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京萍
-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室护理的传道、授业和解惑
- 2007年
-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危重病人抢救和治疗的中心。工作专业性强,无菌要求严格,突发事件多,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精尖方向发展,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生的带教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一名手术室带教老师能够传道、授业和解惑,这不但是3种不同的带教模式和方法,也是3个不同的带教层次和境界。
- 靖林林戴京萍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带教
-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自血疗法的护理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外用炉甘石洗剂,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胸腺五肽、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75.00%,P<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5.79% vs.38.89%,P<0.05).结论 自血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 陈晓吟王艳芳张文君戴京萍刘玉梅朱慧兰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荨麻疹自血疗法护理观察
- 23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阿罗格'点刺液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 :总结"阿罗格"点刺原液测试特应性皮炎患者过敏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特应性皮炎238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用"阿罗格"点刺原液进行过敏原测试,分析其结果并与文献比较.结果:用&qu...
- 杨艳戴京萍龚业青周欣李润祥张三泉刘玉梅朱慧兰
- 关键词:皮肤试验
- 异维A酸胶丸联合外用药物在痤疮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综合分析异维A酸胶丸联合外用药物在痤疮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痤疮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应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异维A酸胶丸联合外用药物(0.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周/4周后总有效率、皮损情况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等参数指标。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皮损评分为(62.26±11.88)分,对照组患者皮损评分为(62.33±11.92)分,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4周,观察组患者皮损评分分别为(35.85±8.56)分、(12.01±3.26)分,对照组患者皮损评分分别为(51.14±12.47)分、(24.48±7.79)分,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4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42/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83.33%(50/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白介素-4、白介素-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30.50±4.61)pg/m L(86.30±12.33)pg/m L(1.69±0.27)ng/m L、、,对照组患者白介素-4、白介素-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29.87±4.12)pg/ml、(85.88±12.26)pg/m L、(1.70±0.28)ng/m L,两组患者白介素-4、白介素-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介素-4、白介素-8、可溶性�
- 许端倪赵晓岚王菲张静柯娅楠戴京萍
- 关键词:异维A酸胶丸外用药物痤疮患者疗效观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5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IL-35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自身血清皮肤试验(ASST)将慢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两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35、IL-23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5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33例患者ASST测试结果为阳性,20例为阴性;两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35浓度均升高,IL-23浓度降低(P<0.01);外周血CD8+细胞降低(P<0.05);B细胞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SST阳性组B细胞降低更为明显。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机体可能存在Th17/Treg(调节性T细胞)不平衡,导致病情反复迁延。
- 毕超梁艳华朱慧兰戴京萍李平颜景兰黄平
- 关键词:荨麻疹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Ⅱ-35水平检测分析
- 毕超梁艳华朱慧兰戴京萍李平颜景兰黄平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鲍恩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鲍恩病患者采用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鲍恩病患者采用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36例患者中29例痊愈,5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鲍恩病效果较好,而且具有无创伤、溃疡及瘢痕的优点。护理方面应做好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过程护理工作,其对于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良好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 张文君戴京萍陈晓吟陈凤仪王艳芳
- 关键词:鲍恩病光动力学疗法护理
- 皮肤病专科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调查皮肤病专科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升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法,调查72名门诊护士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门诊护士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6.4%,手卫生方法知晓率为72.2%,手卫生依从性为65.8%;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按照构成比排列依次有: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洗手(53.8%);担心患者抱怨(15.1%);洗手设施设计不合理(10.9%);认为皂液及手消毒剂会损害皮肤(10.1%);不良个人卫生习惯(10.1%)等。结论手卫生依从性达不到国内水平,应从原因着手,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水平。
- 林壬娇王艳芳曹文苓陈晓吟张文君戴京萍
- 关键词:手卫生护士依从性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白细胞介素-35及白细胞介素-26表达水平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及IL-26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6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入CSU患者,并根据疾病活动评分分为活动期组及静止期组,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广州市社区医院体检正常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患者血清IL-35和IL-26水平,分析IL-35和IL-26水平与CSU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SU活动期组IL-35水平(147.94±17.08)pg/ml,明显高于CSU静止期组(108.71±25.38)pg/ml、健康对照组(94.57±11.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U活动期组IL-26水平(43.95±7.73)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0.60±8.8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35及IL-26与CSU症状评分呈相关关系(P<0.01)。结论 IL-35及IL-26在CSU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IL-35可能为CSU的临床评价和治疗带来新思路。
- 朱慧兰杨婧李润祥梁碧华毕超梁艳华戴京萍
- 果酸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果酸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106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粉刺挤压术治疗,实验组在粉刺挤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果酸治疗,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73.59%,痊愈率为67.92%、33.96%,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性痤疮患者行果酸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
- 张文君陈晓吟戴京萍马梦丽王艳芳
- 关键词:果酸寻常性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