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玲 作品数:7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链抗原125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PCO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2 mg·d^-1;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每次0.5 g,每天3次,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检测2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及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分别为(3.21±0.66),(5.27±1.24)U·L^-1,促黄体生成素(LH)分别为(5.22±1.19),(8.71±1.68)U·L^-1,睾酮(T)分别为(2.16±0.27),(4.09±1.35)mmol·L^-1,总胆固醇(TC)分别为(3.91±0.18),(4.37±0.68)mg·dL^-1,三酰甘油(TG)分别为(1.05±0.39),(1.41±0.52)mg·dL^-1,空腹胰岛素(FIN)分别为(14.24±5.29),(18.17±5.36)mU·L^-1,空腹血糖(FBG)分别为(4.05±0.29),(5.18±1.18)mmol·L^-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1.17±0.54,1.78±0.7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分别为4.31±0.26,5.98±0.87,CA125水平分别为(19.23±7.51),(30.51±9.14)U·mL^-1,雌二醇(E2)分别为(96.23±14.22),(72.47±13.42)pmol·L^-1,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分别为(1.84±0.53),(1.65±0.41)mg·d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11%,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有效调控性激素和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 陈德军 徐一玲 廉红梅 李红英 汪黎明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胰岛素抵抗 运动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13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7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6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联合饮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张庆环 徐一玲关键词:饮食干预 运动疗法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 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探讨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标本35例,其中增生期24例,分泌期11例;按美国生育协会(R-AFS)分期标准分期,Ⅰ~Ⅱ期12例、Ⅲ~Ⅳ期2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有卵巢型20例,腹膜型4例,深部结节型11例。对照组为子宫肌瘤患者,共25例,收集其手术前血清标本,其中增生期11例,分泌期14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清中MMP-9的表达,同时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MMP-9表达,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MMP-9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R-AFS分期Ⅲ~Ⅳ期血清中MMP-9含量与Ⅰ~Ⅱ期MMP-9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P-9的含量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P>0.05);④EMS腹膜型、深部结节型、卵巢型的血清中MMP-9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MMP-9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是EMS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因素之一;②MMP-9在EMS的高表达为MMP-9特异性抑制剂对EMS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 徐一玲 李红发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生育期妇女 miR-182靶向调控AQP5基因介导Wnt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阐明miR-182靶向调控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基因介导Wnt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rosis,EMs)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EMs小鼠模型。取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并检测组织中miR-182、AQP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正常和EMs模型小鼠炎性因子表达。随后分离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182、AQP5、Wnt通路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的表达。MTT、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和侵袭能力。结果与Normal组小鼠相比,EMs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中miR-182表达降低,AQP5及Wnt-1、β-catenin表达升高(均P<0.05)。细胞实验中,过表达miR-182或沉默AQP5能抑制Wnt通路相关因子(Wnt-1、β-catenin)的表达。同时,细胞的增殖活力降低,侵袭能力下降(均P<0.05)。miR-182 inhibitor组各项指标表达与miR-182 mimic组相反。EMs细胞转染sh-AQP5的影响能被miR-182 inhibitor抵消。结论上调miR-182能靶向抑制AQP5的表达,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减少EMs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侵袭。 刘永浩 徐一玲关键词:AQP5 WNT信号通路 慢性乙肝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妊娠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接诊的慢性乙肝妊娠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接受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19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酯,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均接受阻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分娩前的肝功能、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乙肝母婴传播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分娩前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并且观察组分娩前的ALT、HBV-D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7.98%和94.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1%和4.90%(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时、6月龄、12月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HBV-DNA≥100 IU/ml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35%(84/1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乙肝妊娠患者在孕期服用替诺福韦酯能够有效降低其血清HBV-DNA水平,改善肝功能,同时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的HBV感染率,且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邓建松 代勇 徐一玲 魏柏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 替诺福韦酯 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 短效口服避孕药和雌孕激素序贯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行人工流产术后治疗者120例,数字表法分3组各40例。治疗Ⅰ组采用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治疗Ⅱ组实施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且未服用含激素类药物。比较3组术后恢复情况、雌孕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8.3±2.8d、5.3±1.8d、4.2±1.2d)及出血量(62.3±15.8ml、56.3±11.8ml、52.2±10.3ml)依次降低,月经复潮时间(37.2±10.8d、30.3±8.8d、28.8±8.3d)依次降低(均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治疗Ⅰ组、治疗Ⅱ组(6.4±1.3mm、7.0±1.8mm)均高于对照组(4.4±1.2mm)。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孕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27.5%、12.5%、5.0%)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效果均较好。 徐一玲 尹青 熊茵 徐惠敏 张丝梅 邓建松关键词:人工流产术 短效口服避孕药 术后恢复 HLA-DRB1及DQA1基因多态性与武汉地区宫颈病变妇女HPV感染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宫颈病变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武汉地区宫颈病变妇女HPV感染情况,检测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分析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武汉地区宫颈病变妇女HPV感染的关联性。结果 2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感染HPV的宫颈病变患者173例,感染率为86.50%;宫颈上皮细胞瘤变患者HPV感染率低于宫颈癌患者(P<0.05);173例宫颈病变HPV感染患者中,包括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04例和低危型HPV感染患者69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以HPV-52、HPV-16和HPV-58感染为主,低危型HPV感染患者以HPV-6感染为主;HPV感染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RB1*13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HPV感染组HLA-DQA1*01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QA1*0501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武汉地区宫颈病变妇女HPV感染以HPV-52、HPV-16、HPV-58和HPV-6、HPV-11感染为主,HLA-DRB1*07、HLA-DQA1*0102等位基因可能是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易感基因,HLA-DRB1*13、HLA-DQA1*0501等位基因可能是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保护基因。 黄桓 徐一玲 秦颖 李春 宋玉关键词:宫颈病变 人类白细胞抗原 DRB1 DQA1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