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富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新生儿
  • 4篇缺氧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新生大鼠
  • 2篇新生儿窒息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正压通气
  • 2篇窒息
  • 2篇松果体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模式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脑病

机构

  • 9篇苏州市立医院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2篇李永富
  • 5篇王三南
  • 4篇冯星
  • 2篇杨晓路
  • 2篇马月兰
  • 2篇金美芳
  • 1篇顾丹凤
  • 1篇周珉
  • 1篇孙斌
  • 1篇汤文决
  • 1篇吴丽蓉
  • 1篇杨祖铭
  • 1篇陈爽
  • 1篇聂玲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4例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方法对14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患儿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检测比较换血前后肝功能、电解质、血糖及血常规。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均较换血前显著下降(均P﹤0.01);白细胞、血小板、血钾较换血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钠、氯、钙与换血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丙氨酸转氨酶较换血前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对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及血钾、丙氨酸转氨酶和血糖也有较大的影响。
王三南査伟峰李永富
关键词:动脉静脉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并发脑积水、骨损害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09年
近年来,一些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也称梅毒螺旋体)感染人类而发病的,可以损害到全身多个器官。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造成的胎儿全身性感染。婴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皮肤黏膜及器官损害,严重者可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据估测,全世界每年CS的病例数为713600-1575000,占每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1.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艾滋病。先天性梅毒可造成多个器官的损害,但合并严重脑积水的少见。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合并脑积水、骨损害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总结报告如下。
李永富冯星汤文决周珉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新生儿合并症脑积水骨损害
二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和经鼻双相正压通气(nasalbiphasicpositiveairwaypressureventilation,nBi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比较这二种模式的不同和优劣。方法81例早产儿合并呼吸衰竭需要应用呼吸支持者,分别应用nCPAP和nBiPAP模式治疗,对其无创通气和总吸氧时间、治疗失败例数、呼气末正压(PEEP)、总近期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继发感染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nBiPAP治疗组(n=36)患儿的平均无创通气时间为(96.34±31.5)h,总吸氧天数为(10.11±9.39)d,3例治疗失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56%(2/36),PEEP(4.08±0.73)cmH20(1cmH20=0.098kPa);nCPAP组(n=45)平均无创通气时间为(114.14±41.69)h,总吸氧天数为(17.53±15.96)d,15例治疗失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5.56%(7/45),PEEP(5.11±1.01)cmH2O,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感染控制和动脉导管未闭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PAP可作为早产儿合并呼吸衰竭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明显优于nCPAP,尽早正确使用可避免有创通气。
李永富杨晓路马月兰顾丹凤王三南
关键词:正压通气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衰竭
新生儿窒息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李永富冯星吴丽蓉杨祖铭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新生儿死亡内分泌系统应激刺激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钟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外周静脉血中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cell,PBLC)中钟基因Clock m RNA、Bmal1 m RNA含量水平的变化,研究探讨HIE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对钟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HIE组)与24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lock m RNA、Bmal1 m RNA的含量,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HIE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lock m RNA和Bmal1 m RN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lock m RNA、Bmal1 m RNA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HIE患儿PBLC中Clock m RNA、Bmal1 m RNA表达存在异常,两者可能在缺氧缺血后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
李永富冯星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
新生儿窒息对血压节律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出生时窒息对新生儿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使用无创血压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31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和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7 d内的血压,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48 h建立血压昼夜波动规律,而窒息新生儿血压波动节律性丧失,经治疗病情改善,直到第4天血压节律才逐渐建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窒息明显影响新生儿血压节律建立,而血压节律变化也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病情转归的指标之一。
杨晓路李永富
关键词:窒息血压生物节律新生儿
Biphasic通气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经鼻双相正压通气(bi Phasic)在早产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比较分析60例早产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分别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Bi Phasic模式治疗,从上机时间、需改有创机械通气例数等进行比较。结果:Bi Phasic治疗组患儿的上机时间和改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均较NCPAP组明显减少,而且在保障有效通气的前提下呼吸末压力较NCPAP组为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双相正压通气可作为早产儿合并RDS及呼吸暂停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明显优于NCPAP,尽早正确使用可以使许多患儿避免有创通气。
李永富
关键词:双相正压通气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钟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 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中Clock mRNA、Bmal1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钟基因表达异常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李永富王三南
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生儿病房出院患者,在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前后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病房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后的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2年,较未规范的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3年,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494);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明显(P=0.0338)。结论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对降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及严重院内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
王三南李永富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
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和HIE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钟基因表达的变化
研究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发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存活者也有可能表现出精神运动发育...
李永富
关键词:脑缺氧新生大鼠松果体新生儿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