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慧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知识产权
  • 2篇产权
  • 2篇产学研
  • 1篇代理
  • 1篇代理理论
  • 1篇道德风险
  • 1篇信息披露
  • 1篇知识产权资产
  • 1篇职务发明
  • 1篇职务发明创造
  • 1篇上市公司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市值
  • 1篇同创
  • 1篇披露
  • 1篇资产
  • 1篇委托-代理
  • 1篇委托-代理理...
  • 1篇协同创新

机构

  • 6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6篇徐慧
  • 1篇张慧妍
  • 1篇杨哲
  • 1篇陈燕
  • 1篇邓鹏

传媒

  • 3篇中国高校科技
  • 2篇中国发明与专...
  • 1篇科技和产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韩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以“产学研合作基金会”为例被引量:14
2012年
"产学研合作基金会"是近年来韩国在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最富有成效的探索。韩国在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基金会"的运营,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供需矛盾,以专利运营为核心整合了碎片化的政策资源,成功提高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杨哲张慧妍徐慧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
如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完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被引量:1
2018年
职务发明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尤其是对职务发明带来的现实利益的认识,有关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的争议也日益增多。为了调动职务发明人的积极性,提高职务发明的产量和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职务发明收益分配制度。我国已有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了职务发明人奖励金额和报酬比例的最低限度,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涉及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很多,呈现出层次不一、规定不同、缺乏体系与整合的基本情况,实际执行的效果不佳。本文从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发展状况调研结论出发,梳理当前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建立及其与其他国家职务发明制度的比较,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在完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中的理论原理,对职务发明奖酬机制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徐慧
关键词:职务发明创造委托-代理理论道德风险
发达国家专利成果转化政策和措施被引量:7
2012年
发达国家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在促进专利运用方面积累了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法规、财政、税收等相关政策;成立促进大学、科研单位创新成果转化的各种组织机构,如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专利及创新公司等;设立促进和支持专利等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专项基金、经费及鼓励创新成果市场化的奖金。
徐慧
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专利)资产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主要分析沪深两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与科创板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项下披露的知识产权(专利)资产信息。专利是企业的重要创新成果,近九成上市公司都拥有不同类型的专利,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专利资产价值在公司财务报表无形资产项下进行披露;知识产权(专利)资产对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产;知识产权(专利)资产对企业市值、经营收益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知识产权资产信息的准确登记和完整披露对于上市公司吸引投资者、提升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徐慧杨轩
关键词:上市公司知识产权资产市值信息披露
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国家科技计划专利成果转化被引量:6
2014年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家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形式,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由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成果实施转化状况调查显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成果的许可、转让、产业化实施等,因此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中应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参与程度,同时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纽带作用,提高中介机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资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中。
徐慧
关键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
产业的扩散与转移——基于专利的技术关联度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产业间的技术关联测度,了解了产业间的技术扩散与转移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可能的热点、方向及趋势。首先利用专利技术信息和共现方法,定量测度了十五个产业领域间的关联程度,然后分析相关的离散情况,最后结合时间维度探寻了可能的热点及新趋势等。采用专利权人划分产业范围,并加入了权重的考量,确保了研究的客观、准确。结果表明,"半导体制造"和"电子"产业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广泛;而"通信装备"、"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服务"、"半导体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近几年技术扩散较为活跃,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预示着可能的重大变革。
邓鹏陈燕徐慧
关键词:产业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