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手术方案的施行提供置钉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选择32层螺旋CT机(MSCT)建立椎弓根螺钉分析模型,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与对比。结果所有测量指标的椎弓根左右两侧数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节段的测量指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内外夹角、内外弧长、上下夹角、上下弧长、实验钉长、钉道长为逐渐减少的趋势,而螺钉直径、钉尾间距、水平面进钉角(TSA)与矢状面进钉角(SSA)值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MS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指导临床进行个性化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为患者的诊断和手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解剖学依据。
- 李春华万华赵年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脑基底节和红核铁含量的变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测量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基底节和红核中铁含量变化,并探讨该技术在帕金森患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在滤波后的校正相位图上测量基底节、红核的相位值,随后分析二者相位值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异常情况以及与疾病的病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的基底节与红核中的相位值分别是0.064±0.025,0.071±0.01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hn-Yahr分级为Ⅲ~Ⅳ的帕金森病患者比分级为Ⅰ~Ⅱ级的帕金森病患者同样存在显著高的相位值(P〈0.05),说明基底节与红核的相位值与帕金森病的病情密切相关,而基底节与红核的相位值与帕金森病的病程无关。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影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脑内铁沉积情况,有助于临床判断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变化。
- 万华李春华赵年
-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
- 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观察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选取2016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确定出血动脉后给予组织胶栓塞治疗,观察组在确定出血动脉后给予组织胶栓塞至血流基本停滞,然后加用弹簧圈栓塞。比较两组输血量、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12 h时应激相关因子的变化;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复发情况。观察组输血量(567.45±102.41)m L少于对照组的(897.12±123.85)m L,住院时间(7.44±1.54)d短于对照组的(9.02±1.79)d,止血成功率(100.00%)与对照组(9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 h时,两组Cor、NE、IL-1β、TNF-α、IL-6明显较术前下降,而IL-10明显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12 h时除IL-10外的其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减少输血量,改善机体应激状态,降低炎症水平,缩短病程。
- 李明晋杨涵李春华路会林
- 关键词:弹簧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激状态
- 微导丝、微导管在环状迂曲桡动脉入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access,TRA)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介入及外周介入[1-4]。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安全、患者接受度高[5-7]。但部分患者因桡动脉环状迂曲,导管导丝无法通过,导致手术路径更换。桡动脉迂曲与性别、年龄、高血压有关,女性患者的桡动脉路径血管迂曲率高于男性[4]。
- 杨涵李明晋赵年李春华李德秀张维珍颜鑫
- 关键词:桡动脉微导丝微导管
- 上消化道出血SATE诊断及介入栓塞止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血管造影(SATE)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经导管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26例有手术病理结果,比较SATE与手术病理符合度,明确其定性、定位价值;对符合栓塞适应证的血管造影阳性者,行经导管栓塞止血,评估止血效果。结果本组67例中,SATE明确出血灶及出血血管50例,阳性率为74.63%;26例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且SATE诊断阳性者中,SATE与手术病理定性、定位符合率分别为76.92%、84.62%。本研究50例SATE阳性者中,37例行经导管插管栓塞治疗,止血成功率为86.49%。结论 SATE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灶定位、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配合经导管栓塞治疗,可提高即刻止血成功率。
- 赵年李春华李德秀张维珍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导管栓塞
- 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6、MMP-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介入法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6、MMP-9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了解介入治疗对于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分别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d、1周后测IL-6、MMP-9及C反应蛋白。选取身体健康者42例,对于IL-6、MMP-9及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与患者血清含量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患者血清IL-6、MMP-9及C反应蛋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三种测量值均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会产生炎症反应,介入法治疗后内皮损伤会造成炎症反应升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会下降。
- 李春华万华杨亚荣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 DSA以及栓塞术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分析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随机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对可能出血的部位进行选择性插管造影,其中17例患者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造影阳性(66.7%),10例阴性(33.3%)。18例接受了栓塞治疗,16例出血停止,一个月内无复发出血;1例栓塞后次日死亡;1例栓塞三天后复发出血,进行外科手术后痊愈。结论 DSA检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介入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赵年李春华李德秀张维珍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DSA栓塞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干预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进行治疗并行TACE的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将这些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归类,影响预后的单因素采用log-rank方法进行分析,影响预后的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并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12~64个月,平均(22.3±1.7)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TACE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32%、38.11%和22.03%;患者的不同瘤灶个数、TNM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是否有假包膜、门静脉癌栓情况、Child-Pugh分级、血清的甲胎蛋白含量、肿瘤碘油的沉积情况以及术后4d内白蛋白的下降情况的TACE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门静脉栓塞情况、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情况是影响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因素.结论 影响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独立因素为患者的门静脉癌栓情况、Child-Pugh分级以及术后碘油沉积情况.
- 李春华万华赵年周文波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预后
- CT诊断用于胰腺癌侵犯胰周动静脉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究CT诊断对于胰腺癌侵犯胰周动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4例胰腺癌患者,在他们进行手术前全在距离肿瘤边缘1cm内的血管进行分期和诊断进而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经组织学术后病理切片染色发现胰周动脉29条,静脉48条。运用外科手术探查方法发现86条胰周动脉,89条胰周静脉。在这些血管中,有23条动脉、47条静脉经外科手术证实的确是肿瘤侵犯,并且经过CT诊断,我们最终断定为有25条动脉、46条静脉处于1~4级。结论:胰周动、静脉受到侵犯时,具有不同的CT表现特征,因此在利用CT方法判断胰周动、静脉遭受侵犯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 李春华陈晓荣徐松张勇孙海英
- 关键词:CT诊断
- 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DSA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DSA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以及肠系膜下动脉DSA造影,并选择性的实行靶血管栓塞介入治疗。结果 30例中造影剂外溢者20例,血管异常者10例。20例造影阳性的患者在经过栓塞介入治疗后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情况得到缓解,并经过随访发现栓塞后无复发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造影以及栓塞介入治疗对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选择好的靶血管以及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年李春华李德秀张维珍
- 关键词:DSA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