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志
- 作品数:6 被引量:1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川南地区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产系统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2010年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态系统能值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自贡市典型县域水稻生产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平均为7.42,其中荣县7.07,富顺10.32,沿滩8.39,说明自贡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高,整个农业系统的压力较大.研究认为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配方施肥,减少农药的使用等措施,提高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率.
- 李勇志刘峰吴胜军孙涛
- 关键词:能值分析可持续发展
- 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157
- 2014年
- 评价了重庆市近几年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服务功能4大类,以2006年为基准年,利用市场价值法和生产成本法等,定量评价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1年,森林产品提供功能由35.14亿元增加至51.24亿元,提高了45.82%。森林碳储量增长了近100万t。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增加了59.21亿元。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能力与保持总量都有所提高。气候调节价值净增加了45.86亿元。2011年森林工程引发旅游业收入增加68.34亿元。从不同的服务功能类型来看,其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景观旅游>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碳固定。从研究结果来看,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 肖强肖洋欧阳志云徐卫华向轼李勇志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
- 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西充县河流断面的水质调查与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分析了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结合河流周围用地类型和人为活动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受农村面源污染与城镇污染的综合影响,河流TN普遍偏高,平均值达Ⅴ类水质标准;内梅罗指数为0.94~1.91,河流水质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聚类分析可将各断面划分为两组,相对第Ⅰ组而言,第Ⅱ组具有较高的CODCr(P<0.01)和较低的TN(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第Ⅱ组各断面因距离县城、场镇或村庄较近,受到较强的城镇污染,CODCr明显高于第Ⅰ组.同时,第Ⅱ组各断面相对处于对应河流上游,农村面源污染负荷较低,而第Ⅰ组除位于对应河流相对下游外,且多紧邻稻田,农村面源污染负荷较高,因而第Ⅰ组TN明显高于第Ⅱ组.[结论]表征西充县河流水质空间差异显著性水质指标为CODCr与TN,这种差异与断面所处不同位置时受到农村面源污染与城镇污染程度的不同有关.
- 刘英刘峰李勇志
- 关键词:河流水质聚类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 油污渗漏水污染事件的生态环境损害调查指标体系初探被引量:5
- 2018年
-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损害事件频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惩罚责任者,我国环保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探索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方法和赔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调查是衡量赔偿标准的基础和依据,意义重大。而全面准确的调查指标,对于快速有效地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重庆市长江近岸某处油污渗漏事件为例,初步构建了油污渗漏水污染事件的生态环境损害调查指标体系,并从污染源、污染浓度、污染范围、影响时间、责任主体等方面进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为后续损害确认和损害量化提供支撑。
- 李静任以伟李勇志刘峰高洁喻元秀冯冬艺杨佳
- 关键词:指标体系水污染
- 基于协整理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分析——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许多研究文献忽略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双向作用机制,从而导致了变量之间的内生性偏差。与以往研究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别考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这两类变量之间的动态冲击反应。2)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来考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在解释因素变动时的相对重要性。结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非平稳序列的经济增长指标、生态环境因子经过一阶差分后变得平稳,均为一阶单整,存在协整统计关系。从长期来看,人均GDP与废气排放量、固废排放量呈现负相关,而与矿产开采总量、化肥使用强度呈现正相关。其高度正相关性实证了该地区主要靠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快速经济增长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经济增长存在着反作用力。就响应效果而言,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响应表明生态环境退化将导致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需求偏好的改变,从而对经济增长进程的变化产生外在压力,但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
- 肖强胡聃肖洋李勇志谭宏黄勇
-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变化
-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与环境压力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重大工程影响下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与反馈对指导工程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1)的农业生产数据,评估了库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在蓄水前后的变化特征与环境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蓄水后,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均增加,总价值增加了16.81%,增加部分主要为产品供给、休闲旅游和气体调节,相对于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价值增加幅度较小;(2)总价值的变化是自然与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人类活动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增加原因主要与常用耕地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增加,以及休闲旅游发展和科研投入加大有关,部分区县,尤其是常用耕地面积下降的区县,种植结构调整、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的增加起主导作用,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库区蓄水淹没耕地损失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4.24亿元/a,其中产品供给价值1.37亿元/a;(3)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增加,化肥施用增产效益下降,是维持与提高库区农田生态系统产品供给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除受到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增加对其自身的抑制外,还受到总人口增加与农业人口减少、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和蓄水淹没高质量耕地的制约。
- 段颖琳刘峰赵帅李勇志赵俊杰
-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蓄水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