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豫忠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功
  • 1篇上肢
  • 1篇上肢运动
  • 1篇上肢运动功能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特征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足底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踝足矫形器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后
  • 1篇痉挛
  • 1篇患侧
  • 1篇患侧上肢
  • 1篇矫形器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2篇彭豫忠
  • 2篇翟亮凯
  • 1篇吴伯涛
  • 1篇李亚峰
  • 1篇王轶昭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姿势控制对脑卒中后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姿势控制对卒中后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运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bobath姿势控制理论进行治疗。在患者入组时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痉挛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均获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姿势控制对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
彭豫忠王轶昭吴伯涛翟亮凯
关键词:上肢运动功能痉挛
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足底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使用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底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使用踝足矫形器组,每组各28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矫形器组在治疗中站立和行走训练时使用踝足矫形器,每天间断穿戴支具不少于4小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足下垂生物力学特征进行评定。结果:矫形器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其足下垂生物力学特征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矫形器组的生物力学特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足矫形器对改善偏瘫患者足下垂具有很好的作用。足底生物力学研究对于指导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的评估具有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翟亮凯彭豫忠李亚峰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偏瘫足底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