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 作品数:9 被引量:8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楔状缺损与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临床分析研究楔状缺损与力的关系。方法 将 12 3例患不同程度楔状缺损的中老年患者 ,按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 4组 ;使用电阻应变式咬合力计测量上颌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牙齿咬合力 ;用光法测定上颌牙齿最高接触强度。结果 楔状缺损患牙的咬合力低于无楔状缺损牙。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楔状缺损患牙的最高接触强度高于未患牙 ,楔状缺损组中的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相对于其邻牙的最高接触强度增高。结论 力与楔状缺损的发生有关。 张清 王嘉德 李萍 曾艳 王春莲关键词:咬合力 牙楔状缺损 中老年人 牙齿咬合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由咬合不协调造成的咬合病广泛涉及口颌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表现在牙周支持组织、颞下颌关节及神经肌肉等方面的咬合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对口颌系统中首先接触(牙合)力的牙齿本身产生该类病症的研究报道却很少见到. 王嘉德 周书敏 史玉斌 曾艳 胡玉芬关键词:发病机制 应用计算机分析并指导调He以获得可测量的双测同时的He接触 2002年 许多学者和教科书主张双侧同时的He接触是理想的He状态的必要组成条件之一。在下颌闭合时所有的咬合面应在同一瞬间接触。在整个牙弓上广泛分布的咬合纸印记被认为可以体现这种He状态。但是,计算机化的He分析显示广泛的咬合纸印记并不能准确地代表真正的双侧同时He接触。由于不能提供接触He力或时间顺序,咬合纸印不是反映He接触同时发生的恰当的指标。当用计算机进行He分析从而指导调He时,在所有可能咬合的牙齿上发生的He接触可在近0.2秒之内发生。这个技术性报告描述了使用计算机进行He分析的临床程序,以便指导连续调He以获得可测量的双侧同时He接触。另外,还显示了咬合纸印记在反映He接触时间和He力上发生误导的可能性。 曾艳关键词:计算机分析 调HE 下颌第一恒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建立更合理的下颌第一恒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研究其内应力分布。方法运用MSC.NASTRAN软件建立含有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牙周膜和牙槽骨的下颌第一恒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不同受力状态下牙齿硬组织的应力分布。结果在5种载荷下牙釉质的最大von-Mises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均比牙本质的大,而最大拉应力则小于牙本质。垂直载荷和颊-舌斜向载荷时,牙釉质和牙本质内的应力最小,而舌-颊斜向载荷下应力最大。牙颈部、根分歧和近中舌根管壁根尖部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结论牙齿硬组织内应力集中区及应力值的变化与牙齿接受咬合力的方向密切相关。 曾艳 王嘉德关键词:牙应力分析 磨牙 三维有限元 下颌第一恒磨牙 应力分析 牙齿硬组织 应力集中区 牙体牙髓病学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学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时机和教学方法.方法:分析理论课学习、前期实习、临床前实习、临床实习四个阶段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点,以及在不同阶段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培养.结果:在理论课学习阶段可通过教... 邹晓英 曾艳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 临床思维能力 文献传递 楔状缺损患者咬合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分析楔状缺损与牙合的关系。方法 选择 12 5例患楔状缺损的中老年人 ,按楔状缺损的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四组。采用临床咬合诊断方法进行安氏咬合分类、颞下颌关节功能、牙合的分类、牙合功能情况的检查。结果 楔状缺损患者的安氏错牙合及偏侧咀嚼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未患牙 ;楔状缺损的工作侧牙合干扰人数多于正常人 ,患牙的工作侧牙合干扰牙数也高于未患牙。结论 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合力负担过重及异常牙合力有关。 张清 王嘉德 李萍 曾艳 王春莲关键词:楔状缺损 中老年人 咬合 病因 牙根纵裂患者的咬应力分析 目的分析根纵裂患者的咬合力情况及下第一恒磨牙内应力分布,为牙根纵裂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择34例患者39颗患牙及正常对照组10人,采用光弹法分析其正中(牙合)的接触(牙合) 力分布。2.测量下第一... 曾艳 王嘉德 周书敏关键词:牙根纵裂 第一恒磨牙 应力分析 文献传递 牙根纵裂患者的咬合应力分析 被引量:33 2000年 目的 研究牙根纵裂致病的咬合力因素。方法 用光法分析 34例患者 39颗患牙的接触合力分布 ,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在 11种受力状况下的内应力分布。结果 2 6例患者 (31颗患牙 )全口牙齿接触合力分布不均 ,患牙接触合力最大 ;下第一恒磨牙受到咬合力与牙长轴方向呈 30° ,水平力与偏纵向力时 ,近中根根尖部根管壁出现了较大的拉应力且集中于其颊舌中线部位。结论 接受较大咬合力和有害应力并长期集中在患牙近中根根管壁的颊舌中线部位 。 曾艳 王嘉德 周书敏关键词:牙根纵裂 咬合力 应力分析 自酸蚀粘结剂的预固化及其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和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并比较在填入复合树脂前对粘结剂进行光固化和粘结剂与复合树脂同步固化两种情况下.3种自酸蚀粘结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材料和方法:对120颗拔除的牙齿进行湿磨以在牙釉质和牙本质上形成粘结平面。按照厂家操作说明分别将3种粘结剂(Adper Prompt—L-Pop.Clearfil SE Bond和Xenolll)涂于牙釉质或牙本质上。半数样本涂布粘结剂后&口刻光固化(PRC组),另一半将复合树脂填入后再行光固化(COC组)。将复合树脂置入特氟龙管内并在其上方进行光固化。样本于室温储于去离子水中24h后.使用拉伸强度试验机进行剪切力加载直到断裂。用2因素方差分析、预固化和材料的单因素分析、以及Tukey显著性检验多重比较程序来分析剪切粘结强度(MPa)。所有检验均在5%显著性水平(n=10)进行。结果:与同步固化方法比较,先光固化粘结剂的方法显示其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明显增高(P〈0001):而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PRC组与COC组并无显著差异(P=0.420)。结论:在固化复合树脂之前.对自酸蚀粘结剂预固化可产生更大的牙本质粘结强度:不同的自酸蚀粘结剂固化技术对釉质的粘结强度并无明显影响。 J. Luke Chapman John O.Burgess Stefan Holst Priv Doz Avishai Sadan Markus B.Blatz 曾艳 岳林(审)关键词: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