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虹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人工林中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群更新的影响
- 蒙古栎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是我国东北林区主要阔叶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蒙古栎种群更新受到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捕食和搬运扩散的影响。2010年-201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研究了4种人工林...
- 张晶虹
- 关键词:人工林啮齿动物蒙古栎种群更新
- 文献传递
- 啮齿动物捕食和搬运蒙古栎种子对种群更新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2010-201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研究了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的捕食和搬运。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捕食率在年际间无显著差异,但2010年的蒙古栎种子搬运率显著高于2011年,存留率显著低于2011年。啮齿动物在胡桃楸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和白桦林内对蒙古栎种子的总捕食率和总搬运率分别达到(5.7±13.5)%和(27.1±37.1)%。蒙古栎种子在樟子松林内的捕食率和搬运率均最高,胡桃楸林内蒙古栎种子存留率最高;2010年蒙古栎种子在与蒙古栎林边缘距离0,10,20,30,40,50m组间的捕食率无显著差异,搬运率和存留率有显著差异,但2011年蒙古栎种子在不同距离组间的捕食率呈显著差异,搬运率和存留率无显著差异。与蒙古栎林边缘距离20m处蒙古栎种子的捕食率最高。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37.8±49.7)%和(27.7±49.8)%的蒙古栎种子被啮齿动物利用,这表明啮齿动物是林业示范基地内蒙古栎地表种子的主要捕食者。冬季食物匮乏秋季贮藏种子是造成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有较大捕食、扩散压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啮齿动物对蒙古栎种子的捕食和搬运影响了蒙古栎林的种群更新。
- 张晶虹刘丙万
- 关键词:啮齿动物蒙古栎捕食种群更新
- 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蒙古栎种群扩散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2010—201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蒙古栎林周边的胡桃楸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和白桦林内,采用样方法和样带法研究了蒙古栎种子和幼苗的密度,开展了蒙古栎种群扩散研究。结果表明:除2011年没有在水曲柳林内发现有活力的蒙古栎种子外,在各年份各林分中均发现有活力的蒙古栎种子。2010年有活力的蒙古栎种子在胡桃楸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和白桦林内的密度分别为(0.5±1.2)、(0.5±1.1)、(0.5±1.1)、(0.7±1.5)粒/m2;2011年分别为(0.1±0.3)、(0.2±0.5)、(0.0±0.0)、(0.2±0.4)粒/m2;2012年分别为(1.5±4.3)、(0.4±1.3)、(0.6±1.1)、(1.4±4.3)粒/m2,这为蒙古栎幼苗建成提供了可能。不同林分蒙古栎幼苗密度呈显著差异,蒙古栎幼苗密度最大的林分是樟子松林:2010年(1 657.1±954.7)株/hm2;2011年(5 935.7±3 424.9)株/hm2;2012年(3 242.9±1 870.2)株/hm2,其后依次是在白桦林:2010年(1 242.9±715.5)株/hm2;2011年(3 457.1±1 993.9)株/hm2;2012年(1 814.3±1 045.4)株/hm2;水曲柳林:2010年(964.3±554.7)株/hm2;2011年(2 307.1±1 330.0)株/hm2;2012年:(1 121.4±645.4)株/hm2;胡桃楸林:2010年(250.0±142.3)株/hm2;2011年(542.9±311.3)株/hm2;2012年(228.6±129.9)株/hm2。2010—2012年,4种林分内的一年生幼苗数量比重分别为44.7%、49.3%、38.1%。
- 张晶虹刘丙万
- 关键词:蒙古栎种子幼苗种群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