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茗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3篇电化学
  • 3篇罗丹明
  • 3篇罗丹明B
  • 3篇教学
  • 2篇电化学行为
  • 2篇电极
  • 2篇定量构效关系
  • 2篇修饰
  • 2篇修饰电极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思政
  • 2篇萃取
  • 2篇芦丁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化工原理
  • 2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3篇成都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成都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4篇李惠茗
  • 11篇刘坤平
  • 9篇苟小军
  • 6篇颜军
  • 4篇郭晓强
  • 4篇赵琦
  • 3篇何钢
  • 3篇梁立
  • 2篇甘亚
  • 2篇张晓昀
  • 2篇李红梅
  • 2篇赖祥文
  • 2篇张惠怡
  • 1篇王永
  • 1篇漆文胜
  • 1篇李琴
  • 1篇孙俊梅
  • 1篇廖文龙
  • 1篇郭兆元
  • 1篇李超

传媒

  • 2篇广州化工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甘肃石油和化...
  • 1篇中国测试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启发式方法研究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
2013年
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化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对29个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描述其分子结构的5类描述符,并选择6个描述符运用启发式方法和RBFNN方法分别建立了描述29个5’-甲硫腺苷核苷酶的结构与其对5’-甲硫腺苷核苷酶的抑制活性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QSAR模型.RBFNN模型的训练集、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81与0.9126.结果表明,RBFNN模型性能要优于HM模型,具有较好地预测和反映真实情况的能力,这为预测其他类似物的活性和设计新的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坤平李惠茗赵琦颜军郭晓强甘亚张晓昀苟小军
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
启发式方法研究黄酮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
2013年
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已成为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领域。本文作者对17个黄酮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FNIs)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描述其分子结构的五类描述符。然后运用启发式方法进行变量选择并建立了描述17个FNIs的结构与其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之间的三参数多元线性(MLR)QSAR模型。其相关系数(R^20.9760,F检验值为175.87。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SAR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和反映真实情况的能力。这为预测其他类似物的活性和设计新的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坤平李惠茗赵琦颜军郭晓强甘亚张晓昀苟小军
关键词:黄酮定量构效关系描述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鞣酸功能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上芦丁的电化学行为及灵敏检测被引量:4
2016年
以双功能化试剂鞣酸一步还原法制备了鞣酸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材料(TA-G)。鞣酸不仅起到还原剂的作用,还用作功能化试剂包裹石墨烯纳米片。将所制备的TA-G用于构建芦丁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电化学信号放大并获得较好的检测灵敏度。电极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芦丁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受表面准可逆过程控制。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为pH 3.0,TA-G(1.0μg/mL)的电极修饰量为8μL,扫速为100mV/s,富集圈数为100圈。在优化条件下,芦丁的还原峰电流在1.0×10^-8-1.0×10^-5mol·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0×10^-9mol/L。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性和特异性,可实现实际样品中芦丁的灵敏检测,从而拓宽了石墨烯的应用领域并为药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李惠茗张惠怡赖祥文梁立刘坤平苟小军
关键词:电化学修饰电极芦丁
石墨烯基固相萃取灵敏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罗丹明B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石墨烯作为吸附剂制备固相萃取(SPE)小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罗丹明B的灵敏检测。由于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与罗丹明B之间具有强烈的π-π共轭作用,可提高罗丹明B在石墨烯上的吸附量,从而增强所制备的石墨烯基SPE小柱对罗丹明B的富集能力。对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采用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水:甲醇=25:75(V/V)做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550 nm波长下进行检测。该方法在3.91~2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3σ)为2.29μg/L。该SPE小柱对罗丹明B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富集能力,可以实现环境水样中痕量罗丹明B的准确和灵敏检测。
李惠茗李琴赖祥文梁立刘坤平苟小军
关键词:罗丹明B
石墨烯修饰电极上油橄榄酒中羟基酪醇类多酚检测研究
2015年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功能化的石墨烯及纯石墨烯,构建了双层石墨烯修饰电极用于橄榄酒中羟基酪醇类双酚物质的灵敏检测,修饰电极对羟基酪醇类双酚物质的吸附及石墨烯的高导电性使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羟基酪醇类双酚物质在该修饰电极表面经历了一个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试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7~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实际样品橄榄酒中羟基酪醇的灵敏快速检测.
李惠茗郭兆元叶科李超张惠怡刘坤平苟小军
关键词:石墨烯橄榄酒电化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线上教学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线上教学多以知识传授为主,设计任务及考评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缺乏教学互动与思政教育。论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融入“三全育人”理念,探索了高效课堂的线上教学途径,形成了多元化的考评标准,制定了教师指导能力的改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与思政育人效果,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新形势下化工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祝杰李惠茗李红梅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线上教学
氧化石墨烯制备及对罗丹明B的载药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氧化石墨烯做药物载体,将罗丹明B(RB)负载到GOs的表面,制备了RB/GOs复合物。通过吸附曲线确定了RB在GOs上的饱和吸附量为57.28μg/mg。又考察了RB/GOs复合物上罗丹明B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以及有机溶剂乙醇和丙酮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RB/GOs复合物上罗丹明B在碱性条件下释放量约30%,远高于酸性条件下的10%,并且表现出缓释的效果。而在乙醇和丙酮中,由于RB与GOs间强烈的π-π共轭作用,导致RB的释放量只有10%。这说明所制备的RB/GOs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刘坤平李惠茗何钢颜军郭晓强赵琦廖文龙苟小军
关键词:药物载体罗丹明B饱和吸附量
高校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21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中国教育事业中的亮点之一,是一种新型的长效运行机制与协同创新机制。基础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在基础化学教学中通过无缝融入思政元素,是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本文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为例进行了思政元素探讨,并对课程思政的考评方案进行了列举。
李红梅康泰然孙俊梅陈联梅漆文胜何周坤李惠茗
关键词:基础化学思政教育
普通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尤其对于省市共建、地方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及由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学院的新兴本科院校而言,面临极大的生存和发展的考验。而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可根据社会和就业市场需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特色专业建设包含许多方面,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资源的重组及配置、硬件设施投入、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等方面对如何推进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阐述。普通本科院校应抓住特色专业建设这个契机,科学定位、准确把握、凝练特色,以挑战带机遇,以机遇促发展,最终助力高等教育产业的二次腾飞。
刘坤平李惠茗苟小军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
明胶功能化石墨烯制备及吸附去除水中罗丹明B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绿色的化学还原法以明胶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分散性及大比表面积的明胶功能化的石墨烯(gelatin-G)。将gelatin-G用于对罗丹明B(RB)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系统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pH值、温度及盐效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吸附模型对RB在gelatin-G上吸附平衡的模拟表明RB在gelatin-G上的吸附过程是静电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06.6 mg·g-1,其吸附动力学完全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
刘坤平李惠茗何钢颜军苟小军
关键词:明胶石墨烯罗丹明B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