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颖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重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图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重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图,预期以此图解释人体体质与生理病理。方法: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太极、阴阳、五行宇宙演化进程之意,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之形,将两者结合进行构建。结果:构建出一个具有双螺旋结构的中医学气-阴阳-五行结构模型。结论:整合了以往的阴阳、五行图,提供了一幅直观的气-阴阳-五行融合后的结构图,此模型图可以对人体质、生理病理等方面做出结构上的解释。
- 贾春华郭瑨朱丽颖侯星宇
- 关键词:阴阳
-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五行原型认知研究——166名中医高校生问卷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从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的角度,调查分析中医专业学生对五行原型的认知。方法:采用"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五行学说调查问卷"进行专项调查与统计分析,取样共166名,分别为本科生92名,占55%、研究生74名,占45%。结果:两群组对五行原型的认知,1)依频次百分比作为认同度指标,频次百分比最高为"土",依次为"木""水""金""火",火原型认知明显离散。2)依平均数(x珋)作为认知程度(Cognitive degree)评价,两群组对"木""土""水"的认知为"基本一致"(x珋>5),对"金""火"的认知为"非常不一致"(x珋<5)。3)统计分析使用SPSS计算t检验与P值,两群组之间对五行的八个构面,其中原型、特性、相生三个构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行相侮构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专业学生群组对中医五行学说的"原型"存在认知差异。
- 庄梅云贾春华郭瑨杨晓媛伏书民朱丽颖
- 关键词:问卷调查五行学说
-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医辨证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中医辨证方式的特点及其动态认知过程。揭示不同中医人员对证候表征的多样性及差异性,发现中医专家与初学者在证候表征中的异同.方法:采取认知心理学中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层次中医人员进行描述性研究,随机选取125人填写问卷,并将样本分组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卡方检验。运用相应认知心理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人们的选择随着症状的增加在不断修正;2)较多应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3)专家更关注对病情有诊断意义的症状;4)一般倾向于取症舍舌;5)证的主症往往才能被包含在认知图式中;6)分组卡方检验后发现共有9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的表征是很主观化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这种差异来源于之前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人们在诊断过程中会随着病情信息的增加不断对自己的结论和假设做出修正,而收集的症状越全面对给出最恰当的诊断越有帮助。专家在诊断时给出基本属性结论的速度越快,但辨别具体的证时则相对谨慎,需要在症状全面收集后才做定论。在面对一系列症状时,专家们更愿意关注对诊断更有帮助的症状。人们对于凸显的语言或是新的信息的注意往往更多,并且会对其结论产生影响。
- 朱丽颖贾春华
- 关键词:模式识别问卷调查认知心理学中医辨证
- 多视角的“但见一证便是”研究
-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历代医家各个学派对“但见一证便是”的看法各有千秋,讨论均集中在可以根据哪“一证”可以诊断柴胡证,大多是基于中医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各执一词。现代学者有些虽然应用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为“但见一证便是...
- 朱丽颖
- 关键词: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关联规则逻辑回归原型范畴理论中介逻辑
- 文献传递
- 应用最佳说明推理方法探讨中医伏气学说被引量:4
- 2017年
- 伏气学说溯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发展,至晚清时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最佳说明推理是一种对非证明性推理的原则性说明,其核心思想是说明的动因在于引导推理,科学家从可获得的证据中推断出假说,如果该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它将是对证据的最佳说明。应用最佳说明推理对伏气学说产生的认知过程进行逻辑的刻画,探求伏气理论产生的思维方式与最佳说明推理思维的一致性,伏气学说产生的过程可以被看做是最佳说明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而说明在整个推理过程中起到了先导作用。
- 朱丽颖贾春华
- 关键词:伏气伤寒论思维方式
- 调神法针刺调节失眠患者丘脑功能连接的fMRI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调神法针刺对失眠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C)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纳入60例失眠患者(失眠组),按1∶1比例随机分为调神法针刺组和非穴浅刺组各30例,同时纳入30例健康受试者(健康组)。以丘脑为ROI,比较失眠组和健康组的FC差异,以及调神法针刺前后的FC变化。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过度觉醒量表(HAS)及疲劳量表-14(FS-14)评估针刺对失眠患者睡眠、觉醒和疲劳状态的调节作用,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针刺前后FC差值与临床量表评分差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针刺前失眠组左丘脑与右楔叶、右中央后回、右颞中回的FC增强(均P<0.05,FEW校正);右丘脑与右颞上回、右额中回、右扣带回、左枕中回、左额中回、左顶下回、左海马旁回的FC增强(均P<0.05,FEW校正)。调神法针刺组针刺治疗后,左丘脑与左顶上回,右丘脑与左顶下回、左旁中央小叶、左额中回、右顶上回、右中央后回及双侧中扣带回的FC减弱(均P<0.05,FEW校正)。调神法针刺组右丘脑和左顶下回、右中扣带回、右顶上回减弱的FC值均与针刺前后FS-14评分差值呈正相关(均P<0.05);右丘脑和左旁中央小叶减弱的FC值与H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失眠患者丘脑与多个脑区FC增强,调神法针刺能调节丘脑FC,改善过度觉醒,缓解疲劳,有效治疗失眠,从fMRI角度证实丘脑在失眠病理生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揭示调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的潜在中枢机制。
- 尹雪娇贾炜林朱丽颖王桂玲郭静
- 关键词:失眠丘脑
- 基于图匹配方法探究针刺对无先兆型偏头痛皮质功能连接体重组的调节效应
- 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研究以无先兆型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针刺“王氏五穴八针”组方为干预手段,评价针刺治疗MWoA的临床疗效,运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
- 朱丽颖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针刺图匹配
-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医辨证思维研究
- 要解决问题,个体必须把问题的任务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即形成自己关于问题的表征,理解问题。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理解(表征)是通过情境信息和已有知识或认知图式交互作用实现的。随着对有关材料意义的理解,在有关概念推动下,经过一系列...
- 朱丽颖
- 关键词:模式识别问卷调查认知心理学中医辨证思维
- 文献传递
- 以方为纲之“水气病篇”——重审《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治法
- 研究内容:学习总结《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关于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的症状及治疗所用方剂;研究目的:提出新的分类方法 ,并对水气病的治则治法进行新角度的思考;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参考医家学术思想,结合临...
- 朱丽颖贾春华
- 关键词: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水气病治法
- 文献传递
- 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思路演变
- 2024年
- 对古今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观点进行梳理,可为完善辨证体系提供借鉴。先秦至明清时期针刺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如《黄帝内经》六经辨证治疗头痛,《针灸甲乙经》细化经络辨证取穴,《针灸大成》继承经络辨证思想,丰富针灸处方,《冷庐医话》分部位归经辨头痛;现代教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思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经络辨证为主导,后受脏腑辨证的影响,近年回归经络辨证,以分部辨经为主,突出了经络辨证的主导地位;后世针灸名家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针灸治疗头痛辨证总结为反思体系,重视经络,指导临床;区分亚型,循证评价,细化病谱;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期论治。
- 王雪飞陈坤朱丽颖尹雪娇刘璐郭静
- 关键词:针灸头痛辨证思路经络辨证脏腑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