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 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空间分异及其环境解释
- 2022年
- 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GDEMV2数字高程数据和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林9个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GIS空间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2020年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7~8月)NDVI空间分异及其与地形、土壤和枯落物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2020年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值在0.65~0.74之间,均值为0.71,变异系数为4.56%。夏季NDVI值随海拔的升高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坡度的降低而增大,东北坡向的夏季NDVI值高于西南坡向;②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值与坡度和坡向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层厚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枯落物半分解层N和Cu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林夏季NDVI空间分异受地形、土壤和枯落物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 李洪飞张华伏捷
- 关键词:环境解释
- 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环境解释
- 2023年
- 为探究黄海北部大鹿岛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大鹿岛9个鹅耳枥群落的样地调查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植物区系成分、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径级结构等指标表征群落特征,运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其土壤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大鹿岛鹅耳枥群落维管植物共计110种,隶属46科84属,包括种子植物44科82属107种和蕨类植物2科2属3种。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大部分具有温带分布性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为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和矮丛薹草(Carex callitrichos var.nana),重要值分别为52.84%、34.49%和21.54%。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少,而灌、草层植物种较为丰富,群落尚未达到演替的顶极阶段。鹅耳枥种群径级结构反映出该群落由增长型种群构成。(2)聚类分析将鹅耳枥群落划分为4类群丛,排序分析结果在验证前述聚类分析结果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佐证土层厚度、土壤全磷含量和pH值是影响鹅耳枥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
- 李洪飞张华伏捷王俊夫于立敏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额济纳绿洲核心区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机制
- 额济纳绿洲位于黑河下游,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绿洲,它的生态恢复保持情况和人为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及边境地区国防安全的保障力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核心区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20...
- 李洪飞
-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
- 2013-2020年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动态及其驱动力
- 2022年
- [目的]探究2013—2020年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动态及其驱动机制,为荒漠绿洲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稳定性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研究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①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类型以未利用地、林地和草地为主,2020年3者占总面积的90.98%;2013—2020年,研究区景观连通性、均匀度降低,聚集度、优势度增加,多样性、异质性增强,景观形状趋于简单化、规则化。②研究区景观稳定性呈“总体不稳,局部较稳”状态;2013—2020年景观稳定性变化呈“大部分不显著,局部有变动,冷点多于热点”趋势。③地下水埋深、供水量和植被变化对研究区景观稳定性变化的影响较大;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城镇建设、耕地扩张、旅游活动干扰等)和人口增长是地下水埋深、供水量和植被变化的诱因,间接引起景观稳定性的变化;各驱动因子之间存在交互增强效应。[结论]2013—2020年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稳定性整体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干旱的气候条件、耕种、旅游和城镇建设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是导致研究区景观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因素。
- 李洪飞李洪飞王杰宋书愉许端阳
- 关键词:额济纳绿洲
- 普通高中社区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教育局直属高中为例
- 社区服务源于国外,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衔接越来越紧密。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将社区服务概念引入普通高中课程,社区服务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教育功效越来越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对大连市教...
- 李洪飞
- 关键词:高中课程
- 文献传递
- 2000—2018年内蒙古沙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关键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3年
-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沙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快速变化,为沙漠化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揭示沙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脆弱性演变规律,辨识影响脆弱性演化的关键因素及区域差异对沙区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利用“暴露-敏感-适应”评估模型构建沙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空间主成分分析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相结合,探讨2000—2018年内蒙古“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及关键因素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脆弱性及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在空间上均有较强的异质性特征,脆弱性具有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分布格局;暴露度的空间分布为中部高,两边低;敏感性的空间分布为西部高,东部低;适应性的高低值分布与脆弱性相反。(2)脆弱性的变化在总体上呈现大部分区域降低,局部区域升高的趋势,显著升高区域主要聚集在内蒙古南部地区。(3)影响脆弱性分布的因素在每年均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植被覆盖度、沙漠化程度、气象指数等生态指标是影响脆弱性显著变化区域的主要因素。
- 望元庆宋书愉王杰李洪飞许端阳李陇堂
- 关键词:脆弱性
- LUCC影响下辽东湾北部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被引量:2
- 2020年
- 基于辽东湾北部区1985、1993、2002、2014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并与相应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遥感解译数据相联系,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较明显,湿地和水系的面积不断减少,而水产养殖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2)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减少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其中,湿地和水系为主要代表的自然滨海湿地退化状况较明显;(3)研究区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等级差别较大,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由海岸滨海湿地及河流沿岸向内陆减少的趋势;(4)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具有较强的高/低值聚集现象,但是自相关性与聚集程度均在弱化,即其空间分布正趋向于破碎化.
- 闫晓露郑欢李洪飞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