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海

作品数:54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油气
  • 17篇盆地
  • 14篇南海北部
  • 13篇中生界
  • 12篇地质
  • 9篇勘探
  • 8篇海域
  • 7篇地层
  • 6篇地球物理
  • 6篇地质构造
  • 6篇新生代
  • 6篇油气勘探
  • 5篇综合地球物理
  • 5篇发育
  • 5篇发育特征
  • 4篇油气地质
  • 4篇中生代
  • 4篇层序
  • 3篇地震勘探
  • 3篇油气勘探潜力

机构

  • 43篇广州海洋地质...
  • 11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珠玛阳光...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54篇易海
  • 21篇张莉
  • 21篇钟广见
  • 18篇林珍
  • 9篇王嘹亮
  • 8篇冯常茂
  • 8篇姚永坚
  • 8篇韦振权
  • 7篇金华峰
  • 6篇王立飞
  • 6篇陈强
  • 6篇曾祥辉
  • 6篇赵忠泉
  • 6篇钱星
  • 6篇孙鸣
  • 5篇冯志强
  • 5篇帅庆伟
  • 5篇金华锋
  • 4篇顾昶
  • 4篇韦成龙

传媒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南海地质研究
  • 3篇中国地质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海洋地质、矿...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海洋地质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2011年沉...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3
  • 4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侏罗系古地貌特征及沉积相模式被引量:6
2018年
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极具油气勘探潜力;综合运用最新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测井数据,在侏罗纪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目的层剥蚀量计算,对侏罗系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利用残留地层的沉积相标志分析结果,建立了潮汕坳陷侏罗系沉积模式。结果表明,在早侏罗世末期和中侏罗世末期,地层遭受剥蚀改造;古地貌各要素对沉积体系发育的影响,古隆起(凸起)指明了沉积物的来源和方向;古海底峡谷是沉积物从物源区搬运到沉积区的重要运移通道;斜坡带为重要的沉积场所,并对储层的品质和规模有巨大影响,制约着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大小;盆底的地貌形态控制着沉积体形态和产状。研究结果表明,古地貌恢复后的各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配置关系是准确把握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范围的关键因素,对沉积储层及烃源岩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该结论对侏罗系下一步勘探及有利储层预测有积极意义。
强昆生张光学张莉吕宝凤钟广见冯常茂易海
关键词:侏罗系古地貌
长排列大容量准三维地震勘查技术在湍流海区的应用
2022年
长排列大容量准三维地震勘查技术指的是通过单一组合震源放炮、单条长电缆接收的传统二维采集方式的高密度采集,在处理中按照三维处理流程,采用五维插值技术进行面元规则化处理,使覆盖次数和不同炮检距覆盖分布较均匀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海洋湍流异常发育的海域,能较好地提高中深层的地震成像效果,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采集和处理关键方法。
钟广见钟广见邓桂林张莉冯常茂邓桂林赵静易海
关键词:湍流油气
尖峰北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尖峰北盆地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最大厚度达10km。这些沉积层不仅有新近系, 还发育良好的古近系和中生界;追踪识别并解释了T10、Tg两个区域不整合和T7一个局部不整合界面,局部地区识别了T1、T2、T4、T5和T6等...
钟广见易海林珍金华峰
关键词:中生界古近系
文献传递
基于弹性参数的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中生界含油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2018年
密度是南海北部中生界砂岩储层最敏感的弹性参数,砂岩储层具有明显的低密度特征,而其他岩性的密度偏高。泊松比对烃类比较敏感,储层含烃后具有明显的低泊松比特征。利用叠前地震全道集资料直接反演密度、泊松比等弹性参数,通过密度反演成果预测砂岩储层发育情况;进一步利用叠前泊松比反演预测烃类分布,实现对中生界含油气性的预测。受砂岩储层发育程度和构造条件的双重控制,潮汕坳陷构造隆起部位的油气条件有利,其侧翼洼陷可能为其提供烃源。利用地震反演的弹性参数进行含油气性预测的结果表明,烃类异常特征明显,预测构造隆起部位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
钟广见钟广见杨建礼涂广红易海孙鸣冯常茂易海
关键词:中生界地震反演烃类检测
南黄海海域晚古生代一新生代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3
2002年
