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雄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军事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为使军队打赢现代战争和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实现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和军心凝聚,用进步的政治精神动员组织官兵而开展的意识形态实践活动。本文从把握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矛盾是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化水平与履行我军职能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提出了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性的对策建议。
- 徐志雄
-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 军队政治工作的本质被引量:1
- 2016年
- 揭示一个事物的本质,必须把握事物的主体、客体、目的、途径和手段。军队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领导和掌握军队,巩固提高战斗力和有效履行职能使命的实践活动。军队政治工作的这一本质,表明军队政治工作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是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巩固提高战斗力的工作,是动员和组织官兵、人民群众和瓦解敌军的工作。
- 徐志雄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
- 习近平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特色价值被引量:7
- 2014年
- 习近平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特征和我军思想政治建设阶段性特征,着眼从政治全局上思考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注重从战略上科学筹划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在科学求解矛盾和问题中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初步形成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理论的又一体系,实现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徐志雄王立功刘阳
-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 军队政治工作科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009年
- 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科学发展,当前要解决好政治工作摆位还不够适当、存在唯书唯上偏向、重德治轻法治、侧重运用"运动式"指导方式、探索政治工作特点规律还不够深入等突出问题。
- 徐志雄
- 关键词:军队政治工作
- 现代战略心理战谋略要论
- 2007年
- 现代战略心理战是为了达到国家和军队的战略目标,从政治上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是一种特殊的在谋略层面发挥作用的政治斗争形式。战略心理战谋略的重心体现在:谋大略——通过政治格局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占领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制高点。谋全胜——倡导王道,以“全胜”争天下。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战,政治作战,以柔克刚。谋巧胜——震慑、策反,多管齐下。
- 徐志雄
- 关键词:谋略
- 论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
- 2005年
- 我军优良传统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从保持我军永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重大政治意义。要紧紧围绕履行军队根本职能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必须遵循新形势下治军特点规律,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拓宽依法治军新思路;加快质量建军,实现科技强军战略;加速人才兴军工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
- 徐志雄郑义学侯敬智
- 关键词:思想政治建设战斗精神
- 擘画政治建军新蓝图——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建军战略思想
- 2016年
- 习主席以唯实求真的中国作风,勇于担当的中国气派,走自己路的独立精神,为我党政治建军立起了旗帜、革除了积弊、擘画了新的蓝图,从而将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军方略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展现了独特的理论品质,实现了我党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
- 徐志雄杜学军巩进军
- 关键词:政治建军历史条件军事指导理论中国气派
-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
- 2015年
-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继承和发扬了红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一是着力健全党指挥枪的原则和制度,确保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二是保证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三是坚持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路线,开展整风运动;四是适时总结经验,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发展。
- 徐志雄
- 关键词:抗日战争思想政治建设
- 论我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和历史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2011年
- 分析了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我军80多年来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历史成就、矛盾问题和发展前景,从大视野中探求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特点规律,为正确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徐志雄
- 关键词:军队政治工作历史成就
- 论毛泽东创建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方略和贡献被引量:1
- 2013年
- 毛泽东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建设的方略和举措主要有:一是坚持主义治军,用进步的政治精神动员组织官兵,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改造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二是创建新型的"政党领军"领导体制,保证我军牢牢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三是坚持政治与军事的统一,政治作战与军事作战相结合,发挥总体战功能;四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创造了军民一致的好传统;五是加强民主建军,在我军内部创造出民主与集中高度统一、官兵上下紧密团结的新氛围。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辩证掌握战争本质的军事思想文化,成为建设现代化军队、打赢现代化战争的主流文化思想,完成了中国军事思想文化建设的现代转型;二是新型"政党领军"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解决了军政关系的核心问题,具有军事制度文化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三是革命战争年代武装斗争所形成的一套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新文化形成的强有力的促进力量,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四是以机动灵活的人民战争为主要特色的军事谋略文化,使传统军事谋略文化实现了革命性的升华;五是军队是一所大学校的建设理念,使人民军队在革命和战争中形成了名将辈出,战将如云的新气象。当前,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军事文化的本质不是武器装备等物质成就,而是中国人民和广大官兵思考和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的理想信念为核心要素的价值体系。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以中华民族复兴为旗帜、发扬军队革命和拼命精神、发挥官兵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的强军目标和世界观,并且带领和影响几代人满腔热忱地围绕强军目标献身于这种世界观,这是最宝
- 徐志雄
- 关键词:毛泽东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