刘燕李燕云
- 关键词:脑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颅内出血
- 新疆地区PD遗传易感性与α-突触核蛋白和单胺氧化酶B基因多态协同作用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SNGA)基因rs3822086位点多态性、单胺氧化酶B(MAOB)基因内含子13G/A多态性的独立及联合作用对新疆地区帕金森病(PD)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分析新疆地区232例散发性PD(IPD)患者和242例健康对照者的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多态性及MAOB内含子13G/A多态性对PD患病的影响。结果(1)SNCA基因rs3822086T等位基因与年龄≥60岁的PD患者间存在正关联(on=1.37,95%CI=1.030~1.821),而C等位基因、C/C基因型与其存在负关联(C等位基因:OR=0.73,95%CI=0.549-0.971;C/C基因型:OR=0.546,95%CI=0.349~0.854)。(2)MAOB基因内含子13A等位基因与年龄≥70岁的PD患者间存在正关联(OR=1.90,95%CI=1.044~3.458),而G等位基因与其存在负关联(OR=0.526,95%CI=0.289~0.958)。(3)MAOB基因内含子13A/A基因型和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T基因型的协同作用与女性PD患者间存在正关联(OR=2.271.95%CI=1.105-4.667),而和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C基因型的协同作用与其存在负关联(OR=0.406.95%CI=0.181-0.9151。结论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新疆地区年龄≥60岁个体PD的发生风险,而其C等位基因、C/C基因型则作用相反。MAOB基因内含子13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新疆地区年龄≥70岁个体PD的发生风险,而其G等位基因则作用相反。MAOB基因内含子13~A基因型与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T基因型问的协同作用可能增加新疆地区女性个体PD的发生风险,而其与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C基因型间的作用则相反。
- 宋秋霞张晓莺李燕云郭淼韩玺河刘燕王琳琳肖艳邹梅
-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多态性
- 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被引量:1
- 2012年
- 帕金森病(PD)是人类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D以运动减少、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及姿势障碍为主要症状,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多巴胺是纹状体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两种神经递质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多巴胺减少时,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对增强,继而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引起临床症状。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多巴胺代谢酶基因研究。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包括单胺氧化酶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多巴胺突触前膜转运体、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β羟化酶、酪氨酸羟化酶。近年来,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多态性与PD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明确PD的病因带来了希望。
- 曾文晶张晓莺李燕云郭淼韩玺河
-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