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慧

作品数:179 被引量:81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金属学及工艺
  • 6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冶金工程
  • 13篇化学工程
  • 11篇电气工程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4篇合金
  • 24篇耐热钢
  • 19篇涂层
  • 15篇硬质
  • 15篇陶瓷
  • 15篇纳米
  • 13篇硬质合金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力学性
  • 11篇显微组织
  • 10篇蠕变
  • 9篇氧化铝
  • 9篇显微结构
  • 9篇合金化
  • 9篇T23钢
  • 8篇金属
  • 8篇S30432
  • 7篇熔盐
  • 7篇熔盐法
  • 7篇球磨

机构

  • 164篇上海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宝山钢铁股份...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宝钢集团中央...
  • 6篇江苏省福达特...
  • 5篇上海电器科学...
  • 4篇上海锅炉厂有...
  • 4篇中国特种设备...
  • 3篇中国科学院宁...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上海船舶设备...
  • 2篇宝钢特钢有限...
  • 2篇肯纳金属公司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上海发电设备...

作者

  • 179篇朱丽慧
  • 34篇黄清伟
  • 16篇马学鸣
  • 15篇赵钦新
  • 14篇顾海澄
  • 13篇周任远
  • 12篇王起江
  • 10篇陆燕荪
  • 9篇孙士文
  • 8篇王利
  • 8篇刘庆峰
  • 8篇余海峰
  • 8篇刘茜
  • 7篇邓永清
  • 7篇赵海锋
  • 7篇翟国丽
  • 7篇朱铄金
  • 6篇项兢
  • 6篇吴晓春
  • 6篇王评初

