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出院后在半年内对干预组利用电话随访的形式继续进行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问题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对照组不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半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再入院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再入院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专职护师对出院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遵医行为,降低再入院率。
- 郑翠玲翟德翠张志刚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护理干预遵医行为再入院率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并发肝损害的相关因素,为IM并发肝损害发生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共纳入175例IM儿童患者,按照其是否发生肝损害分为两组,其中85例并发肝损害为病例组,90例未并发肝损害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年龄≥6岁、男性、病程、病情(累及器官≥2个)、发热时间、最高体温、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CD4+、CD8+,CD4+/CD8+、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M抗体阳性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6岁、男性、病程、病情(累及器官1〉2个)、发热时间、最高体温、WBC、CRP、CD8+、抗EBV-CA-IgM抗体阳性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与IM并发肝损害呈正相关,而CD4+、CD4+/CD8+与IM并发肝损害呈负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情(累及器官≥2个)、CDs+高为IM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D4+高、CD4+/CD8+高为IM并发肝损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病情(累及器官≥2个)、CDs+高为IM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D4+高、CD4+/CD8+高为IM并发肝损害的保护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免疫调节剂等对上述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
- 张东兰王淑香张志刚翟德翠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LOGISTIC模型肝损害
-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60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33.9%,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及腹膜为主,分别占41.8%、26.2%,侵入性操作(55.0%)、年龄>60岁(46.0%)、住院时间>30d的患者(57.5%)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实施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以及住院时间>30d的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减少侵入性操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崔敬荣翟德翠张志刚
- 关键词: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 乙型肝炎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及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HB,乙肝)的高流行病区,在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当中发病率一直位居前列,且仍呈不断上升趋势。艾滋病与乙肝有大致相同的传播途径,均可以通过血液、性及母婴传播等途径。近年来,我国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断提高乙肝及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但对于农村地区,人群对乙肝与艾滋病传播途径掌握隋况调查不足。本研究探讨本市农村人群对乙肝及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及其干预效果。
- 张东兰张志刚
- 关键词:干预效果艾滋病知晓率乙型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
- 在心胸外科手术中腋下小切口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14年
- 目的为了研究在心胸外科手术中腋下小切口的手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心胸外科使用腋下小切口手术的患者52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26例,为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腋下小切口手术,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开胸手术,使用统计学方式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患者总治愈率、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治疗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都比对照组少,<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从临床实践中可以得出,在胸腔外科手术中,腋下小切口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孙作永庞晖张志刚
-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腋下小切口手术特点
- 如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2014年
- 目的为了探讨骨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预防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4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深静脉血栓检测,为预防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预防措施,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预防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预防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9%,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5%,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明显比预防治疗组高,<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使用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术后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提高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庞晖孙作永张志刚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骨科手术预防措施
- 201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临床治疗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调查手足121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进展,从而为及时控制疫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滨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住院的1680例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在5~9月,6~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占住院病例数的83.9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8:1。散居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托幼机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EV71阳性率最高,占65.3l%。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与年龄、季节密切相关。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率高,部分病例病情凶险易导致死亡,但及早识别重症病例,优化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张东兰王淑香张志刚郑翠玲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继发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继发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8d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分为三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IGR组)、糖尿病组(DM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病毒载量等项目。结果(1)DM组、IGR组与NGT组比较,年龄、腰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M组与IGR组比较,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随着糖代谢异常加重,NGT组、IGR组以及DM组的HBsAg、HBeAg和前s1抗原阳性率均逐渐升高(均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继发糖代谢紊乱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与继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正相关,但性别、年龄、血脂与继发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相关性不明显。
- 张东兰郑翠玲王淑香张志刚
-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硬化糖代谢紊乱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APRI评分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RI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HA)、血清人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RI及HA、LN、PⅢP、Ⅳ-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PRI及HA、LN、PⅢP、Ⅳ-C水平分别为(1.21±0.07)、(131.21±78.21)μg/dl、(141.39±56.64)μg/L、(0.56±0.34)μg/ml、(101.37±45.35)ng/ml,均优于对照组的(2.09±0.12)、(215.46±82.43)μg/dl、(196.46±67.57)μg/L、(0.91±0.56)μg/ml、(187.35±49.7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APRI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有积极的影响。
- 张志刚高风至高汇波
-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脾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乙型肝炎肝硬化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乙型肝炎病程的后期阶段,此期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脾功能亢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表现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三系减少.脾切除术可以短期改善三系减少情况,但远期疗效不佳.乙肝病毒存在和不断复制是乙肝肝硬化病情不断进展的重要因素,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1].因此我们对脾切除术后肝功能异常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张东兰张志刚王淑香郑翠玲翟德翠
- 关键词:脾切除术后拉米夫定乙肝肝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