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东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本质
  • 2篇疗效
  • 2篇根管
  • 2篇X线
  • 1篇短期疗效
  • 1篇牙本质过敏
  • 1篇牙本质过敏症
  • 1篇牙本质敏感
  • 1篇牙齿感觉过敏...
  • 1篇牙膏
  • 1篇牙根
  • 1篇牙根纵裂
  • 1篇牙过敏
  • 1篇有效性
  • 1篇锥形束CT
  • 1篇纵裂
  • 1篇脱敏
  • 1篇脱敏剂
  • 1篇脱敏剂治疗
  • 1篇脱敏治疗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曹东
  • 3篇宁放
  • 2篇梁景平
  • 1篇夏文薇
  • 1篇朱亚琴
  • 1篇余强
  • 1篇刘斌
  • 1篇孙喆
  • 1篇丁晟
  • 1篇吴英娜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根管治疗约诊期间急症发生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约诊期间急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牙体牙髓科进行根管治疗的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是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的发生率为10.4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根管数量、术前患牙有无叩痛、根管消毒药物、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以及年龄是其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防治措施,提高根管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曹东宁放
关键词:根管治疗LOGISTIC回归
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对牙齿感觉过敏症短期疗效的评价
2007年
目的:观察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双盲法对90例牙齿感觉过敏症的病人随机使用1号、2号和3号牙膏,要求每种牙膏为30例。分别记录刷牙前、刷牙后即时、1d后和1周后的冷气刺激和擦拭刺激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种牙膏在应用前、应用后即时和1d后,冷气刺激疼痛抑制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后1周,冷气刺激疼痛抑制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号和2号、2号和3号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号和3号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号牙膏平均秩和最小,提示对冷气刺激疼痛的抑制效果最好。经揭盲,2号牙膏为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结论: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对牙齿感觉过敏症短期临床疗效明显。
曹东梁景平孙喆夏文薇刘斌
关键词:牙齿感觉过敏症
含5%硝酸钾牙膏抗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含5%硝酸钾牙膏减轻牙本质敏感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双盲、平行设计的试验原则,将63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含5%硝酸钾牙膏)和对照组(普通牙膏)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分别记录基线和4周后受试牙的牙敏感指数。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使用牙膏4周后,试验组牙本质敏感VAS值显著低于基线(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使用牙膏前后牙本质敏感VAS记分之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5%硝酸钾牙膏具有显著的抗牙本质敏感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整体舒适度。
庄文捷曹东
关键词:牙过敏硝酸钾牙膏
Root ZX根管长度测量仪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Root ZX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的准确性,分析出现偏差的可能因素。方法临床554个根管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用Root ZX和插针定位X线测量根管长度,根充后拍X线片检查充填效果,根据牙片上根管充填物和根尖平面关系定出三个等级。结果Root ZX组和X线组在根充超充方面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根充适充及欠充方面,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应用Root ZX根管长度测量仪所得到的工作长度比X线法准确。结论Root ZX根管长度测量仪可作为根管长度测量的一种方法。
曹东梁景平
关键词:根管长度ROOTX线
早期牙根纵裂的锥形束CT诊断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早期牙根纵裂(简称"根裂")的锥形束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判断是否存在根裂影像。早期根裂的CBCT诊断标准为:至少连续2个牙根断面上可见明显的低密度裂隙影或折断片明显移位。结果:所有病例经截根术和拔除患牙证实为牙根纵裂与CBCT检查诊断完全一致,CBCT能够发现常规X线根尖片不能检知的根裂,且能够清晰显示牙根折裂的部位。结论:CBCT能够立体显示根裂的位置和方向,有助于牙根纵裂的早期诊断。
宁放余强曹东
关键词:牙根纵裂X线根尖片锥形束CT
3%盐酸甲哌卡因用于口腔局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3%盐酸甲哌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非高血压患者和3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3%盐酸甲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使用中心效应的COX回归方法比较2种药物的疗效指标,评价3%盐酸甲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使用SAS软件进行t检验比较2种药物的心率和血压变化,评价3%盐酸甲哌卡因药物的安全性。结果:(1)3%盐酸甲哌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平均为111s,操作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12s麻醉持续时间平均为134min,与2%利多卡因疗效指标相似。2种药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注射药物后即刻、5min、10min及手术操作结束后,3%盐酸甲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之间的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而舒张压和心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3%盐酸甲哌卡因具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强的特点,毒性和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见,对心血管的影响小。
丁晟朱亚琴吴英娜曹东
关键词:甲哌卡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有效性安全性
不同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与Gluma脱敏剂对后牙咬面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12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采用Hybrid coat脱敏治疗(Hybrid coat组,n=60)和Gluma脱敏剂治疗(Gluma组,n=6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完成即刻及治疗后1、3个月复诊时,采用冷气刺激和刺激探测方法检测记录牙齿敏感程度,计算两组脱敏有效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ybrid coat组和Gluma组治疗完成即刻及治疗后1、3个月的脱敏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8.3%、90.0%和75.0%、81.7%和65.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完成即刻的脱敏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 coat组治疗后1、3个月的脱敏有效率显著高于Glum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过敏症均显示了良好的即刻疗效,其中Hybrid coat的中期疗效优于Gluma脱敏剂,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宁放曹东
关键词:牙本质过敏症脱敏治疗GLUMA脱敏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