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富

作品数:44 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5篇天文地球
  • 6篇水利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土壤
  • 13篇干旱
  • 10篇干旱区
  • 8篇气候
  • 7篇土壤水
  • 6篇时空变化特征
  • 5篇土地利用
  • 4篇植被
  • 4篇水分
  • 4篇水盐
  • 4篇塔里木河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土壤水分
  • 4篇土壤水盐
  • 4篇气候变化
  • 4篇西北干旱
  • 4篇西北干旱区
  • 3篇盐分
  • 3篇遥感
  • 3篇植被覆盖

机构

  • 24篇曲阜师范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新...
  • 16篇北京联合大学
  • 14篇新疆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丽水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共产党

作者

  • 44篇李宝富
  • 16篇熊黑钢
  • 13篇廉丽姝
  • 12篇张建兵
  • 10篇龙桃
  • 5篇陈亚宁
  • 5篇李卫红
  • 4篇曹志超
  • 4篇孙小银
  • 3篇陈忠升
  • 3篇张芳
  • 3篇于淼
  • 2篇郝兴明
  • 2篇郭斌
  • 2篇栾福明
  • 2篇刘飞
  • 2篇曹峥
  • 2篇张文华
  • 2篇郭洪伟
  • 1篇王芳

传媒

  • 4篇冰川冻土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中国沙漠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奇台县粮食生产潜力变化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据奇台县多年气象数据和农业生产资料,应用方差分析外推法、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方法,分析了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光温水生产潜力与粮食实际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的整体变化过程可分为冷、干时段(1970-1981)、过渡时段(1982-1999)和暖、湿时段(2000-2006)。预计今后平均温度(2007-2014年)5.84℃和平均降水量(2007-2013年)207.61mm,较上一周期将分别增加0.14℃和10.35mm。光温水生产潜力模型精度较高(精度达94%),据此预测2007-2014年的粮食平均产量将达6338.25kg/hm2。光温水生产潜力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低增长阶段(1970-1981年)、加速增长阶段(1982-1999年)和平稳阶段(2000-2006年)。其中,第三阶段的光温水生产潜力为第一阶段1.88倍。在干旱区,水分有效利用率是提高粮食生产潜力最主要的因素。
卢文娟熊黑钢李宝富
关键词:气候变化
新疆奇台绿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水盐时空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对比研究了新疆奇台县绿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水盐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灌溉前,剖面各层土壤含水量较低(18.43%~20.30%之间),且呈中等(偏弱)变异性。大水漫灌后1周,除40~60cm和100~120cm土层外,其他层土壤含水量均变为弱变异性;剖面平均土壤含水量升高6.90%,脱盐率达11.37%,其中,表层(0~20cm)土壤水分增加率(50.93%)及脱盐率(27.14%)最大,底层(100~120cm)土壤水分增加率(26.59%)及脱盐率(-4.76%)最小。灌后3周,剖面平均含水量减少3.64%,其中,表层(0~20cm)失水率(28.84%)最大;剖面平均脱盐率降为9.63%,0~60cm土层平均脱盐率(7.58%)减小,而60~120cm土层脱盐率(11.01%)增大。除20~40cm土层外,其他层含水量变异性均与灌前一致,说明含水量已接近灌前水平。至灌后第3周,各层含盐量、剖面平均盐分(中等变异性)及平均水分(弱变异性)含量的变异性未变,但其变异系数均在减小;剖面平均含水量的空间自相关性由中等转为强烈,变程一直增大,而平均含盐量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变程先增大后减小。
李宝富熊黑钢龙桃张建兵张芳
关键词:灌溉土壤剖面
基于CLUE-S模型的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效应评估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并探讨其动态演变特征,为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南四湖流域2000至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模型及CLUE-S模型对南四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变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2000—2015年南四湖流域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水域/湿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四湖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9.10亿元,但粮食生产、气体调节和保持土壤等生态功能分别下降了0.85%,0.85%和1.29%,生态问题依旧存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不均匀,生态减值区的分布范围大于生态增值区。2030年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略微增加,而粮食生产、气体调节和保持土壤等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继续下降,生态价值极低区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张,生态增值区范围缩小。[结论]虽然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但生态价值分布不平衡,生态服务功能有升有降,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平衡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于淼廉丽姝李宝富李宝富张文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CLUE-S模型南四湖流域
微型蒸发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试验被引量:10
2010年
为优化微型蒸发器(MLS)的使用方式及提高测量精度,在15d不更换筒内土体的情况下,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精度均较高,最高达97.40%;内筒打孔与否对测量精度无显著影响;套筒打孔的处理比不打孔的处理精度更高,且孔洞适宜均匀分布,但数目不可过多,直径为3mm时不宜超过36个;套筒封底会降低测量精度,内筒封底材料越薄、透气性能越好精度越高;内筒与套筒的间隔较小时精度更高。对露水进行的考察显示,夜间的露水会明显降低测量精度,当其凝结量大于土壤蒸发量时,无法利用MLS精确测出土壤蒸发量。测量精度随时间变化而相应改变,MLS刚装入土体后的前3d土壤水分较大,精度比其后各日都低。在有适量水分补充的情况下,15d不更换MLS筒内土体可行。
龙桃熊黑钢李宝富张建兵
关键词:蒸发器蒸发土壤水分露水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变化对8月份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1
2014年
应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型WRF,通过控制试验与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面积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控制试验结果与观测资料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控制试验能够较好的模拟研究区域8月份的天气状况。通过敏感性试验结果与控制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由于湿地面积的增加,在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的地区8月份月平均温度降低1.2℃至2℃。研究区域高温中心位置发生了明显改变,对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区域降雨量增加30 mm至90 mm,降水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降水强度较小的时间段内,但降水中心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在模拟范围土地利用未改变区域内,气温与降水也受到了湿地面积增加的影响,温度最大降幅达到了2.4℃,最小降幅为0.2℃;降水量有增加的现象。研究结论对于深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曹峥廉丽姝李宝富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湿地气候数值模拟WRF