南黄海地区发育古生界第四系沉积。加里东运动使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拼接,在下扬子地台的主体部分,形成一个广阔稳定的后加里东台地早中泥盆世台地处于剥蚀夷平阶段,晚泥盆世开始接受内陆河流相沉积。中、晚石炭世,海侵加强,包括勿南沙隆起区在内的整个南黄海成为浅海环境,接受碳酸盐岩沉积。早、晚二叠世之间的东吴运动,引起裂陷和陆棚的沉积分异,湖泊滨岸沉积发育,并形成多个煤层早三叠世早期,下扬子区大幅沉降,全区遭受海侵,台地灰岩、浅海灰泥岩沉积区占据了现今的黄南盆地、中部隆起及黄北盆地的大部分区域。至中三叠世早期,海水大规模退出苏浙皖区,南黄海演变为潮坪,沉积了较厚的碳酸盐岩,局部地区出现潟湖环境;晚期,海水全部退出苏浙皖区,开始沉积以河、湖相为主的黄马青组红色碎屑岩,至此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印支运动早期,后加里东地台的南侧产生裂谷,北侧为边缘坳陷。印支运动晚期,南侧裂谷伴随着郯庐断裂的左旋走滑而进步扩大和裂陷,形成黄南盆地。中三叠世末,随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碰撞加剧,苏鲁造山带形成并不断上升,在其南缘形成前陆盆地中生代黄北盆地和黄南盆地内河流相、湖相沉积和中酸性火山岩发育,沉积总厚度达3000~6000 m。古新世渐新世末,黄海进入断陷发育阶段,古新世始新世,湖相沉积占优势,渐新世沼泽沉积发育。中新世第四纪南黄海转入区域性坳陷沉降。
王嘹亮易海姚永坚冯志强金华锋陈强
关键词:南黄海晚古生代
南海北部中生界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2014年
南海北部中生界具有地震反射频率低、反射能量弱的特点,其主要频率在8~35 Hz.目前常规地震采集方法较难获得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重新设计了6 400 in^3新型低频震源,以提高震源低频端能量,同时将电缆沉放深度加大到18m,以降低接收电缆的环境噪声.采用新型低频震源与大深度电缆的采集方法获得的中生界反射具有更高的信噪比.介绍了试验的各种主要参数,并从最终偏移剖面、速度谱和振幅谱等方面展示了这一技术的优越性.
易海韦成龙舒虎帅庆伟
关键词:中生界东沙海域
对黄海中、古生界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的新认识被引量:22
2002年
近两年来开展了新一轮大调查 ,根据长排列多道地震资料显示 ,北黄海在印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 ,分布着 4个中、新生代拗陷 ,最大沉积厚度 80 0 0 m,其中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厚度 60 0 0 m,是拗陷中主要的生储油层 ,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为断块、断背斜、潜山及反转背斜等 ,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是下扬子后加里东台地的主体 ,于中部隆起及其两侧 ,广泛分布着厚度大于 50 0 0 m的较稳定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 ;中生代以来 ,在中部隆起南侧发育了裂谷型盆地 ,可与苏北盆地对比 ;其北侧 ,则在苏胶造山带与中部隆起之间形成前陆盆地 ,其面积约 4万 km2 ,古生代及中、新生代沉积厚度可达 1 50 0 0 m,具有海相及陆相多层系、多类型的成藏系统 ,局部构造类型多 ,晚期成藏条件好 ,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的“黄北前陆盆地”是本区最有远景的战略勘探区。对中部隆起区 ,应加强研究 。
冯志强姚永坚曾祥辉王群王嘹亮陈强易海王衍棠
关键词:古生界地质构造特征油气远景圈闭中生界
南海西北次海盆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对南海西北次海盆新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层序地层分析,揭示了海盆中的沉积对构造演化阶段的响应。始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期,盆地以对称裂谷形式,发育地堑裂谷层序,沉积以近物源为特征,相变大,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沉积体系的配置受同沉积断裂控制明显,快速沉降和充分的物源供给决定了沉积体系的构成特征。晚渐新世海底扩张期,岩石圈破裂,陆缘进一步拉开并开始海底扩张,出现海相沉积,来自陆坡的陆架边缘三角洲越过陆坡进入海盆,在海盆内沉积了一套向海盆中部逐渐减薄的楔状地层,并伴有大量的火山碎屑沉积物。早-中新世以来热沉降期,随着构造沉降增大,相对海平面总体不断上升,进入深水盆地,形成陆架陆坡体系,大量的碎屑物质以重力流、深水底流等深水作用方式进入海盆;沉降晚期陆架-陆坡物源供应减弱,琼东南中央峡谷成为其主要的物质供应来源通道,在此期间二次海平面下降、回升的综合作用下,海盆内发育了多期以下切水道为特征的低水位域沉积体系。
钱星张莉吴时国易海林珍杨振
关键词:层序地层海底扩张
南黄海构造样式的特征及含油气性被引量:7
2002年
南黄海不同构造层内发育各具特色及多类型的构造样式 ,主要表现有压缩、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 ,分别对应基底卷入型的压性断块和冲断构造、挤压背斜构造、潜山构造、穹隆构造、张性断块构造以及断层扩展反转褶皱构造、盖层滑脱型褶皱反转构造、单条冲断系负反转构造等 ,认为这些构造样式是地壳挤压、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的结果 。
姚永坚冯志强王嘹亮曾祥辉陈强易海金华峰张汉泉
关键词:构造样式含油气性南黄海油气聚集
南沙中部海域南薇西、南薇东诸盆地综合地球物理普查报告
白志琳彭学超陈玲符溪林珍王立飞郭依群张锡林金华锋高红芳王后金吴大明易海
报告利用本次及以往调查获取的地震、重磁、水深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分析。深入分析了调查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引起局部异常的原因,定量反演计算了磁性基底埋深,并推测磁性基底由变质岩、酸性-中基性火成岩构成,具明显的坳隆分区;推断了...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物理南沙中部海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