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燊
- 作品数:4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用于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替代度的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它涉及的是用于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替代度的羟乙基淀粉的制备方法。其过程是在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淀粉,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所得的水解反应液调整pH6.0~6.5后,在碱性条件下加入环氧...
- 杨成民梁伟光张鸿辉王保荣郭旭光由英才李燊赵梦麟李洪英许丽丽刘冬梅姚立静
- 文献传递
- 丹参注射液对HBOC-CHP01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HBOC-CHP01(聚合血红蛋白产品)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 建立50%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成两组,丹参注射液(SMI)+HBOC-CHP01组和HBOC-CHP01组。SMI+HBOC-CHP01组大鼠在失血性休克后给予等失血量的HBOC-CHP01复苏,并给予8 mL/kg剂量的SMI,HBOC-CHP01组大鼠给予等失血量的HBOC-CHP01复苏,并给予8 mL/kg剂量的0.9%NaCl溶液。在大鼠放血前(baseline)、失血性休克(HS)、复苏后0点(RS 0 h)、复苏后1 h(RS 1 h)、复苏后24 h(RS 24 h),5个点取血,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含量(Lac)、葡萄糖含量(Glu)、剩余碱(BEecf)、pH、碳酸氢根(HCO_(3)^(-))、高铁血红蛋白(MetHb);采用五分类检测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含量(Hb)、碳氧血红蛋白(COHb);采用生化仪检测肾脏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酸(UA);在大鼠复苏24 h后,处死后取其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分析2组大鼠肾脏炎症情况,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2组大鼠肾脏ROS水平。结果 在RS 0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Beecf, Glu, Lac含量均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SMI+HBOC-CHP01组大鼠的pH水平显著高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1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Glu含量均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0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WBC、 PLT和COHb含量均显著高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1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WBC含量显著高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1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UA含量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24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SCr含量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在RS 24 h, SMI+HBOC-CHP01组大鼠的肾脏组织的炎症水平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SMI+HBOC-CHP01组大鼠的肾脏组织的ROS、MPO水平显著低于HBOC-CHP01组大鼠。结论 在HBOC-CHP01复苏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过程中,结合使用丹参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缓解肾脏损伤。
- 郝莎莎谢欣彤李燊张鸿辉王红杨成民周文涛刘嘉馨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失血性休克肾脏保护
- 1种快速、灵敏检测血红蛋白中总磷脂含量的方法
- 张学俊陈刚李燊周文涛杨成民刘嘉馨王红
- 一种聚合血红蛋白修饰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聚合血红蛋白的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0~4℃及通氮等条件下,由天然红细胞得到纯化血红蛋白,将其先经同型双功能试剂聚合,再用5’-磷酸吡哆醛修饰。修饰过程中,谷胱甘肽应在加入PLP之后0.5-1.5小时之...
- 杨成民李凤娟张鸿辉梁伟光李洪英许丽丽李燊王劲峰杨晓明
- 文献传递
-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增敏乳腺癌小鼠化学免疫疗法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氧载体(PolyCHb)增强小鼠4T1乳腺癌原位瘤化学免疫疗法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原位瘤模型,将1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无干预;对照组:多柔比星(DOX)+PD-1抑制剂(a-PD-1)治疗,腹腔注射DOX 5 mg·kg^(-1)、1次/周,腹腔注射PD-1抑制剂12.5 mg·kg^(-1)、1次/周;实验组:DOX+a-PD-1+PolyCHb治疗,DOX和a-PD-1用法同上,PolyCHb:尾静脉注射600 mg·kg^(-1)、3次/周;给药周期为4周。给药期间记录肿瘤体积3次/周,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29 d处死小鼠,剥瘤后称瘤重;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标Ki67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组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抑瘤率(%)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中HIF-1α含量降低(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生长区减少,并伴坏死区增加;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率(%)分别为18.79±0.62、20.68±1.19、41.65±2.99(F=135.2,P<0.001);此外肿瘤增殖指标Ki67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olyCHb可以增加乳腺原位瘤小鼠化学免疫疗法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 郑诗凡周文涛李燊吴嘉康游训仪刘嘉馨王红
- 关键词:乳腺癌动物实验
- 混合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及保存过程中质量的变化
-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经混合后滤除白细胞及其在体外保存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为研究混合浓缩血小板的保存质量,未来作为机采血小板的补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从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
- 贺曾韩玎玎钟锐张学俊李燊周洋李伟楠桑培培刘嘉馨王红
- 关键词:滤除白细胞
- 文献传递
- 血红蛋白最佳聚合工艺匹配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的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BOCs)的聚合工艺匹配条件的优化研究,进一步降低终产品的平均分子质量和超大分子含量,提高聚合血红蛋白的有效转化率.方法 在前期对人胎盘血红蛋白与戊二醛交联的单因素影响水平的研究基础上,选取戊二醛的加样速度、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3个因素做正交试验以优化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匹配条件.结果 戊二醛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对聚合血红蛋白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最后为戊二醛的加样速度.对平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的平均分子质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效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和不同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戊二醛加样速度条件下的有效转化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超大分子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戊二醛与血红蛋白摩尔比条件下的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红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戊二醛的加样速度条件下超大分子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优化确定了血红蛋白聚合工艺的最佳匹配条件.
- 周文涛李燊郝莎莎刘嘉馨王红杨成民
- 关键词:正交试验
- 一种血红蛋白在纯化工艺中的保护方法
- 一种血红蛋白在纯化工艺中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在0~10℃条件下,向血红蛋白溶液中加入糖类保护剂;②用有机酸酸化剂调整pH值;③沉淀离心去除杂蛋白;④得到携氧量高、回收率高的纯化血红蛋白。其优越性在于:①柠...
- 杨成民王智李凤娟张鸿辉李燊
- 文献传递
- 改进的聚合血红蛋白制备方法
- 改进的聚合血红蛋白制备方法。以无基质人脱氧血红蛋白的重量/体积含量为4~14%的血红蛋白水性液替为原料,在惰性气体环境和搅拌条件下,经钛棒滤芯将醛基型双功能交联剂送入原料溶液,在0℃~10℃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平均分子...
- 周文涛杨成民王劲峰刘嘉馨李燊王红李凤娟王翔陈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天然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的脱氧方法和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的脱氧方法,包括向含天然血红蛋白的等渗体系中加入小分子抗氧剂和糖类保护剂;调整pH值至5.0‑8.0;采用抽真空和通高纯惰性气体交替多次脱氧。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采用该脱氧工艺的天...
- 李燊周文涛杨成民王红刘嘉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