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霞

作品数:45 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益普生腹泻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结肠
  • 17篇溃疡
  • 16篇结肠炎
  • 16篇溃疡性
  • 14篇溃疡性结肠炎
  • 7篇炎症
  • 7篇炎症性
  • 7篇炎症性肠病
  • 7篇肠病
  • 6篇细胞
  • 5篇炎性肠疾病
  • 5篇综合征
  • 4篇易激综合征
  • 4篇粪便
  • 4篇肠易激
  • 4篇肠易激综合征
  • 3篇蛋白
  • 3篇上皮
  • 3篇平滑肌
  • 3篇曲美布汀

机构

  • 44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作者

  • 44篇李俊霞
  • 28篇刘新光
  • 27篇王化虹
  • 11篇田雨
  • 8篇谢鹏雁
  • 5篇李懿璇
  • 4篇戴芸
  • 4篇田原
  • 3篇沈姞
  • 3篇迟春花
  • 3篇刘建湘
  • 2篇迟雁
  • 2篇柏明见
  • 2篇姬广聚
  • 2篇李江
  • 2篇冯珍如
  • 2篇董爱梅
  • 2篇翟莉莉
  • 1篇苗林
  • 1篇韩晓宁

传媒

  • 5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与UC相关骶髂关节炎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分析UC合并AS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995-01/2012-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UC患者病历,收集UC合并AS患者以及UC相关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UC合并AS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全部478例UC患者中合并AS有15例,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UC相关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6.5%.15例UC合并AS患者有9例AS发病在先,有6例UC发病在先.本组UC合并AS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为6.5∶1,明显高于UC相关骶髂关节炎者的0.8∶1.UC合并AS患者的关节症状发病年龄明显低于UC相关骶髂关节炎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6.9岁和38.8岁.两组患者的肠道情况无差异,而实验室检查中HLA-B27阳性对合并AS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14例UC合并AS患者在确定诊断之后接受了足量的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治疗并且进行随访,平均随访3.5年.其中11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疼痛消失,肠道炎症到达临床缓解,且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UC合并AS并非罕见,本组患者的发生率为3.1%.AS的发病可在UC发病之前或之后.对于年轻的男性UC患者中轴关节症状较重者,应考虑到UC合并AS的诊断并及时筛查HLA-B27.足量的SASP既可以使关节症状得以改善,又可以使大部分肠道炎症达到临床缓解,故推荐作为UC合并AS的基础治疗.
田雨李俊霞李懿璇王化虹刘新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性肠病营养风险和营养治疗方案选择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 :了解IBD病人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相关因素以及营养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并随访的IBD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记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根据病人的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BMI在18.5~23.9之间)、降低组(BMI<18.5)和增高组(BMI≥24)。了解IBD整体和UC、CD病人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分析营养风险的相关因素,比较营养治疗方案的选用。结果 :388例IBD病人纳入研究,UC 306例,CD 82例,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49.5%。尽管UC和CD入院时的BMI分布无差异,但CD的营养风险为64.6%,UC为45.4%,(P=0.002),CD较UC更易发生营养风险。BMI降低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达95.7%。营养风险的发生在年龄、性别、IBD家族史上无差异。UC复发频繁、重度活动、广泛受累者营养风险比例较高。CD穿透型、既往有手术史和重症活动者营养风险比例较高。选择充足热卡营养治疗的病人CD为77.4%,明显高于UC的46.8%,(P<0.001)。本组IBD病人肠内营养治疗遵循,重症UC病人不能一味强调肠内营养途径,CD病人应先处理好禁忌征再开展肠内营养的原则。结论:IBD病人的营养风险高,CD较UC更明显,尤其应重视低BMI值的IBD病人。UC和CD病人的营养风险发生各有其相关因素。把握好适应征和禁忌征的前提下给予IBD病人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的。
田雨王化虹李俊霞滕贵根刘新光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营养风险营养治疗体重指数
全科医生应对未明确健康问题的思考:以1例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症的诊治为例
2024年
文章以全科医生接诊1例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症为例,探讨全科医生如何应对不明确的健康问题。病例为1例青年女性,主因“发现AST持续升高7年”就诊,医生采用假设演绎模型,综合分析症状、既往病史,形成诊断假设,并通过聚乙二醇沉淀法进行验证,从而明确诊断为巨AST血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避免过度诊疗,全科医生可利用时间诊断观察病情的自然进展,辅助排除诊断假设。此外,医患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信任,促进医患形成共同决策、共同应对医学的不确定性。
姚弥李湘华李俊霞迟春花
钙稳态失衡在致结肠平滑肌收缩性改变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应激可影响胃肠运动,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钙离子(Ca2+)在平滑肌收缩运动中起重要作用,肌细胞收缩时,胞浆内游离Ca2+浓度([Ca2+]i)增加来源于细胞外Ca2+内流或肌浆网贮存钙释放;Ca2+可通过肌浆网再摄取或通过细胞膜排出胞外,导致[Ca2+]i降低。
戴芸刘新光谢鹏雁刘建湘李俊霞
关键词:应激发病因素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
前炎症细胞因子对人结肠腺癌细胞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5-羟色胺转运体(SERT)表达的影响。方法Caco-2细胞系体外培养5d后,分为对照组(新鲜培养基)、IL-1β孵育组(50ng/m1)和TNF-α孵育组(50ng/ml),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观察各组2、24和48h时Caco-2细胞SERTmRNA的表达和24、48和72h时SER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在2、24、48h时SERT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282±1.367、1.586±0.421和1.86±0.496;IL-113孵育组分别为1.393±1.184、1.064±0.625和1.013±0.415,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TNF-α孵育组分别为1.000±0.000、0.829±0.162和0.945±0.14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孵育组和TNF-α孵育组于24、48、72h时SER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IL-1β和TNF-α在体外对结肠细胞SERT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IL-1β和TNF-α可通过改变5-羟色胺系统的活性,影响内脏敏感性。
