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胜
- 作品数:55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俄罗斯新一代民用发动机研制和发展
- 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的全面开展,民用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引起了航空发动机行业的高度关注。与军机发展不同,民机市场与全球接轨,为了能够研制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发动机,应充分认识国际市场,全面了解国外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 王巍巍徐华胜
- 关键词:民用航空发动机民用发动机
- 轴向旋流器几何对回流区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FLUENT软件对单级轴向旋流器进行冷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中改变了多种旋流器几何结构参数,获得了回流区尺寸与强度的变化规律,拟合了计算回流区长度的经验公式.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所发展的回流区特征参数经验公式能够较准确的估算回流区长度,误差不超过5%;回流区长度随旋流数及扩张比的增大而减小;回流区宽度随扩张比的增大而增大;回流区涡心截面的回流比受旋流器几何参数影响比较复杂;存在临界文氏管扩张角为43°,回流区形态在临界角两侧有很大差异.
- 朱宇张群徐华胜钟士林
- 关键词:冷态流场经验公式
- 高温升燃烧室贫油熄火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高温升(ΔT=1150K)燃烧室的头部采用三级涡流器与单油路预膜气动雾化喷嘴相互匹配。为了分析二者对改善贫油熄火稳定性的最佳匹配,对8组三级涡流器的流量分配和出口角旋向组合不同的匹配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级涡流器的流量分配对贫油熄火有一定影响;而出口角旋向组合则对其影响显著,且最佳旋向组合为第一级右旋45°—第二级左旋40°—第三级左旋40°。此外,最佳匹配方案的贫油熄火稳定性优于基准方案。
- 刘百麟林宇震袁怡祥刘高恩胡正义徐华胜
-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熄火
- 一种部分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部分预混预蒸发燃烧室。它是针对发动机不同工况下对污染排放的要求提出的一种燃油雾化、油气混合和组织燃烧的结构。这种燃烧室的头部由主燃级和预燃级构成,其中预燃级是一个旋流杯,由离心喷嘴、...
- 邓远灏马存祥徐华胜史家荣
-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喷雾锥角调试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某型航空发动机离心式燃油喷嘴在首台份试制时,喷雾锥角较设计要求偏小,通过理论分析,制定了多种调试工艺措施,并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减小旋流槽角度、减小喷口长度、增大喷口直径、减小旋流室长度、减小槽深的措施均能一定程度上增大喷雾锥角。最终采用了双角度复合研磨的工艺,结合减小旋流槽深的措施,达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喷雾锥角。
- 邱伟夏丽敏孙辉赵芳辉邓远灏徐华胜
- 关键词:发动机燃烧室燃油喷嘴喷雾锥角
- 一种带导流边的浮动壁式火焰筒大孔结构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浮动壁式火焰筒大孔的结构。一种带导流边的浮动壁式火焰筒大孔结构,该结构主要由导流边、搭接密封凸台、大孔边缘气膜孔构成。通过瓦片搭接密封凸台与承力壁进行搭接配合实现冷却气密封,大孔搭接密封...
- 周孙宇黎武徐华胜汪庆王培邱俊源刘新生
- 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三维两相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2年
- 贫油预混预蒸发(LPP)技术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低污染燃烧技术,可实现很低的NOX排放。本文采用FLU ENT软件,对一种模型低污染燃烧室(采用LPP燃烧技术)进行三维两相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模型燃烧室的流场结构、流量分配、回流特性、雾化特性和燃烧性能,并对NOX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燃烧室流场中存在与TAPS燃烧室相似的三个涡结构,流量分配与试验吻合良好,雾化特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温度场和低的NOX排放。
- 马存祥邓远灏徐华胜钟世林
- 关键词:LPP燃烧室污染排放
- 民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特点与研制的关键技术
- 介绍了国外现役和在研大型民用飞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主要设计和技术特点,提出了我国研制大型民用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必须攻克的主要关键技术.
- 史家荣徐华胜
- 关键词: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
- 反旋向多漩流器阵列燃烧室流场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TM)对于反旋向多漩流器阵列贫油直喷(LDI)燃烧室的非反应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中采用了一种3×3的漩流器阵列结构,相邻漩流器的旋向交替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燃烧室流场结构十分复杂。由于相邻漩流器之间对于漩流的强化作用,因而各回流区维持了较长的长度。流场中存在的多个回流区及强湍流表明该燃烧室有潜力实现良好的燃烧性能。通过将雷诺应力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DV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良好,说明雷诺应力模型较好地求解了回流区和高速度梯度问题。
- 张群徐华胜钟华贵侯敏杰
- 发散冷却模型试验件换热系数试验研究
- 2015年
- 在模拟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冷却孔相对压降条件下,采用动态法对火焰筒发散冷却模型试验件换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并介绍了其试验设备、试验原理及试验过程。通过测量三种单层发散冷却板及与之相配的双层壁发散冷却火焰筒模型试验件的换热系数,得出了主次流相对静压降、冲击高度、开孔率对火焰筒发散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同时证实,双层壁发散冷却结构在提高火焰筒冷却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
- 程波范珍涔刘堃徐华胜
-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换热系数动态法开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