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先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社会存在
  • 3篇哲学
  • 3篇社会生活
  • 2篇社会关系
  • 2篇本原
  • 1篇哲学教科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课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证法
  • 1篇社会存在论
  • 1篇社会实践
  • 1篇社会意识
  • 1篇视域
  • 1篇思维
  • 1篇思维特质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青年政治...

作者

  • 9篇徐先艳

传媒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社会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被引量:3
2009年
徐先艳
关键词:社会存在马克思哲学传统教科书社会意识哲学教科书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达社会存在范畴的理论桥梁
2008年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存在"这一重要范畴。一个成熟范畴的提出往往有一个前期的理论探索过程。社会存在范畴生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类"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徐先艳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
从“类存在”到“社会存在”——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引量:3
2013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思辨的哲学批判同实证的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借用费尔巴哈哲学术语——"类存在"、"类生活"等表达出超越费尔巴哈的新观点:人的类特性不是意识,而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人的类生活不是抽象的"内在生活",而是能动的生产生活。随后提出的"社会存在",指明人与自然在社会中介意义上的统一,个人生活与类生活、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及人的社会存在形式——社会生活本身。人的现实的社会活动就是人的存在。
徐先艳
关键词:类存在社会存在社会生活
泰勒斯与西方哲学思维特质的奠定被引量:2
2014年
泰勒斯的哲学命题"水是世界的本原"不仅向前承袭了古希腊神话对创世的好奇,而且向后预示着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特质:以本体论(有关终极实在的理论)为基本内容,将其和理性原则捆绑在一起。"水"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世界观"从神学视角转到自然主义视角,从"神话"形态进到"哲学"形态。而"本原"的提出标志着哲学追求统一性的起点,对最真实存在的信念。"本原"从此成为西方哲学的第一范畴,其内含的"一""多"关系的纠缠成为西方哲学家们的永恒追寻。古希腊人选择了对"一"的信念,选择了走"真理之路",也就延宕出西方哲学逻辑思辨的总特点,传承上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
徐先艳
关键词:泰勒斯本原
关于马克思社会存在范畴的历史沉思
徐先艳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社会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重复性”问题及其求解——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高中政治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内容"重复性"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通过进阶式的教学设计寻找教学的"差异化优势"。具体说来,可通过引入历史视域向学生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性认识的逻辑力量,通过引入问题逻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穿透力和现实指导力。前者是为了更好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学马列要精",后者是在"要管用"上下工夫,这样就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了。
徐先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政治课历史视域问题逻辑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研究
在西方哲学史上,社会存在是马克思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概念,术语的创新内含着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因此,通过联系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论传统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层面上发起的革命性变革,透视马克思社会存在论所构成的不可超越...
徐先艳
文献传递
卢卡奇解读马克思辩证法之得与失
2007年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首先是革命的辩证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是总体的辩证法,包含将社会看作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的具体总体观,以及把社会关系置入历史进程的历史总体观。
徐先艳
关键词:辩证法总体观方法论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存在论
2008年
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因此,可以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诸手稿中的全部论述在最终意义上都是关于社会存在的。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存在论在解析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的地位作出系统说明,但它实际上规定着《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特质。马克思把存在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并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自然存在。
徐先艳
关键词:自然存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