迟雁刘新光王化虹李俊霞李懿璇
关键词:结肠肿瘤5-羟色胺转运体
急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3年
急性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MI)是一种临床病死率高的罕见病,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治疗上首选扩血管药物及抗凝治疗,怀疑急腹症者可考虑手术探查。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NOMI患者,其以消化道出血起病,后出现腹痛,经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经胃肠减压、抗感染、止血、吸氧、罂粟碱改善肠道血运等积极治疗后症状有一度好转。但因患者伴随疾病多,终究没有解除其肠缺血、坏死的根本原因,最终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本文同时就NOMI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
许颖李俊霞王化虹谢鹏雁
关键词:病例报告
社区居民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处方精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PI)长期服用的潜在风险和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逐渐得到重视。PPI处方精简已得到广泛认同,我国社区居民中长期服用PPI的情况及进行PPI处方精简的意愿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长期服用PPI及PPI处方精简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1月对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长期服用PPI的389例居民进行调查,通过社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和电话问卷调查收集居民一般情况、PPI使用情况、是否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合并慢性疾病情况、用药数量、是否可开展PPI精简处方、多重用药情况等。通过电话问卷调查2020年6—12月仍长期服用PPI的92例居民对PPI长期服用的认知和处方精简态度。对可开展处方精简居民连续服用PPI时间>6个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排除拒绝回答或无法联系、未连续服用PPI的患者后,最终318例长期服用PPI的居民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9±12.5)岁,女性占61.0%,合并慢性疾病的数量平均为(3.3±1.4)种,用药数量平均为(6.1±3.3)种。可开展PPI处方精简的居民231例(72.6%)。PPI的处方指征中预防NSAIDs和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最多[202例(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的年龄(OR=1.044,95%CI=1.016~1.073)、用药数量(OR=1.175,95%CI=1.009~1.376)是连续服用PPI>6个月的影响因素(P<0.05)。2020年6—12月仍长期服用PPI且可开展处方精简的居民中82.6%(76/92)知晓药物使用适应证,70.7%(65/92)不了解长期服用PPI的潜在不良反应,71.7%(66/92)的愿意在全科医生的帮助下精简PPI处方,对于处方精简的主要担心是症状反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服用PPI居民的年龄较大、女性居多,多重用药比例高;应关注年龄大、用药数量较多居民使用PPI药物的情况,需加强�
荆冠宁邹颖禚小琪时司晏宋应柳姚弥迟春花李俊霞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服用社区卫生服务
重视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被引量:3
2016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包括炎症累及皮肤的IBD特异性皮肤表现及反应性皮肤表现;与IBD并发的皮肤表现,以及继发于其他原因而出现的IBD继发性皮肤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以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为多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以皮肤的脓肿和瘘管多见。IBD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IBD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部分特殊类型皮肤表现的出现对IBD诊断具有提示意义。IBD皮肤损害的治疗应以控制IBD病情为基础,根据皮肤损害的类型针对性治疗。
李俊霞田原王化虹刘新光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皮肤表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皮肤瘘管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外表现(附20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78—01-2003—12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0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年间共收治IBD患者20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82例,克罗恩病(CD)患者19例。IBD伴肠外表现发生率为20.9%(42/201),UC患者为21.43%(39/182),CD患者为15.79%(3/19)。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UC患者年龄小于20岁者肠外表现发生率高(P〈0.01),年龄大于50岁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低(P〈0.01)。发生于UC活动期者占89.74%(35/39),而发生在缓解期者仅占10.26%(4/39);CD患者肠外表现均发生在活动期。肠外表现中关节、肌肉损害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损害。侵犯泌尿系统、甲状腺及肝胆系统者罕见。伴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及外周关节炎的患者多易合并其他种肠外表现。结论IBD患者伴有肠外表现者并非少见,女性年轻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高,关节、肌肉及皮肤损害是IBD患者最多见的肠外表现,肠外表现的发生随IBD疾病活动性、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
吴曦刘新光田雨李俊霞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外表现
钙离子在大鼠结肠平滑肌运动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7
2000年
目的 应用束缚应激大鼠实验模型 ,研究离体结肠平滑肌的收缩运动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鸟苷素在结肠运动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束缚应激大鼠动物模型 ,制备离体结肠平滑肌环行肌及纵行肌肌条 ,应用张力换能器 ,测定其肌张力。应用放射配基法测定结肠组织及血浆中鸟苷素含量。结果 束缚应激刺激可诱发大鼠排便增加 ,该动物模型是较好的模拟人IBS的实验动物模型。束缚应激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的张力升高 ,对K+、Ca2 +、乙酰胆碱作用的反应明显加强 ,其血浆及结肠组织中鸟苷素的含量增加 ,曲美布汀可增强基础状态结肠平滑肌的收缩 ,降低氯化钾、氯化钙及乙酰胆碱对结肠的收缩作用。结论 结肠平滑肌本身收缩活动的异常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调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运动 ,纠正肠管平滑肌运动异常 ,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新方向。
李俊霞刘新光谢鹏雁谷青李江张英唐朝枢
关键词:钙离子肠易激综合征结肠平滑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