传媒

  • 14篇上海金属
  • 11篇材料热处理学...
  • 8篇硬质合金
  • 7篇钢铁
  • 5篇表面技术
  • 5篇材料研究学报
  • 5篇锅炉技术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材料导报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电子元件与材...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红外技术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6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合金化制备Fe-Ni系纳米粉末的马氏体相变被引量:14
2001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 Fe- Ni系纳米粉末 ,利用 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含 Ni量的Fe- Ni粉经不同球磨时间机械合金化后的相组成 .研究表明 ,Ni含量对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相转变趋势有重要影响 .对 Ni含量低于 30 %的 Fe- Ni粉末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 .当 Ni含量高于 35% ,随球磨时间的延长 ,在球磨初期产生的马氏体会向奥氏体转变 ,发生逆转变 .
朱丽慧马学鸣赵凌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纳米结构材料马氏体相变
纳米WC硬质合金制备新工艺被引量:42
2003年
文章综述了制备纳米WC、WC Co粉体的几种方法。着重阐述了纳米WC Co硬质合金的烧结新工艺 :微波烧结、二阶段烧结、快速热等静压烧结和等离子体活化烧结等。与传统烧结方法相比 ,使用这些烧结新工艺制备的产品性能更优异 ,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赵海锋朱丽慧马学鸣
关键词:纳米WC硬质合金碳化钨粉末冶金
Al含量对TiAlN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采用阴极电弧蒸发工艺在WC-6Co硬质合金表面制备Ti0.5Al0.5N、Ti0.45Al0.55N和Ti0.4Al0.6N涂层,采用声发射划痕仪测定涂层的结合强度。研究了Al含量对TiAlN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并分析了TiAlN涂层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随Al含量增加,Ti1-xAlxN(x=0.5~0.6)涂层结合强度下降。TiAlN涂层结合强度受涂层残余应力与膜基硬度差的影响。Ti0.5Al0.5N涂层残余应力较小,且膜基差异性最小,结合强度最高。Ti0.5Al0.5N和Ti0.45Al0.55N涂层均为楔形剥落,Ti0.4Al0.6N涂层则为屈曲剥落。Al含量增加降低TiAlN涂层结合力,但有利于改善涂层韧性。Ti0.4Al0.6N涂层因含少量较软的h-Al N相,其韧性明显提高。
朱丽慧胡涛彭笑倪旺阳刘一雄
关键词:TIALN涂层失效模式
纳米硬质合金产业化关键问题的研究
王兴庆隋永江郭海亮何宝山朱丽慧解迎芳李晓东
该项目对纳米硬质合金的制备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工业规模的生产设施。要得到纳米级硬质合金技术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纳米粉末的制取,具体地说要制取100纳米的硬质合金,必须要有比100纳米更细的WC粉末...
关键词:
关键词:硬质合金纳米硬质合金
改性钙钛酸铅陶瓷的电导性能研究
2015年
当掺钙钛酸铅(PCT)用作为压电、热释电材料时,除介电性能外,电导性能也是重要的性能参数。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掺钙钛酸铅系陶瓷,研究了不同掺杂量的Sb2/3Mn1/3及烧结助剂NiO、Bi2O3对陶瓷相结构、介电损耗和电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180℃下烧结2h,得到纯钙钛矿结构的改性陶瓷,陶瓷介电损耗降低;Sb2/3Mn1/3掺杂量对PCT系陶瓷在20~40℃的电阻温度稳定性有明显影响,随Sb2/3Mn1/3含量增加电阻温度系数(TCR)增大;在Pb0.80Ca0.20(Sb2/3Mn1/3)0.05Ti0.95O3中加入NiO、Bi2O3后有效降低了陶瓷在20~40℃的电阻温度系数;掺杂元素种类和掺杂量对陶瓷在20~80℃的TCR值基本没有影响,TCR值约为-0.15μ℃-1。
汤淑雯朱丽慧刘庆峰黄清伟
关键词:电导性能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
国产T23钢高温组织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对国产T23钢550℃、600℃和650℃的持久试样显微组织的分析,研究了T23钢高温蠕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蠕变过程中,T23钢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和小岛中的马氏体将发生回复和再结晶,位错密度下降,M23C6碳化物不断粗化,并且有少量M23C6转变为M6C。蠕变断裂时间较短时,M23C6碳化物粗化对性能下降起主要作用,随蠕变断裂时间延长,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和小岛中马氏体的回复、再结晶对性能下降的影响增大。温度较高时,回复及再结晶开始较早,对性能下降的影响提前。650℃时,T23钢的组织演变和性能下降过快,应尽量避免在此温度下使用。
邓永清朱丽慧王起江邹凤鸣
关键词:T23钢蠕变断裂
TiN/MT-TiCN/Al_(2)O_(3)/ZrCN多层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在硬质合金表面沉积TiN/MT-TiCN/Al_(2)O_(3)/ZrCN多层涂层,并对其进行微喷砂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涂层的组织结构,利用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划痕测试仪和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UMT-3)测试涂层的硬度、结合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并与TiN/MT-TiCN/Al_(2)O_(3)/TiOCN涂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iN/MT-TiCN/Al_(2)O_(3)/ZrCN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包括磨粒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相比于摩擦1 h,TiN/MT-TiCN/Al_(2)O_(3)/ZrCN涂层摩擦2 h,剥落增多,且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加剧,磨损率增加了33.3%;摩擦3 h,涂层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进一步加剧,但剥落减轻,磨损率较摩擦2 h略有降低。摩擦1 h,TiN/MT-TiCN/Al_(2)O_(3)/ZrCN涂层的摩擦系数(0.33)比TiN/MT-TiCN/Al_(2)O_(3)/TiOCN涂层(0.39)低;尽管TiN/MT-TiCN/Al_(2)O_(3)/ZrCN涂层韧性好,疲劳磨损较轻,但磨粒磨损严重,且存在明显剥落,磨损率高,耐磨性较差。
王金磊朱丽慧边媛媛
关键词:CVD摩擦磨损性能
低温无压烧结制备致密Ti<Sub>3</Sub>AlC<Sub>2</Sub>陶瓷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铝碳化物陶瓷的低温无压烧结制备方法,属特种陶瓷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高纯度的Ti、Al、C为原料,按摩尔比3∶1∶2进行称量配料,另以Al的摩尔量为基准加入0.3~0.6mol的Sn或Si或Al粉...
朱丽慧黄清伟
文献传递
Cr含量对TiAlN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阴极电弧蒸镀工艺制备Ti0.33Al0.67N、Ti0.25Al0.65Cr0.1N、Ti0.2Al0.65Cr0.15N和Ti0.15Al0.65Cr0.2N涂层,在900℃氧化30分钟后,采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
朱丽慧胡涛刘振宇刘一雄
关键词:TIALN涂层
热浸镀锌合金技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5
2008年
简要介绍了锌浴中合金元素对热浸镀锌的影响,综述了因此而发展起来的多种锌合金镀层的研究现状,并总结归纳为两个体系:(a)以抑制超厚镀层生长为主的活性钢热镀锌合金镀层体系,包括Zn-Ni合金、Zn-Sn合金、Zn-Mg合金;(b)以提高耐蚀性为主的Al-Zn合金镀层体系,包括55%Al-Zn合金、5%Al-Zn合金。
朱铄金朱丽慧刘茜刘庆峰王利
关键词:热浸镀锌活性钢合金镀层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