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忆南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1篇油管
  • 1篇油管线
  • 1篇远洋
  • 1篇石油
  • 1篇石油管
  • 1篇石油管线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泰纳线
  • 1篇特朗普
  • 1篇亲密
  • 1篇亲密关系
  • 1篇冷战
  • 1篇经济带
  • 1篇极化
  • 1篇管线
  • 1篇海军
  • 1篇海军建设
  • 1篇安大线
  • 1篇安纳线

机构

  • 4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张忆南
  • 1篇汪舒明
  • 1篇张晓林
  • 1篇相征
  • 1篇王攀

传媒

  • 1篇西伯利亚研究
  • 1篇军事历史研究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国际关系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美国犹太组织与特朗普时期的美以“亲密”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特朗普时期,美、以右翼势力实现了大联合,并以此为政治基础塑造了美以关系的"亲密无间"。领导人个人之间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和依托、美国对以色列的全面"惠顾"和双方在分歧性议题上的体谅和沟通,形成这一时期美以关系的重要特征。针对内部同样日益"极化"的美国犹太社团,美、以两国右翼政府对不同的犹太群体和组织奉行"扶右抑左"的分化性战略。而不同犹太群体和组织也往往依据党派立场分属相互对立的阵营,以一种高度"极化"的方式应对美以"亲密"关系。"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等建制派犹太亲以组织不再轻易"左右逢源",在维系两党亲以共识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美国政党政治和美国犹太社团的双层"极化"驱使美以关系在"困境"和"亲密"之间摆动,导致美国不同犹太组织以高度分化的方式应对美以关系的变动。美以特殊关系发展的内、外条件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结构性变化。
汪舒明张忆南
苏联远洋海军建设及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斯大林"大舰队"计划的影响、"冷战"的开始以及战后十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建立一支远洋导弹核舰队,并在短短20余年内就建成了一支可与美国海军相匹敌的强大海军,但也留下了种种隐患,最终随着苏联的解体从辉煌走向衰落,令人扼腕苏联远洋海军建设的得与失启示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应依据国家利益需求确定海军地位,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张忆南王攀张晓林
关键词:冷战
解析俄罗斯石油管线泰纳线的定局被引量:4
2007年
2006年4月28日,泰纳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最终确定,无疑是一个多方位的竞争结果,而主要集中于中俄日之间的角力,也充分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围绕石油资源形成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和商业利益格局。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整个事件,争取主动权,依靠政治来追求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在内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最主要的诉求。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能源竞争日益激烈。回顾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无疑对我们完善自己的能源战略,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以及今后处理相关国际问题,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开展能源合作都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张忆南相征
关键词:泰纳线安大线安纳线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的实现路径及思考
2015年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广大中亚国家表面持"积极支持和参与"态度的背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面对着较为严峻的问题与挑战。"丝绸之路经济带"并非传统意义上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国家政治与安全战略,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形态、新内容。它的最终目的是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一个繁荣发展的经济带。
张忆南
共1页<1>
聚类工具0