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聚赖氨酸
  • 4篇Ε-聚赖氨酸
  • 3篇发酵
  • 2篇链霉菌
  • 1篇点突变
  • 1篇定点突变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特性
  • 1篇食品
  • 1篇食品防腐
  • 1篇食品防腐剂
  • 1篇双水相
  • 1篇水相
  • 1篇随机突变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葡萄糖
  • 1篇重组大肠杆菌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机构

  • 6篇江南大学

作者

  • 6篇张龙
  • 4篇陈旭升
  • 4篇毛忠贵
  • 2篇倪晔
  • 1篇刘梦晗
  • 1篇王靓
  • 1篇孙志浩
  • 1篇章凯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葡萄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工艺优化被引量:6
2017年
为建立Streptomyces albulus M-Z18以葡萄糖为碳源的ε-聚赖氨酸(ε-PL)高效发酵工艺,对葡萄糖和硫酸铵的流加方式和控制浓度、pH控制条件和溶氧控制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补料采用脉冲补料方式控制维持在10~30 g/L范围,氨氮补料采用脉冲补料方式维持在0.1~0.5 g/L范围,pH冲击时间为9 h、恢复pH为3.85,发酵中后期最佳溶氧水平为20%左右为最优ε-PL发酵工艺控制条件。经过8天补料-分批发酵,实现ε-PL产量达到47.13 g/L,菌体量为57.08 g/L,相比于优化前,ε-PL产量和菌体量分别提高了27.34%和19.61%。上述研究结果为ε-PL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许永杰张龙潘龙陈旭升毛忠贵
关键词:Ε-聚赖氨酸链霉菌
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产ADI酶发酵培养基被引量:3
2015年
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借助于SAS软件,结合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5种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胰蛋白胨11.16 g/L,酵母提取物20 g/L,甘油6.3 g/L,磷酸氢二钾16.38 g/L,磷酸二氢钾2.31 g/L。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ADI酶活达到5.7 U/m L发酵液,比初始培养基(3.72 U/m L发酵液)提高了1.53倍,比LB培养基(2.83 U/m L发酵液)提高了2.01倍。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在3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ADI酶活达到15.17 U/m L发酵液,较LB培养基(4.32 U/m L发酵液)提高了3.51倍。
张龙司海明倪晔
关键词:培养基优化响应面
随机突变结合理性设计改进生理pH下精氨酸脱亚胺酶的性质被引量:2
2013年
精氨酸脱亚胺酶(arginine deiminase,EC 3.5.3.6,ADI)因其可作为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支原体来源的重组ADI处于肝癌和黑素瘤的三期临床研究阶段.作为药用酶,当前报道的ADI在体内生理条件下普遍存在酶活低、半衰期短、底物亲和性弱等局限性.本研究结合随机突变及基于理性设计的定点突变两种方法,对研究室前期自主筛选得到的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来源的ADI经一轮定向进化后所获优势突变株M314(A128T/H404R/I410L)进行分子改造.通过对随机突变法获得的1480个突变株进行96孔板高通量筛选,得到优良突变株M173(A128T/H404R/I410L/K272R);同时,基于同源序列比对及ADI蛋白三维结构同源建模,采用PyMOL软件理性预测和分析其活性中心及附近保守区域氨基酸位点对蛋白功能的影响,选择了6个位点D78E、L223I、P230I、S245D、A275N、R400M分别在M314的基础上进行定点突变,最终获得优势突变株M04(A128T/H404R/I410L/S245D).通过对突变株的酶学性质以及动力学参数分析发现:生理pH值下,突变株M173的酶比活(12.32 U/mg)在M314(9.02 U/mg)的基础上提升36.59%,Kcat/Km提高52.36%;而突变株M04的最适pH由6.5升高至7.0,更接近体内生理pH,其比酶活(14.66 U/mg)较M314提升62.53%,Kcat/Km提高了37.12%.综上结果,本研究结合两种分子改造方法成功地对该ADI在生理pH条件下的酶活和酶学性质进行了改良,并为蛋白质的分子改造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刘梦晗倪晔张龙章凯孙志浩
关键词:精氨酸脱亚胺酶随机突变定点突变
具有双重抗生素抗性的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选育及生理特性被引量:1
2018年
以ε-聚赖氨酸产量为1.60g/L的Streptomyces albulus M-Z18为出发菌株,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选育具有双重抗生素抗性的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并对高产菌株和出发菌株的生理生化性能进行比较。通过链霉素诱变成功选育出了1株遗传稳定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S.albulus S-7,ε-聚赖氨酸产量为2.03g/L;对S.albulus S-7叠加巴龙霉素,获得1株遗传稳定的具有双重抗性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S.albulus SP-14,ε-聚赖氨酸产量为2.37g/L,比出发菌株S.albulus M-Z18的ε-聚赖氨酸产量增加了48.10%。使用链霉素和巴龙霉素选育具有双重抗生素抗性的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赵俊杰张龙王靓陈旭升毛忠贵
关键词:发酵工程Ε-聚赖氨酸
采用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ε-聚赖氨酸被引量:5
2018年
对以双水相萃取新技术提取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作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通过对多个双水相体系的筛选,确定了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来萃取ε-PL的方案,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pH 9.5,乙醇/硫酸铵质量分数组成为20%/20%,分配系数和收率分别可以达到18.33和98.02%。进一步探究了多级萃取方式对ε-PL萃取效果的影响,发现3次萃取的效果最好,蛋白质和色素去除率分别达到85.66%和60.00%,ε-PL收率为96.15%。最后,收集经过3次萃取后的上相,利用超滤膜进行简单脱盐浓缩,产品的收率和纯度分别可以达到68.28%和92.39%。
马玉张龙陈旭升毛忠贵
关键词:双水相Ε-聚赖氨酸
ε-聚赖氨酸高产改造菌发酵过程分析与工艺改进被引量:4
2018年
ε-聚赖氨酸(ε-PL)是我国新近批准的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由链霉菌好氧发酵制备而来。通过传统育种手段强化产生菌ε-PL合成能力是提高其发酵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高产改造菌与出发菌株发生的生理改变却很少被关注。本研究从培养特征,营养需求和发酵过程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albulus GS114具有需氧量小、菌体量低、ε-PL产量高、单位菌体ε-PL合成能力强、转化率高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S.albulus GS114的ε-PL产量,通过提高pH冲击策略中预培养p H增加其菌体量,实现ε-PL产量达到53.49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1.9%。研究结果将为ε-PL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张龙郑根成潘龙陈旭升毛忠贵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链霉菌补料分批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