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修复喙锁韧带的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Ⅱ型和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对比
- 2015年
-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CHP)固定但不修复喙锁韧带治疗急性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4例新鲜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使用CHP复位固定肩锁关节,其中Ⅲ型共20例均未修复喙锁韧带,对比Ⅱ型及Ⅲ型两组患者在取出CHP后的疗效。在取出CHP后,随访3个月。结果 44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均在术后1年半内在我科取出CHP。参照Karlsson标准:Ⅱ型组优14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4.7%。Ⅲ型组优12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3.8%。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是目前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对于Ⅲ型急性脱位可不必修复喙锁韧带,愈合后及时取出CHP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何炜何发胜张海波蔡克冬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喙锁韧带
- 手法整复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老年肱骨骨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伤肩垫高后从肩锁关节前下方沿着锁骨外侧三分之一到三角肌与胸大肌间转向外下延伸行长度12~14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组织与深筋膜,分离三头肌与胸大肌,保护好头静脉,同时向外侧牵开三角肌显露肱二头肌的长头肌腱,清除淤血后查看骨折端的位置,助手持续牵引患肢进行骨折端复位,稳定后进行固定,最后清洗缝合。治疗组34例活血止痛汤(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续断、补骨脂各15g,乳香、没药各6g,土鳖虫、三七3g,赤芍药10g),水煎400mL,1剂/d,2次/d,口服;保守治疗,移位明显外展型肱骨近端骨折:在局部麻醉下采取手法整复,对于超肩关节夹板采取固定。内收型:治疗原则同外展型相同,但是手法和固定形式则相反。两组均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85.29%。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88.24%。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情况两组均有改善(P>0.05)。日常生活评分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老年肱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何发胜蔡克冬张海波何炜
- 关键词:保守治疗活血止痛汤骨折愈合时间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疼痛评分、椎体功能、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2.10±0.78)分、ODI评分(15.50±3.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8±1.21)分、(19.68±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86、6.188,P<0.05);研究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95.23±14.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3±13.26)%,Cobbs角(4.39±1.0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2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7、10.94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结论 采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实施治疗优势明显,且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 张海波唐聪
-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包括支撑架、支撑垫、束脚件以及牵引件;所述支撑垫设置于支撑架上用于支撑腿部,所述束脚件滑动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牵引件设置于支撑架上且与束脚件连接,用于朝向远离支撑垫的一侧牵拉束脚件。本申请...
- 何发胜张海波何炜周毅强
- 闭合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组(n=43)与有限切开复位组(n=92)。闭合复位组行闭合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有限切开复位组行有限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限切开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切开复位组骨折正常愈合率高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疗效均较好,但有限切开复位能加速骨折愈合,降低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
- 张海波何发胜何炜林蔚莘许恺陈志斌张建新周毅强
- 关键词: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复位
- 一种用于牵引上肢的座椅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牵引上肢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腋下的支撑板,其中任意一侧支撑板可拆卸安装有手臂支撑架;所述手臂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承托手臂的衬垫,所述手臂支撑架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牵引板...
- 陈平张海波
-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部残疾指数(NDI评分)、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颈椎Cobb角。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JOA、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JOA、NDI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比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间隙高度、颈椎Cobb角升高更加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其颈椎功能,而由于其术后疼痛较轻,活动受限程度较少,因此患者更易进入睡眠状态,提高了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陈志斌池开宇卢奇昊张海波刘胜唐聪何发胜
- 关键词:颈椎病睡眠质量
-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经验及教训被引量:28
- 2012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极易被忽视,多数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治,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而且极易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1]。据国外文献报道,THA术后在没有任何预防性措施的情况下,DVT的发病率为40%~70%,国内吕厚山等[2]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为47.1%。
- 张海波何炜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微创动力髋螺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及术后稳定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开始负重站立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稳定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的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40,P=0.000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30,P=0.0018)。结论:与微创动力髋螺钉相比,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综合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在髋关节功能、生存质量和稳定性的改善方面表现更佳,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理想方案之一。
- 张海波
- 关键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疗效稳定性
- 保留旋前方肌小切口掌侧解剖锁定钢板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 研究保留旋前方肌小切口掌侧解剖锁定钢板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并观察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4—2022-03诊治的60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观察组28例术中采用保留旋前方肌小切口,手法复位联合掌侧解剖锁定钢板辅助复位骨折,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Henry切口撬拨复位并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术后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腕关节活动度。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正中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肌腱断裂、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腕关节(前屈、后伸)活动度、前臂旋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前臂旋前活动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术后3个月前臂旋前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保留旋前方肌小切口掌侧解剖锁定钢板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快速康复,更早获得满意的前臂旋前功能。
- 唐聪颜志文池开宇刘胜陈镇辉何发胜张海波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骨折旋前方肌解剖锁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