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争先 作品数:12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的分流处理探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对本院新柏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TCT),且诊断结果为ASCUS的218例患者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218例ASCUS患者病理组织学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2.29%,高级别CIN及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15.14%。阴道镜拟诊CIN 94例,与宫颈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相符68例,阴道镜评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9.65%,高危型HPV-DNA阳性组CIN检出率为85.84%,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CIN 33例中31例高危HPV-DNA检测阳性,仅2例CINⅡ为阴性。宫颈浸润癌2例,高危HPV检测为阳性。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是一种有效的ASCUS分流管理手段,能提高CIN的检出率。 张宏珍 张巧玉 成争先 温娜 陈小燕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的解剖与生理 被引量:18 2004年 薛凤霞 成争先关键词:宫颈 解剖学 生理学 组织学 淋巴组织 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是否存在甲基化,及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外周血白细胞是否相关。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新鲜组织48例及外周血5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外周血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外周血34例。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方法检验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均无甲基化。子宫内膜癌组织hMLH1启动子甲基化率(35.4%)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外周血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早期显著高于晚期。外周血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织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密切。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液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筛查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颖梅 成争先 薛凤霞关键词:子宫肿瘤 HMLH1 启动子甲基化 腹腔镜在直径>12cm卵巢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12 cm卵巢囊肿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12月直径>12 cm的卵巢囊肿的临床资料。腹腔镜组37例,开腹组30例。2组囊肿直径、术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液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89.6±10.2)ml vs.(200.5±50.0)ml,t=-13.179,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3.9±1.8)d vs.(8.9±1.2)d,t=-13.037,P=0.000],囊液外溢少[11%(4/37)vs.33%(10/30),χ2=5.084,P=0.024]。2组手术时间、囊液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对直径>12 cm的卵巢囊肿进行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张巧玉 张宏珍 温娜 成争先 刘迎春关键词:腹腔镜 卵巢囊肿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缝合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缝合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卵巢囊肿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根据患者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性术中采用缝合止血;观察并比较术后4周、12周两组患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及窦状卵泡计数(Shape of sinus follicle count,AFC),对比两组术后12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E2及AFC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对照组FSH、LH、E2及AFC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E2及AFC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E2及AF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出现排卵异常、经量过少及经期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缝合止血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损伤作用小于电凝止血,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快,临床上应当优选缝合止血,降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张巧玉 范敏 温娜 成争先 何晓清 孔燕关键词:腹腔镜 卵巢囊肿剥除术 缝合止血 电凝止血 卵巢功能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检测在妊娠早期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在妊娠早期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CL/RIA技术对300例早期妊娠者血清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结果血清P值〉60nmol/L,血β-HCG〉50mIU/ml患者85例,占28.33%,经卧床休息,未用药治疗,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在30-60nmol/L,血β-HCG10—50/mIU/ml患者155例,占51.67%,经黄体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治疗后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30nmol/L,血β-HCG〈10mIU/ml患者45例,占15%,终止妊娠者均可见清除宫内组织物中几乎不见新鲜绒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15例,占5.0%,均最终难免流产。结论对于妊娠早期者动态观察血清孕酮与β—HCG,对于妊娠结局的预测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乔丽雅 成争先关键词:早期妊娠 孕酮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55例休克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术前血压、脉搏、腹腔内出血量、盆腹腔手术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医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内出血量800~3000mL,腹腔镜手术组(A组)与开腹手术组(B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A组共25例(45%)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均由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者完成,B组30例(55%)进行了开腹手术,由不具备熟练腹腔镜手术技术者完成;A组与B组有腹部手术史的比例分别为38%和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低收缩压、最低舒张压、腹腔内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分别为(2.5±0.8)d与(7.0±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医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是影响休克型宫外孕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腹腔镜手术配合、麻醉监护与自体输血技术是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的重要保障。 张巧玉 王若薇 李玉艳 成争先 王振国关键词: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休克 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中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是否存在甲基化以及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组织中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状态和外周血白细胞是否... 成争先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启动子甲基化 文献传递 妇科腹腔镜手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妇科腹腔镜技术培训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教学中,应重视学习者的手术经验的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模拟训练和相关的实践培训。 张巧玉 成争先 张宏珍 王若薇关键词:腹腔镜 教学方法 妇科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126例中发现盆腔病变117例,占92.86%;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手术术后妊娠率为47.50%,1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乔丽雅 程琳 成争先 张江琴关键词:腹腔镜 不孕症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