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代伟

作品数:53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政治法律
  • 7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民族
  • 9篇法制
  • 6篇战时
  • 6篇审判
  • 6篇民族法
  • 6篇抗战
  • 6篇法律
  • 5篇董必武
  • 5篇中国法
  • 5篇司法
  • 5篇蒙元
  • 5篇国法
  • 5篇法文化
  • 4篇刑事
  • 4篇文化
  • 4篇民国
  • 4篇民族法文化
  • 4篇金朝
  • 4篇抗战时期
  • 3篇刑事审判

机构

  • 53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53篇曾代伟
  • 5篇毕凌雪
  • 2篇谢全发
  • 2篇张伟
  • 2篇盛波
  • 1篇袁翔珠
  • 1篇王平原
  • 1篇郝廷婷
  • 1篇孙西勇
  • 1篇万亿
  • 1篇李秉祥
  • 1篇吴静

传媒

  • 7篇现代法学
  • 4篇民族研究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3篇法治研究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四川自考(综...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河北法学
  • 1篇史学月刊
  • 1篇求索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法学家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保险研究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初年外国人在华法律地位的变迁(1912—1928)
2014年
外国人在华法律地位的变化,乃是评估近代中国外交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中国近代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的艰难历程中,北京政府的外交努力不可小视。晚清以来外国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的在华特权开始动摇,新签约国和无约国公民在华法律地位则趋于正常化。这是包括政府在内国内各方力量,利用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的时机及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经过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为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
曾代伟樊钒
关键词:外国人法律地位
蒙元法定死刑考
自隋唐确立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以降,法定死刑均以斩、绞为主。这在法学圈已近乎常识。然而,蒙元王朝虽为13世纪初至14世纪中叶中国历史舞台上主角,其法定死刑却令人惊异地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迄今仍峙异纷旱.不甚了了。 ...
曾代伟
关键词:绞刑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自由心证制度驳议——以民国司法档案为据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内地法学界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对于其诉讼法律规定的自由心证制度,有的持"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制度混合论",有的则斥之为"伪心证论"。通过对民国司法档案中大量诉讼案例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自民国初年以来,从法定证据制度向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的演进,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基本完成,法官依据经验法则和逻辑规则作出自由判断和认定事实的情形,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
曾代伟毕凌雪
关键词:自由心证经验法则逻辑规则
历史文化视野下的巴楚民族文化圈
在我国中部渝湘鄂黔毗邻地区,存在着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区域文化圈,即与古老的巴、楚文化有着亲缘关系的"巴楚民族文化圈"。从远古时代开始,其地域范围就是属于苗蛮部落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先秦时属巴国和楚国的一部分;秦汉时分...
曾代伟
文献传递
抗日战争大后方司法改革论纲——以战时首都重庆司法实践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2013年
抗日战争大后方司法改革,是南京国民政府自建立以来推行司法近代化改革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的特定时空下演进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战时司法的特色。以战时首都和陪都重庆为样本,梳理和复原抗战时期国家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及其在大后方的实施状况,尤其是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及其实践,探讨和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视阈下,大后方司法制度改革的理性与经验,以及战时司法的社会功能,无疑有助于弥补抗日战争史研究和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研究的薄弱环节。
曾代伟
关键词:司法改革司法实践
西部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数质双赢的创新实践研究——以西部某高校为例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党务工作者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但总体来说,有关这方面的创新实践研究还较为薄弱。研究西部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数质双赢的创新实践,是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团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实现西...
曾代伟袁翔珠
关键词:民族学生党员双赢
“汉土疆界碑”铭文解读——以法律文化的视角被引量:3
2009年
清雍正三年秋,在湘鄂西容美土司与长阳县交界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汉土田地权属之争,当事各方通过会勘、协商,最终妥善解决了争议,并在争议地带建立起两座形制内容完全相同的"汉土疆界碑",创立了通过协商机制解决区域性民族纠纷的范例。汉土疆界碑铭文典型地反映了清初改土归流前夕,渝湘鄂黔毗邻多民族混居地区民族关系的急剧变化;记录了容美末代土司田?如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为保一方民众的安宁,坚持理性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为世人认识少数民族土司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影象。
曾代伟
关键词:容美土司民族关系改土归流
《蛮夷律》考略——从一桩疑案说起被引量:15
2004年
《蛮夷律》是我国古代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专门法规 ,目前仅见于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的一桩案例。本文从民族学、法律史学的角度 ,运用考古发掘的简牍资料 ,结合传世文献 ,对《蛮夷律》的内容、适用对象和范围以及其历史作用进行考析。作者认为 ,《蛮夷律》是战国秦汉时期华夏统治者在兼并巴蜀、荆楚地区后推行民族政策的法律表现形式 ,关于蛮夷在赋税徭役方面享有特殊待遇的规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华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 ,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而《蛮夷律》在东汉时期被逐步毁弃直至废止 。
曾代伟王平原
关键词:民族法规民族政策战国时期
怎样顺利通过中国法制史自学考试
2002年
曾代伟
关键词:法制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解题方法
中国法制史重点难点评析
2002年
曾代伟
关键词:法制史教学重点自学考试刑事立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