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
- 作品数:32 被引量:2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子宫腺肌病病变形态对超声消融耐受性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评估子宫腺肌病病变形态对超声消融耐受性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响,为合理选择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镇静镇痛下超声消融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37例,进行疼痛语言评价量表评分,监测治疗后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子宫腺肌病病变形态、位置及大小与副反应及并发症的相关关系。结果 99.8%(236/237)的患者可以耐受超声消融治疗过程,95.8%的患者术中疼痛感觉为轻-中度,评分小于4分。副反应发生率为:下腹部疼痛87.3%;阴道血性分泌物27.4%;骶尾部、臀部痛10.5%;下肢麻木与疼痛5.1%;恶心、呕吐1.7%;乏力1.7%。并发症发生率4.2%(10/237),其中皮肤毒性发生率0.8%(2例),均为SIR-B级;神经毒性(下肢痛)发生率1.3%(3例)。腺肌病病变位于子宫后壁较前壁发生骶尾部、臀部痛的风险增加10.9倍;阴道血性分泌物发生的风险增加7.0倍;弥漫性病变较局限性病变发生下肢麻木及疼痛的风险增加8.6倍;后位子宫致骶尾部、臀部痛风险增加2.8倍;腺肌病病变大小与骶尾部痛、下腹痛、下肢麻木及疼痛、阴道血性分泌物的发生均相关。结论镇静镇痛下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病患者耐受性好、副反应轻、并发症少。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对安全性有一定影响,临床筛选病例及治疗时应予以考虑。
- 陈锦云陈文直王智彪唐良萏彭松胡亮刘映江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并发症
- 影像学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术后疗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之一,40-50岁妇女其发病率高达60%。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传统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等,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兴方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逐渐认可[2-4],同时有无辐射、无创性以及术后不影响工作、生活等优点。
- 胡森阳彭松
- 关键词:平滑肌瘤子宫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例典型子宫腺肌瘤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超声实时监控。以彩超或增强MRI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腺肌瘤体积、血供变化,以及随访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痛经程度和血红蛋白变化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后,子宫腺肌瘤血供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体积缩小明显(57.16%),月经周期和月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50%,所有患者的痛经症状均完全缓解,Hh水平全部恢复正常,无不可接受的并发症。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彭松周崑张炼黎克全杨炜金成兵冉立峰朱辉陈文直王智彪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腺肌瘤
-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残余子宫肌瘤组织转归的机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超声消融对靶区外不同位点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以及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探讨残余子宫肌瘤的转归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R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系统消融8个子宫肌瘤,声功率400W,辐照时间60s,以MR检测靶区外子宫肌瘤组织的升温情况。治疗前取1cm×1cm子宫肌瘤组织为对照组。辐照完毕后取靶区外0.5cm、1.0cm、1.5cm处子宫肌瘤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超声消融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P450酶)的表达,以Western-blot半定量检测P450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靶区周围肌瘤组织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且靶区外位点的温度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靶区外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均无明显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半定量结果显示P450酶蛋白在靶区外0.5cm、1.0c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消融部分子宫肌瘤后,在一定范围内的残余子宫肌瘤的生长会被抑制,其机制与温度影响P450酶的蛋白表达有关。
- 秦娟陈锦云王琦彭松胡亮刘政王智彪
- 关键词:消融技术超声学芳香酶孕激素受体
- 超声消融邻近骶尾部子宫肌瘤的临床策略及其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比较2种不同声束投照模式下邻近骶尾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子宫肌瘤UA治疗患者,MRI影像显示主要肌瘤边缘到骶尾骨距离小于30 mm患者共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7例,接受倾斜式声束投照模式下UA治疗;对照组45例,在垂直式声束投照模式下接受UA治疗。研究随访期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术中VAS评分及消融率等指标,相关的不良反应评价参照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标准。结果:92例患者均完成一次性UA治疗。2组患者均未出现主要并发症(SIR C-F级),对照组患者次要并发症发生率(SIR A-B级)显著高于研究组(53.3%vs 36.2%;RR 1.71[1.03-2.82],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VAS分值分别为(2.9±1.4)及(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内MRI显示研究组及对照组肌瘤平均消融率分别为(80.9±18.9)%及(75.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治疗邻近骶尾部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倾斜式声束投照的临床治疗策略降低患者不适反应,提高术中耐受性及安全性,有效提高消融效果。
- 胡亮陈文直陈锦云彭松张炼黎克全唐良萏白晋王智彪
- 关键词:骶尾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消融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1],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慢性盆腔痛、痛经、不孕等,其发病率为10%-15%[2]。生长部位主要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宫骶韧带及子宫直肠陷凹最常见,但也可见于肺、脐、膀胱、肠道、输尿管、脑及腹壁等部位。
- 王瑞伟彭松
-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术
- 超声消融困难子宫肌瘤的预测策略研究
- 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 UA)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将体外低强度的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目标区域,形成高能量的焦点,致焦点区域的组织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凝固性坏死,而焦点外的组织无明显损伤。超声消融子宫肌...
- 彭松
-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消融剂量学功能磁共振成像疗效预测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独采用HIFU治疗的20例DU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3天内采用MR检查评价疗效;治疗后3、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子宫肌瘤症状量表(UFS)评分随访;分析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RI显示20例患者消融体积(279.63±177.44)cm3,平均消融率为(32.35±3.74)%,治疗后3、6个月平均子宫体积缩小(24.87±5.08)%、(28.38±6.77)%;20例患者治疗前UFS为(18.25±4.38)分,治疗后3、6个月UFS分别减少(6.05±2.91)分、(7.60±3.52)分。治疗中20例(20/20,100%)患者均有治疗区疼痛,15例(15/20,75.00%)患者诉骶尾部疼痛,6例(6/20,30.00%)患者诉皮肤发烫;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好转,未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HIFU治疗DUL近期内安全、有效。
- 李吉洪黎克全彭松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安全性有效性
- 子宫腺肌病的基因发病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子宫腺肌病作为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机制虽己有多方面研究,但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从而导致有效治疗手段有限。任何疾病的发病机制都可以从基因学角度进行分析,该文将近年来子宫腺肌病与相关基因(包括抑癌基因PTEN,原癌基因PTTG、c-myc,凋亡基因Bcl-2/Bax、survivin,免疫耐受相关基因Fas/Fasl、HLA-G以及雌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予以综述,在总结既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为后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 张成宇彭松熊郁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基因
- 肋骨切除术在HIFU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肋骨切除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hg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右叶中晚期肝癌分为肋骨切除组(36例,43病灶)和非肋骨切除组(32例,40病灶),随访两组患者HIFU联合TACE后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总平均随访(11.9±11.4)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分别依次为13月、52.3%、21.8%与12月、46.8%、17.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155);其病灶完整消融率和消融体积>80%比例分别依次为46.5%、79.1%与37.5%、6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切除术不能有效提高HIFU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 金成兵朱辉王智彪张炼黎克全周昆杨炜彭松冉立峰
- 关键词:HIFUTACE肝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