1960-2013年山东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山东省1960-2013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IDW空间插值、Mann-Kendall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人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近5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9.95 h,其中春季日照时数最多,达723.05 h,冬季最少,仅为534.72 h.从各月来讲,5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多,为263.1 h,12月最少,仅为173.03 h.时间上,1960-2013年山东省日照时数整体呈显著减少的趋势(P<0.01),变化率为-6.89 h/a.其中,各季节日照时数也均呈显著(P<0.01)减少趋势,减少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2.89 h/a)、冬季(-1.77 h/a)、秋季(-1.41 h/a)和春季(-0.81 h/a).从各月来说,6月日照时数减少速率最大,为-1.15 h/a,而4月最小,仅为-0.1 h/a.空间上,山东省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北多南少,西北多东南少”,其中以山东半岛北部最多,东南沿海地区最少;而年均日照时数减少趋势的空间变化特征大致表现为“北少南多”的空间格局.日照时数减少速率与烟(粉)尘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R=0.58,P<0.05).
马琼李宝富李欣美
关键词:日照时数
2000-2016年喀喇昆仑-西昆仑山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2023年
为了揭示高寒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时空差异性,基于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多种方法研究了2000—2016年喀喇昆仑-西昆仑山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拔和纬度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6年喀喇昆仑-西昆仑山LST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速率为0.32℃/10a(P<0.001),表明该区域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其中夏季(0.5℃/10a)增温最显著,秋、冬季次之,而春季(-0.096℃/10a)呈降温趋势.(2)空间上,东帕米尔高原以及阿里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东部高海拔区域升温较快;季节上,春、秋两季具有相似性,均呈中部降温、东西两侧升温的空间变化特征,但升温或降温趋势并不显著,夏季,低海拔区(Ⅰ)和高海拔区(Ⅲ)以升温为主,中海拔区(Ⅱ)以降温为主,而冬季呈现与夏季相反的态势.(3)年均地表温度与海拔的偏相关系数为-0.870,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纬度的偏相关系数-0.513,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LST与海拔的关系更为密切.
刘荣华李宝富
关键词:地表温度
1970—2013年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时空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被引量:15
2018年
论文基于1970—2013年西北干旱区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1970—2002年,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速率为0.835 mm/10 a(P<0.01),其中以夏季增速最高(1.709 mm/10 a,P<0.01);而降水效率基本稳定,仅春、冬季节略增。在空间上,1970—2002年水汽含量变化速率大小依次为北疆>南疆>河西走廊,其中冬、春季节以北疆水汽增速最大,夏、秋季节以南疆水汽增速最高。2)2003—2013年,西北干旱区水汽含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2.061 mm/10 a);而降水效率明显增加,速率为0.136%/10 a,这说明近年来空中水汽转化为降水的效率明显提升。同时,北疆降水效率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3)西北干旱区各季节的降水效率与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而水汽含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另外,新疆降水变化与水汽含量和降水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性,而河西走廊降水量与降水效率的关系更为密切。
张扬李宝富陈亚宁
关键词:降水效率西北干旱区
城市化对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根据山东省气温观测资料,综合利用人口格网、土地利用和夜晚灯光数据划分了城市站和乡村站,采用基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法研究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①除暖夜日数,暖(冷)事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会增加(减少);其中,暖指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分别是40.66%(高温)、19.32%(暖昼)、1.02%(暖夜),冷指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分别是2.31%(低温)、5.72%(冷昼)、5.55%(冷夜),可见暖事件(除暖夜日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与冷事件相比更显著,且由最高气温计算得出的极端气温指数的城市化影响贡献率更大。②城市化会促使极端气温暖事件平均场的强度变大,同等强度暖事件的发生范围较之前更广,而冷事件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在强度和范围的表现却与暖事件的表现刚好相反;相同的是城市化促使极端气温冷暖事件平均场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较之前均变大。③极端气温冷暖事件的突变时间会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使其突变时间提前1~3年。④冷暖事件的持续时间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其中由最高气温计算得出的指数受影响更大。⑤极端气温冷暖指数之间的城市化非对称性影响具有复杂的差异性。
于凤硕廉丽姝李宝富初翠翠
关键词:极端气温城市化
沂河径流非线性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沂河水文和气候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变化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响应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结果]1951—2013年沂河径流呈显著下降态势(p<0.01),下降速率为3.33×108 m3/10a,但在1976年前后径流则呈相反变化趋势。同时,径流可分解为4个经验模态分量(IMF),其中在年际尺度上(周期为3和6a)的变化对径流总体变化的贡献率较大,为58%,其次是在数年代际(周期为31a)尺度上的变化,贡献率为11%,而在年代际(周期为13a)尺度上的变化对径流总体变化的贡献较小,仅为6%。故径流变化的非线性变化趋势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25%。[结论]气候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径流的作用方式和影响机理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年代际和数年代际尺度上气候因素与径流关系更为密切。
李宝富熊黑钢廉丽姝孙小银周长春
关键词:径流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