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5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学位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医药卫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石流
  • 5篇泥石
  • 5篇泥石流
  • 4篇金刚石
  • 4篇刚石
  • 3篇电容
  • 3篇电容器
  • 3篇动物
  • 3篇动物实验
  • 3篇多尺度
  • 3篇纳米
  • 3篇金属
  • 3篇径流
  • 3篇超级电容
  • 3篇超级电容器
  • 3篇扰动区
  • 2篇电偶
  • 2篇电站
  • 2篇循环型
  • 2篇灾害

机构

  • 53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政法学院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作者

  • 54篇张鹏
  • 7篇马金珠
  • 6篇谢二庆
  • 5篇齐识
  • 4篇顾春杰
  • 4篇滕凤
  • 4篇张国志
  • 2篇刘东飞
  • 2篇宁娜
  • 2篇潘丽平
  • 2篇何勇民
  • 2篇陈万军
  • 2篇朱高峰
  • 2篇杨芳
  • 2篇田黎明
  • 1篇柴琛
  • 1篇邵剑雄
  • 1篇戴霜
  • 1篇李常斌
  • 1篇潘燕辉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水文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甘肃农业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天水行政学院...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危机传播中SNG直播的“主力军”作用
近些年来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增多,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的时代,那么,在风险社会中的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第一现场的直播报道越加关注,这不仅是电视媒体的自然属性所要求,而且还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掌握话语权、引导舆...
张鹏
关键词:主力军
文献传递
国内胃癌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评价
张鹏麦月芬孙婉婷霍兴晨李欣欣穆静刘雅莉
关键词:动物实验胃癌
2009-2011年甘肃省和陕西省流行的人副流感病毒1、2、3型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甘肃省、陕西省流行的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 HPIVs)的基因特征和流行规律,为中国大陆人副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累积数据。 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
张鹏
关键词:人副流感病毒HN基因基因特征
文献传递
白龙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随着发生变化。本文根据白龙江上游4个站点的实测月径流量资料,分析了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与变化幅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965~1969年、1971~1984年和2002~2006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强:白龙江上游集中度较小。集中度随时间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趋势。流域自上游向下游,在不同年代集中期均表现为逐渐缩短的变化趋势。Cm、Cm-max和AR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m-man刊。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龙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
田黎明齐识马金珠张鹏赵艳萍宁娜
关键词:径流
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空间数据库;(2)确立风险评估层次及尺度要求;(3)确立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建议要求;(4)泥石流风险评估:包括泥石流发生概率估算、危害估算、风...
顾春杰舒和平马金珠齐识张鹏
论我国旅游法律制度的完善
旅游业具有“无烟工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对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在旅游法制建设方面却始终停滞不前,这极不利于...
张鹏
关键词:旅游业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硅包覆金刚石增加其金属黏合性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包覆金刚石增加其金属黏合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横置的真空室、带转动轴的电机和带波导管的微波产生装置。所述真空室的左端分别设有石英窗口和进气口,其右端分别设有抽气口和所述电机,其内设有滚筒;所述石英窗口与所述...
谢二庆滕凤龚成师张鹏张国志
文献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18个典型地区的实证分析
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区域性渐进式”的特征,经济转型总体格局是由转型绩效各异的区域演进所合成的。经济转型在区域层面呈现出的独特地域色彩,形成了区域经济转型路径的多样性。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中央选取了全国18个地区作为经济...
张鹏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转型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聚落选址与预测——以庄浪河流域为例
2025年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管理领域,对重建古聚落分布格局及研究古代人地关系的适应过程极为重要。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貌是新石器时期先民开展定居生活和向高原拓展的重要通道,其中的庄浪河流域更是连接青藏高原、陇西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关键节点。本研究在庄浪河流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确定含有马家窑文化马厂时期遗存的聚落遗址20处,年代范围为4200~4000 cal.a B. P.;在此基础上,基于对聚落现代水文地貌特征和空间分布形态的认识,利用地图代数法对该流域可能存在遗址的区域进行了预测,新发现9处遗址,并经实地考古调查得到了验证。结合古代水文状况、地貌形态、生业模式和社会意识等,分析该区域新石器晚期聚落的选址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单个遗址的微环境尺度上,聚落倾向于选择取水便捷、地势平坦、日照充足、避免水患的河岸高地,可能与阶地形成年代、频发的水患以及生业模式对土地资源、水源和日照辐射的需求有关;2)在流域尺度上,聚落沿河呈带状集中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具有“相聚成群”、“以大带小”的空间特征,可能与社会组织的主动性选择相关。与周边区域对比,不同环境下同时期聚落选址策略差异显著。本研究提出的遗址预测方法在河谷盆地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为提高田野考古调查效率,以及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地关系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案例。
张鹏张鹏张鹏杨晓燕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灌丛化对圆穗蓼昆虫植食作用的影响
2024年
灌丛化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普遍存在,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包括全球变暖、CO_(2)浓度增加、过度放牧和人类活动等。灌丛化对草地生态系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且该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依赖于环境条件。虽然已有诸多研究探讨了灌丛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其对昆虫植食作用的影响格局和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见物种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盖度(0、50%、100%)的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下圆穗蓼的昆虫植食作用,探究了灌丛化对昆虫植食作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随气候和土壤条件变化而变化。结果表明:(1)圆穗蓼昆虫植食作用随灌丛盖度增加而增强;(2)灌丛化对圆穗蓼昆虫植食作用的影响在年均温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低、土壤碳含量和氮含量高的情况下更显著。本研究揭示了灌丛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圆穗蓼昆虫植食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种影响具有环境依赖性。这一结论为探究灌丛化对草地昆虫植食作用的影响提供了证据,对于认识和科学管理青藏高原灌丛化草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谭晓丹张鹏朱思睿刘向周淑荣刘木
关键词:灌丛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