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蒙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草地
  • 2篇风电
  • 2篇风电场
  • 1篇研究演进
  • 1篇演进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化
  • 1篇意象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长
  • 1篇社会
  • 1篇适宜性
  • 1篇人工草地
  • 1篇紫花
  • 1篇紫花苜蓿
  • 1篇最大熵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蒙
  • 2篇王宏
  • 2篇邓飞
  • 2篇李国庆
  • 2篇李晓兵
  • 1篇刘志锋
  • 1篇李瑞华
  • 1篇常学礼
  • 1篇李旭
  • 1篇张丽
  • 1篇张春华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民俗化与艺术化:汉末时期“杞梁妻”意象的多元表达与社会沉淀
2020年
"杞梁妻"故事最早见于《左传》,此后又有典籍续写和文学用典等诸多文本出现,其身世、情节多有演绎,人物形象亦日益丰满,乃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意象。这一意象的多元表达与社会传播,是以民俗附会或艺术想象为主要方式,并历经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筛选与沉淀的。通过对汉末以前相关文本的梳理,聚焦围绕杞梁妻故事而进行的诸多加工与再造,并从民俗化与艺术化的双重视角予以分析,有助于理解"杞梁妻"在中国历史社会语境中的形象变迁与意象表达,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存在与位置。
张蒙
关键词:民俗化艺术化
国内领导风格研究演进及前沿展望
2024年
以2000-2021年国内核心期刊刊发的565条论文为数据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领域研究的时间、机构、作者等外部特征和研究脉络、主题演化等内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国内领导风格的研究主体较为分散,合作较为松散,萌芽期侧重于经典领导风格理论的研究;发展期关注中国情境下领导风格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成熟期关注新兴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和员工创新的影响。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心理授权的关系,以及中国情境下的双元领导、女性领导特质等是未来研究热点。
张蒙张蒙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
风电场对草地蒸散发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利用2000年—2014年的MOD16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内蒙古灰腾梁风电场及该电厂50 km缓冲区内,风电场建设之前的2000年—2008年、风电场建设之后的2008年—2014年及2000年—2014年的草地生态系统区域年蒸散发(ET)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2000年—2014年的风向频率数据,重点探讨了不同风向频率下ET的具体变化幅度,最终得到了如下的结论:(1)风电场会加快地表ET,风电场对ET的影响距离可达到50 km以上。(2)同其它风向区域相比,风电场上、下风区对ET的影响程度更大。(3)风电场下风区对ET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剔除ET自然变化趋势的影响后,下风处ET以141.05 mm·年^(-1)的速度上升。(4)ET持续上升可能会对局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影响,随着风电场更大规模的建设,这是一个值得警惕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期待为风电场的建设、探讨风电场对草业资源的可更新性,可持续性利用等方面的影响提供借鉴。
李国庆刘志锋常学礼张蒙
关键词:风电场蒸散发草地
基于MaxEnt模型评价紫花苜蓿在锡林郭勒盟的分布适宜性及主导因子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最大熵(MaxEnt)物种分布模型,结合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已有的地理分布记录,选取影响紫花苜蓿生长的10个变量,包括7个气候变量(年均降水量、年总辐射量、年最低温度、年均温度、5月最低温度、8月平均温度、8月空气湿度)和3个土壤变量(土壤pH、土壤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最大熵模型的Jackknife检验,计算各变量对紫花苜蓿适宜性的重要性,筛选出影响紫花苜蓿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的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的AUC分别为0.913、0.889,均达到"很准确"水平,说明模型能准确地模拟紫花苜蓿在锡林郭勒盟的地理分布,紫花苜蓿的适宜种植区(P>0.50)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和东南部,面积为0.98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影响紫花苜蓿适宜性分布的主导因子为年均降水量、年最低温度、5月最低温度和8月湿度。
邓飞李晓兵王宏张蒙李旭李瑞华
关键词:紫花苜蓿适宜性最大熵模型
风电场对草地植被生长影响分析——以内蒙古灰腾梁风电场为例被引量:19
2016年
利用2000~2014年的MOD13Q1-NDVI数据,对内蒙古灰腾梁风电场及该电厂50 km缓冲区内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气象数据,重点探讨了风向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与2000~2008年风电场建设完成前植被生长相比,2008年后风电场运行对植被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影响范围和强度是不均匀的,结果表明:1风电场运行对风电场区域内/外植被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风电场区域内不利于植被的生长,而上/下风区域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2相对于风电场建成前,风电场建成后的2008~2014年缓冲区和风电场区域植被恢复比例分别上升了26.66%和13.14%,但上风区域却上升了51.83%,下风区域上升了41.07%。可见风电场上/下风区植被恢复比例,尤其是上风区植被的恢复比例要远高于其它区域;3距离风电场中心30~40 km的上风区很可能是受风电场影响最为明显的区域。
李国庆张春华张丽张蒙
关键词:风电场植被生长草地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典型草原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实地调查,在锡林郭勒盟共调查研究了多年生人工草地26块,其中,包括8个牧草品种,单播和混播2种播种方式。单播产量最高的牧草为紫花苜蓿,在正蓝旗干草产量为4 730kg/hm2,混播产量最高为西乌旗西南部的老芒麦+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达6 663kg/hm2;总结了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人工草地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为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邓飞李晓兵王宏张蒙
关键词:人工草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