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标
- 作品数:127 被引量:58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非人灵长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具有多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非人灵长类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其ES细胞与人类十分接近。非人灵长类ES细胞的建系成功为开展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阐述非人灵长类ES细胞的建系、分化的研究进展。
- 程树军李海标
-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胚胎干细胞分化生物学特性
- 霍乱毒素及联合外周神经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霍乱毒素(CTx)及其联合外周神经对成年金黄地鼠视神经损伤后再生视网膜节细胞胞体及轴突的影响。方法扎断(MC)成年金黄地鼠视神经(ON)近端,玻璃体内注射CTx,或联合插入小段坐骨神经分支(SN),或切断视神经近端(ONT)并缝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并在玻璃体内注射CTx。动物随机分为MC+CTx组、MC+CTx+SN组、ONT+SN+CTx组。各组动物均存活4周。用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轴突,在荧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平铺片中再生的视网膜节细胞大小及视神经切片内再生的轴突。结果MC+CTx组、MC+CTx+SN组、ONT+SN+CTx组再生RGCs周长依次为(56.84±18.08)μm、(83.20±28.28)μm、(94.01±32.44)μm,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再生的RGCs有1-2个轴突,在视神经内多呈波浪状,且多走行在视神经边缘。结论各实验组促进再生的视网膜节细胞大小不同,提示霍乱毒素及其联合外周神经可能促进视网膜不同亚型节细胞再生。
- 李飞梁玉香李海标
- 关键词:外周神经视神经损伤霍乱毒素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
- 伸长细胞对脑室注射的^3H—P物质吸收和转运的特异性的研究
- 1996年
- 本实验室已发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脑室管膜某些区域的伸长细胞呈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方法观察室管膜伸长能否特异性吸收和转运脑室注射的^3H-SP,以进一步探讨这些SP免疫反应阳性伸长细胞中的SP是否为外源的。
- 黄卫卢光启李海标
- 关键词:室管膜
- 视网膜肽能无长突细胞的研究
- 1999年
- 近年随着生化、免疫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发现、分离和提纯了几十种神经肽,它们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对神经信息的处理和传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网膜是脑研究的重要模型,它含有哪些神经肽,这些神经肽定位于视网膜哪些神经元。
- 李海标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元神经肽突触联系外周神经系统神经降压素
- 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皮肤缺损创面的分化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移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后对创面的修复作用,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羊膜诱导后的带有核荧光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以生物膜为载体,覆盖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观察,苏丹Ⅲ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EA免疫组化荧光双标观察。结果术后2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的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细胞柱伸向真皮层,真皮层中可见管腔样结构,4周后新生表皮开始变薄,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汗腺样、皮脂腺样等结构,皮脂腺样结构苏丹Ⅲ染色阳性。免疫双标结果显示,1~4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β1整合素、CK19阳性,真皮层中带有核标记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呈CK15、CEA阳性。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分化为表皮样、汗腺样、毛囊样和皮脂腺样等结构的潜能。
- 黄锦桃刘爱军朱永红李海标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表皮干细胞定向分化
- 施万细胞对植入半横断脊髓内的神经前体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丁英曾园山郭家松李海标陈穗君
- 关键词:施万细胞神经前体细胞脊髓损伤存活分化
- 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探索体外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的条件,为研究其定向分化机理及寻找新的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单独(对照组)或与人羊膜上皮面向上全铺或半铺布半孔底共培养4~5 d,观察其形态变化并分别用β1整合素,CK15及CK19免疫组化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向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结果]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后,在人羊膜上皮面形成表皮样干细胞集落,表达高水平的表皮干细胞特异标记物β1整合素、CK15和CK19.在无羊膜覆盖处,细胞贴壁生长,形成单层表皮样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大部分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对照组大量细胞死亡,未见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结论]在体外人羊膜可定向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并提示在羊膜上皮面的细胞克隆可能是表皮样干细胞,而贴壁生长的细胞可能大部分是表皮样瞬间放大细胞.
- 撒亚莲李海标黄绍良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表皮干细胞分化羊膜免疫组织化学
- 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方法。本技术包括人ES细胞的培养、羊膜的制备纯性分离和外诱导人ES细胞分化为人表皮样干细胞等步骤。本发明具有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成功率高,全性好,来源丰富经济等优点...
- 李海标黄绍良撒亚莲
- 文献传递
- MSCs构建的类真皮对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分化潜势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以MSCs构建类真皮对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MSCs与复合凝胶-明胶海绵组成类真皮,Hoechst33342标记E14-ES细胞,经羊膜诱导4 d后,形成表皮干细胞克隆,将二者构成皮肤类似物,埋植于129小鼠皮下。术后2、4、6和8周取材,做HE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EA、CK18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后2和4周,植块中以形成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为主,6和8周后,可见角化复层上皮、毛囊样、汗腺样、皮脂腺样等结构,皮脂腺样结构多见。免疫双标结果显示,植入2和4周,带有蓝色核标记的细胞形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呈β1整合素、CK15、CK19、CEA和CK18阳性,6和8周后,HE染色汗腺样结构呈CEA、CK18阳性。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与骨髓MSCs构建的类真皮,在同种小鼠皮下可分化出角化复层上皮、汗腺样、毛囊样、皮脂腺样等结构。
- 刘爱军黄锦桃李海标
- 关键词:ES细胞表皮干细胞定向分化
- P物质在大鼠脑室管膜中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SD雄性大鼠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100g/15L,24h后灌注固定,同时经侧脑室注射微量固定液加强对室管膜的固定。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P物质在SD雄性大鼠脑室管膜中的分布。结果显示,SP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第三脑室侧壁、中脑导水管和延髓中央管的室管膜中,其中位于下丘脑结节区第三脑室侧壁及最后区平面延髓中央管的阳性室管膜细胞为伸长细胞,发出基突伸向周围灰质。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含SP伸长细胞的存在,结合本实验室其他实验结果提示,这些伸长细胞在含肽的种类和区域分布上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伸长细胞在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化学神经解剖学依据。
- 黄卫李海标卢光启
- 关键词:P物质室管膜免疫组织化学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