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首次确诊为STEMI的患者均行直接PCI治疗,其中发病至就诊时间≤6 h 32例(A组),发病至就诊时间6~12 h 21例(B组),观察两组疗效、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A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ST段回落(STR)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B组(P<0.05);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1);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A开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就诊延迟现象普遍存在,尽早行直接PCI可减少无复流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小心肌梗死范围。 阳维德 郑萍 朱汉华 罗秀锋 陈锋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炎症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7年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定义为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极有可能快速进展成罪犯斑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斑块常无临床症状或者仅出现稳定性心绞痛,从稳定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常常是炎症反应的结果。因此,在易损斑块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之前,循环中能找到可靠识别易损斑块的炎症标记物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发现许多炎症标志物可提供易损斑块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本文就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炎症标记物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汉华 李浪关键词:炎症 生物学标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避免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出现的假阳性和消除非特异性反应的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蛋白酶K浓度。方法:4%多聚甲醛固定心肌组织,制作石蜡切片。①将试剂盒说明常规步骤加以改良,将0.3%H2O2放在反应液标记DNA片段之后,先后用小牛血清或羊血清两次封闭非特异性反应;②按蛋白酶K不同剂量分为10、20μg/mL蛋白酶K和不加蛋白酶K组(均n=5),再按照改良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改良TUNEL法,避免了假阳性,背景清晰;②未加蛋白酶K组较10或20μg/mL蛋白酶K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均P<0.05),两组蛋白酶K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改良后的TUNEL方法适用于心肌细胞凋亡的检测;②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选择10、20μg/mL蛋白酶K是适当的。 朱汉华 李浪 汪熠 李佳荃 文伟明 陆永光 赵献明关键词:凋亡 心肌细胞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大鼠心肌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和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关系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0的表达和心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经左心室心尖部注射42μm的微球,建立大鼠CME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CME组和假手术组,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每组n:50)。按CME后3 h、6 h、12 h、24 h、4周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n=10)分为不同时间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微栓塞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内TNF-α、IL-1β、IL-10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CME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CME后3 h、6 h、12 h、24 h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IL-10信使核糖核酸、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脏超声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在微栓塞后3 h、6 h、12 h、24 h和4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ME组中3 h、6 h、12 h、24 h 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IL-1βmRNA表达量分别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CME组内各时间点微梗死面积和炎症细胞浸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ME后TNF-α、IL-1β和IL-10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增高,并在微栓塞后12 h达到高峰,24 h后明显下降。同时心功能也随着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而改变,提示CME后心肌组织TNF-α、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显著增加在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献明 李浪 陆永光 文伟明 朱汉华 汪熠 刘唐威关键词:冠状动脉微栓塞 炎症细胞因子 心脏功能 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12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凋亡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2)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系。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微栓塞组(CME组)、假手术组(S组)。... 李浪 朱汉华 汪熠 陆永光 赵献明 文伟明 刘唐威关键词:冠状动脉微栓塞 凋亡 CASPASE-12 文献传递 美托洛尔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心肌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2只,经左心室注射42μm微栓塞球,建立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将存活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微栓塞组(CME组,50只)、关托洛尔组(CME-M组,50只),另以左心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S组,50只),各组按注射后3、6、12、24 h、4周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10只,观察炎性细胞因子在心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与S组比较,CME组在微栓塞后3、6、12、24 h时间点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VEF显著下降(P<0.05),4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CMF组比较,CME-M组3、6、12、24 h时间点TNF-α、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CME组比较,CME-M组12、24 h和4周LVEF显著升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以明显改善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李浪 陆永光 赵献明 朱汉华 汪熠 刘唐威关键词:栓塞 美托洛尔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1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术在急诊PC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作用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急诊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在急诊PCI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心功能不全抢救作用及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急性心肌梗死危重患者即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术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68~86岁2例为前降支开口闭塞,1例三支病变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右冠近段闭塞(其中3例术中出现慢血流及无复流)。入院时剧烈胸痛,有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5例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2例同时行临时起搏器安装术,结果 5例均成功撤离IABP,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无一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安装术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萍 阳维德 罗秀锋 朱汉华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对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STEMI患者急诊PCI时冠脉造影提示IRA高血栓负荷,其中40例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对IRA内血栓进行抽吸治疗为抽吸组,31例行标准PCI为PCI对照组;观察两组无复流现象、术后1h心电图ST段回落、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抽吸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PCI组(5.0%比22.6%,P<0.05),ST段回落率及LVEF明显高于PCI组[60.0%比32.3%、(58.0±6.4)%比(53.3±9.2)%,P均<0.05];CK、CK-MB及LVEDd明显低于PCI组[(1692.9±394.5)U/L比(1995.1±571.5)U/L、(174.5±38.0)U/L比(203.7±65.2)U/L、(51.7±4.1)mm比(54.2±5.2)mm,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能有效减少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负荷,改善术后即刻心肌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阳维德 郑萍 朱汉华 陈锋 邹连英 卫红梅关键词:心肌梗塞 血栓形成 抽吸 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易损斑块干预的临床预后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标准药物治疗与单纯标准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易损斑块干预的临床预后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7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易损斑块患者327例,临界病变指冠脉造影50%<冠脉直径狭窄<70%,64排冠脉CT检测易损斑块。随机分为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标准药物治疗组(支架组)与单纯标准药物治疗组(药物组),随访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心梗、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结果支架组成功随访160例,5例出现MACE;药物组成功随访160例,16例出现MACE,支架组较药物组MACE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3%vs.10%,log-rank检验χ~2=6.62,P=0.01);支架组较药物组死亡、心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5%vs.5.63%,log-rank检验χ~2=4.61,P=0.03)。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易损斑块的处理策略,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标准药物治疗较单纯标准药物治疗可以减少MACE。 朱汉华 阳维德 郑萍 黄晓明 布桂林 苗颖 马小燕 罗秀峰 陈锋 谈礼武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 临界病变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易损斑块 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活化的动态变化及关系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2活化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系.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微栓塞组、假手术组.每组存活大鼠再随机分为3 h、6 h、12 h、24 h、4周组,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均为10只.另10只大鼠作正常对照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及Caspase-12酶原及其活化产物,荧光酶标法检测Caspase-12活性.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微栓塞组各时间点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心肌细胞凋亡主要分布在微梗死区及其边缘区.微栓塞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在3 h、6 h、12 h、24 h、4周分别为(1.76±0.68)%、(3.17±1.26)%、(1.34±0.12)%、(1.07±0.65)%、(0.30±0.13)%,冠状动脉微栓塞后6 h心肌细胞凋亡达高峰(均P〈0.05).(2)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微栓塞组各时间点Caspase-3、Caspase-12的相对活化水平升高(均P〈0.05),其随时间变化规律与心肌细胞凋亡的时间变化规律一致.结论 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在微栓塞后6 h达高峰,具有动态变化规律.Caspase-12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肌细胞凋亡. 朱汉华 李浪 汪熠 文伟明 陆永光 赵献明 戴日新 刘唐威关键词:冠状动脉微栓塞 凋亡 CASPAS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